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可以这样出现

时间:2022-06-29 01:58:35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205-01

课堂生成资源无处不在。但这种生成是在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它体现着教学的目标和方向;体现着教师对学生的唤醒和尊重;体现着师生之间的融合和内心的敞亮。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善于倾听,发现这稍纵即逝的生成资源,敏感地捕捉住其中有价值的因素,通过富于智慧的教学策略,重构教学,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见解,发展求异思维。

1 生成在疑问中产生

在复习汉语拼音时,笔者出了一道最普通的题: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并加上隔音号。学生很快就完成了这个练习。笔者正想开始下一个内容的复习,燕祺同学举手发言:“‘dà nǎo’中‘dà’和‘nǎo’之间要加隔音号吗?如果不加,也会混起来的。”其它同学听了也疑惑了:对呀,还真的有可能混起来,拼成“dàn ǎo”。这个问题超出了我的预设。笔者让学生回忆有关隔音号的概念,查看《现代汉语词典》的凡例,学生笑了,燕祺细心,词典中解释也明确:多音词的注音中,音节界限有混淆可能的,加隔音号。(1)相连的两个元音,不属于同一个音节的,中间加隔音号,如“答案dá’àn”,(2)前一音节收-n尾或-ng尾,后一音节由元音开头的,中间加隔音号,如“恩爱ēn’ài”。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既然以元音为开头的音节放在后面要加“’”,那么没加的,不就说明后一个音节不是以元音为开头吗?

“读书贵在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案例中,同学质疑的价值就在于她能就人们司空见惯的地方提出疑问。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学生通过质疑――思考――释疑,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还能品味到发现的喜悦,探究的兴趣,顿悟的惊喜,思考的快乐。

2 生成在错误中产生

教学《一夜的工作》时,笔者让学生朗读总理批阅完文件吃点心一段。该同学读得流利,富有感情,可惜漏读了一个字。他刚读完,就有同学指出:“是‘一小碟花生米’,不是‘一碟花生米’。”这位学生很机灵,马上把正确的朗读一遍。笔者抓住时机提问:“有‘小’字和没有‘小’字一样吗?”“不一样,丢了‘小’字就没遵循原文了,朗读课文要一字不漏。”“‘一碟’和‘一小碟’意思不一样。”“没有‘小’字可能花生米是满满的一碟。”“有了‘小’字,也可以和后面的句子‘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相呼应。看出总理点心简单,份量很少,说明总理生活俭朴。”

学生朗读课文时错读漏读是常事,教师除了纠正外,还应敏感地捕捉住有价值的错误,以此为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研读兴趣,通过对“小”字的品味,达到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微妙、严谨,明白读书要细心,表达要准确的道理。

3 生成在实话实说中产生

作文指导课《美丽的秋天》。课前,笔者让学生观察秋天。课上汇报时,学生畅所欲言:“秋高气爽,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秋风吹来,湖波微微荡漾,落叶沙沙,好像在演奏一首‘秋天’的乐曲。”“我们走在人工湖畔,四周充满了浓浓的秋意。树上的叶子变黄了,像翩翩蝴蝶纷纷飘落。”听了他们如诗的语言,班上同学纷纷叫好。这时,一个怯怯的声音响起:“不是这样的,我们眼前还都是绿色的呢!”异样的发言平静了刚才的热闹,几个同学瞪了他几眼,而有的同学若有所思……是斥责他捣乱课堂,还是以此为新的生成点呢?笔者选择了后者:“志波说的你们有同感吗?”“没错,昨晚我看天气预报,北京8℃,我们这儿还27℃呢,这哪像秋天呀!”“尽管从节气上看,秋天到了,但我们这儿的变化还不是很明显。”“我国北方四季分明,而我们闽南差别不明显,‘万紫千红永是春’嘛!”……是啊,在探究中,同学们发现时令已是秋天,但天气并未转凉,大地依然一片葱绿。他们发现了一个独特的秋天,他们将写出一篇有别于古人的秋颂。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堂上尊重、珍视、利用孩子的独特感受,教师调整原来的讨论话题,按他们感受到的新思路,组织学生学习、辩论。学生也因为获得教师与同伴的认同,而感到愉悦。社会提倡做真人、讲真话、诚实守信,这不正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吗?不也是三维目标的要求吗?

4 生成在预设中产生

预设与生成既是矛盾又是统一的。看似未曾预约的生成,其实往往寓于独具匠心的预设之中,灿烂的生成之花植根孕育于肥沃宽松的预设之土。新课程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不但有必要进行教学设计,而且对教学设计的要求更高了。魏星老师曾经说过:“在设计教学时,教师明确需要努力实现的三维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大体教学进程,并虚拟地进入头脑中的‘课堂’,让自己、学生、课程、情境等因素通通动起来,设想有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当这些情况出现时,自己能够从容不迫地接纳和拥抱,并胸有成竹地将其引向‘精彩’。”

五年级手工课做了不少纸玫瑰,学生兴致盎然,把这些“花”扎在了花坛的冬青上,挺美的。见此情景,笔者灵机一动,这正是引导学生关注学校变化,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机会呀。在学生欣赏后笔者让他们谈感受,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一石激起千层浪:“我第一眼看去,哇,好美呀!怎么一夜之间开出这么多花?噢,原来是假花呀!”“忽如一这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玫瑰开。真美!”“美什么!这只是欺骗一下大家的眼睛而已!”“我喜欢纯天然的自然美。”还别说,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不是叫大家畅所欲言吗,干脆让他们进行一场辩论。辩论的结果不是谁说服了谁,而是双方达成了共识:自然美是一种美,人工雕琢同样是创造美的一种方法。我们既要学会欣赏自然美,也要学会欣赏和创造人工美。两者缺一不可。

我们说,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因素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不同的方向,教育价值的大小不同,有的可能产生负面教育效应。教师在课堂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才能真正提高生成“含金量”,铸造真正富有活力的“生命”新课堂。

总之,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优先”的原则,真正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的独特体验和个性解答,课堂教学将成为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生成过程,而意外的生成又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在这样的课堂里,质疑不是虚设,是自觉而灵动的建构;错误不是遗憾,是多彩而有用的资源;实话不是怪话,是真诚而独到的星火;预设不是传统俗套,而是肥沃宽松的土壤。同时,动态生成的出现又要求教师必须透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培育自己的教学智慧,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异彩纷呈。

上一篇:赏识教育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下一篇:探究新时期初中美术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