浅谈小班化语文教学实践与感悟

时间:2022-10-16 02:34:48

浅谈小班化语文教学实践与感悟

摘要:小班化教育是精致的教育,是优质的教育。新型课堂教学的构建,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实现小班化教育的关键。自主、合作、开放的课堂,呈现给学生的是选择、实践、参与、灵动、综合、广阔的天地。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享受艺术和生活的园地,小班化教学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给予学生更高的参与度。

关键词:自主 尊重 调动 开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194-01

1 自主――选取、实践的课堂

自主的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伙伴等方面有选择权。在教学中,学生自己决定先学哪部分内容,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选择哪一个难度的习题做,和谁合作学习等都是自主性的表现。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提供表现学生自主性的机会。自主的学习也指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的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素质教育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已经成为共识。小班化教学更注重的是知识形成以前的探索性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理解、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正如近代和现代的许多教育家都主张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卢梭提出,不要教他这样那样的学问,而要由他们自己去发现学问。杜威认为:教育并不是一种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为,个体的认识起因于主体对客体的不断的同化、顺应和平衡。真正理解一个概念和理论,就意味着主体对它们的重新探索,发现和创造,而不是简单地接受、重复和记忆。小班的条件也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可能。

2 尊重――差异、培养能力

经过一年多年的小班化教学的实践和探索,笔者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最重要的舞台,“在教学互动中提升质量”是关键,“充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是目标。要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到:“厚师德”,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学生的家庭文化无高低之分,区别的只是我们自身喜好;学生能力无本质差别,有的只是发展方向和水平的差异。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最棒的,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不因教师自身的文化背景产生喜好把孩子简单归类,“有教无类”方能“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他们的心理脆弱,情绪易波动,所以通过正面的接触或从家长那儿了解孩子的特点,成为新接班老师的首要任务。

3 调动――主动性,创设教学氛围

小班的组织形式不同于大班,给师生的交流提供了更多时空。传统的课堂教学常以教师、学生的一问一答的方式展开,教师点名,学生回答,教师的主观因素无形中决定学生说的欲望和说的机会,时间一久,能说会道的孩子更加能说了,而不好表露的孩子更加沉默了,甚至游离到课堂之外。在调动全体学生投入课堂,努力落实“人人参与”中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3.1语文课谱上“序曲”,开展“一读一说”活动

即每节语文课前安排一分钟诵读和一分钟谈话。一读―经典诵读:由值日班长领全班学生吟诵,古诗、歇后语、弟子规、三字经、数字成语这些典范语言都是最好的素材;一说―自由谈话,谈话者为全体学生,由学习委员提早一天通知准备,全班诵读结束后站到讲台前大声说话。说话内容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在我班,学生喜欢活泼的形式,有时猜谜语、讲儿歌、讲故事,有时是成语接龙,也有说电视新闻、身边趣闻、畅谈理想等。自由谈话者如能做到神情自然、语言规范,赢得同学掌声的均可获得值日班长发给的奖励卡。这些集知识性、趣味性、挑战性于一体的活动,既训练学生的表达,也不失为训练全体学生“听”的良好方法。

3.2“抚平”后进生挫折感,保持其学习的动力

由于学生学前的语言基础参差不齐,课堂上的表现总有许多意外的生成,有时一个平翘舌音发错,纠正四五次依然不见起色,学生不仅会感到沮丧,更会害怕同伴异样的眼神。除了明确告诉每一个学生“我们人人都会有不足,有不足的问题,我们才会有提升的空间”。更可以让出错的孩子在班里寻找一名喜欢的小老师,课后互相帮助纠正,掌握之后到教师跟前汇报,最后根据两名学生的学与教给予适度的奖励。对于课堂提问出错的孩子,鼓励其向班里一至二位好朋友当堂求助,现场解答。在听的活动中,如果记住了稍纵即逝的信息,学生就已经在倾听同伴的解答中得到了提高。

3.3提高学生专心听讲的积极性,“避重就轻”,迂回引导

对班级中一些学习习惯欠佳的孩子,采用正面引导的方式,逐步改善其听课习惯,每节课安排一个环节请他们中转变最大的学生上台帮助教师抽取学号或组好,指定同学回答问题,并由摇号者作出一定的评价。以委婉的方式和积极的信息刺激来提高学生倾听的质量,这样有趣的游戏式的提醒比单纯的说教灌输有用得多。

3.4开放――综合、广阔的课堂

小班化的教学打破了内容和形式上的封闭,加强了与各学科的渗透和联系,通过活动综合,达到知识、能力、智力的整体优化。首先是教室环境突破了传统的、封闭的、一劳永逸的布置。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经常更换布置方式,不断营造开放的、动态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体验引发出内心的喜悦,对学习的兴趣在情景交融中唤起。如学习拼音阶段,在教室的空白处张贴一些有拼音的图片,让学生在一个充满拼音字母的环境中,对于学习拼音是有帮助的。学习汉字时,鼓励学生进行环境识字,把平时课外学会的字加上图画画出来,写出来。然后把他们的“杰作”张贴出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又能让学生随时能互相学习。学习课文时,提早布置寻找有关资料,把相关资料刊出在黑板报上,课堂上可以活用。

把现成的场所和传媒纳入视野,作为教育资源为课堂所用,这是小班化课堂综合性的体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整合同样也体现了课堂的综合性。它加强与各学科的渗透与联系,把课堂延伸到与之关联的现实生活,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孟繁华.赏识你的学生[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王深根.全国小学语文新课程经典案例赏析[M].宁波:宁波出版社.

[3]倪习龙. 学小班化教育的实践探索及其理论思考―以盐城市亭湖小学为个案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4]夏启旺.什么样的交际情境适合儿童[J].小学语文教学.

上一篇:以语文的实践性深化初中语文教学改革 下一篇:践行行知理论,创设高中历史生活化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