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高血压,病人比医生更重要

时间:2022-10-16 02:21:30

控制高血压,病人比医生更重要

多数人对高血压并不陌生,其实高血压不是病,但它和很多疾病密切相关。控制血压,背后隐含着攸关生死的意义。据专家介绍,有效治疗高血压三年以上,可减少80%死亡率:中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60毫米汞柱以上或舒张压100毫米汞柱以上)患者,若不治疗,其平均寿命将比一般人缩短十年以上。

高血压的标准为何向下调整?

研究数据显示,血压越高,罹患中风。心血管疾病及肾脏功能变差的几率越高。三十、四十年前研究已发现,降低血压可降低未来患病风险及死亡率;但降得太低,也会影响生活舒适度,所以十几年前的标准血压设定为140/90毫米汞柱。近来许多数据显示,血压正常值降至120/80毫米汞柱,不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进一步降低罹病风险,因此,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正常血压标准下调到120/80毫米汞柱。

实际上,血压有个体差异,没有绝对的标准,什么样的血压最适当,要由年纪、性别及相关疾病来决定。年纪大的人,血管老化、硬化,血压自然升高,但太高还是会增加中风、心血管疾病及肾脏功能变差的几率;而血压过低又怕供应心脏的血流不足,所以,60多岁的人血压为140/90毫米汞柱仍可接受,但若已有糖尿病、肾脏病或年纪小于60岁,则血压最好控制在130/85毫米汞柱以下。

“高血压前期”透露的信息

收缩压在120~140毫米汞柱间、舒张压在80~90毫米汞柱间:是高血压的“灰色地带”,被称为高血压前期。“前期”两字易让人以为将来一定会有高血压,其实并非如此,这属于“正常偏高的血压”,若能降低最好,不能降低,若无其它疾病,也可以接受。所以,“高血压前期”的人并非不正常,但需要注意饮食及生活的调适,因为高血压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如睡眠不足、心事重重等都会影响血压,所以把生活调整好并配合药物,效果才会理想。换言之,高血压的定义仍与以前一样:收缩压在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在90毫米汞柱以上。

头晕、疲倦是高血压征兆?

头痛、紧张、劳累、身体不适都会让血压增高,但这些症状与高血压并无必然的关系,也就是说,高血压不一定会有症状。高血压患者若夜晚频尿、每天睡醒头晕、疲倦,表示血压已经高了很长一段时间,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少数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头晕、头重、脸部发热、颈部酸痛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其它疾病也会有,所以不能做为辨别的唯一指标。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因而往往被忽视,不会去治疗,但高血压对身体的伤害不会因为无症状便不存在,没有症状的高血压其实是最可怕的“隐形杀手”。因此,不管有无症状,只要有高血压病史,都要追踪治疗。

九成以上高血压找不出原因

临床上,100个病人中,有95个是没有理由的,属于“原发性高血压”,需要终身服药,不服药血压便会上升;少数找得出病因的,也就是因其它疾病而引发的高血压,则称为“继发性高血压”,这类高血压通过对诱发疾病的治疗,是可以使血压恢复正常的。

高血压偏爱谁?

长期研究及统计资料显示,高血压与遗传、体重、人格特质、饮食、睡眠等,都有相当程度的关系。

遗传

无论父母的高血压是原发性或继发性的,只要有一方有高血压,子女便有1/4~1/3的机会罹患:若父母双方皆有高血压,子女有近1/2的机会罹患;若父母双方皆无高血压,子女仍有1/7~1/6的罹患几率。此外,某些人的交感神经系统天生较易兴奋,或是体质对钠敏感,身体无法正常代谢盐分及水分,吃一点点盐血压就会升高。以性别而言,男性比女性易得高血压。

肥胖

体重与高血压是相关的,但不一定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肥胖的人不一定就会得高血压,但肥胖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大,故肥胖者对血压控制的标准要更严格。

饮食因素

高血压人口中至少有30~40%是盐分摄取过量所致。其中一类是遗传造成,这些人的体质对盐分的代谢较差,只要吃到一点点盐,血压就容易升高,不吃盐时就正常:但也有些人是体质正常,但盐分摄取量太多,超出身体的负荷。除了盐之外,烹调时尽量不要加味精,因为味精对血压的影响比盐更厉害,重量相同时,味精的强度是盐的3~5倍。

减低盐分的摄取可使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血压稍微下降,但却无法降至完全正常,因为高血压的成因常是多重并存的,盐分往往只是血压高的成因之一。此外,老年人需要注意的是,许多补品、蜜饯中所含的甘草,以及治疗哮喘发作的鼻喷剂,都会使血压上升。

打鼾族

正常人在晚上睡眠时血压比较低,但打鼾族因为呼吸不顺,造成血压无法降低、心跳无法减慢。即使在睡眠期间,打鼾族的交感神经仍处于很兴奋的状态,等于24小时都在运作,无法休息,所以晚上也会心跳加速、血压上升,容易患有高血压,更重要的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机会也会增加。

1/3的高血压患者有睡眠呼吸中止现象,只要治好睡眠呼吸中止现象,大部分的人血压会慢慢改善或较易控制。

另外,打鼾族中有1/4的人,出现过睡眠呼吸中止现象,其中高血压患者占1/3。所以治疗睡眠呼吸中止,是防治高血压及其危害的重要措施。

经睡眠检查测试,若每小时呼吸中断20次以上,就要积极治疗,否则两年后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引起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的机会是正常人的20倍以上。

女性高血压好发于更年期后

高血压好发年龄是40岁以上,根据有关的统计,15岁以上人群中,21%有高血压(140/90毫米汞柱以上)。40岁以上的人,1/4~1/3有高血压,50岁以上有35%为高血压,60岁以上则有56%为高血压。如果有高血压家族倾向,加上工作紧张、熬夜、抽烟、吃得好又没时间运动,很多人在30几岁就容易患上高血压。而男性罹患高血压的几率几乎为女性的2倍,而女性的高血压好发于更年期之后,此时若高血压合并其它并发症,其病情往往比男性还严重。

怎么正确量血压?

要测量正确的血压,需要病人、仪器、测量者,以及测量时的环境充分配合。受测时当事人要保持安稳愉快,仪器要每年校正,环境温度适宜。一般量血压来坐姿,以右手为准,左右两手相差15毫米汞柱仍属正常。

至于量血压的时机,早晨刚起床量到的血压叫“基础血压”,相当有参考价值。量血压最好的时间是在每天早上起床后一小时内,若无法每天量,至少一个星期量2~3次。测量血压要

做好记录,除了病人可自己查阅外,还可供医生作为用药的参考。除了购买血压计自行测量外,许多公共场所都提供免费的测量血压服务,可以善加利用。

需要指出的是:若有任何一次量血压时,结果高于正常值,就要引起重视,并经常测量。建议血压在1 30/80毫米汞柱以下者,一年量一次血压;有些病人见到医护人员,会因紧张而使血压升高10~20毫米汞柱,这种情况被称为“白大褂性高血压”。为了提高准确度,最好是记录不同时候的血压,并注明是在何种生理状况下测量,比较有参考价值。正确使用电子血压计,也可获得方便又准确的参考数据。

控制高血压,病人的角色比医生还重要

高血压如果好好控制,可大幅减少并发症,尤其是脑中风,所以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吃高血压的药,一定要经常测量血压,特别是在刚开始治疗时,记录最好包括心跳,以及何时吃药。若吃药后感到不适,可将吃药后的反应告诉医生,再做调整,这个调整过程可能要花费一些时间,有时要调好几次。有些人因此而担心会更换医院,其实换医院,又要重新试药,并非医生无能,因为高血压的控制,病人的角色比医生还重要。130/80~140/90间者,隔几个月量一次;140/90以上者,要多量几次,并在3~6个月之内寻求诊断;160/100以上者,建议在一个月内确定血压是否偏高:若量到血压在180/110毫米汞柱以上,应在一周内尽快看医师,吃降血压药,若伴随其它症状出现,应马上就医。

高血压可否根治?

根据国外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若停药,90%以上的人在一年内会复发。事实上,多数患者在停药后的一周至一个月内,血压皆会回升。病人因血压升高而就诊前,最好先记录1~2星期起床后的血压供医生参考。如有特别不舒服时,就应该多量一次,并记录状况。在春夏换季的时间,气温变化大,气温下降时血压很容易变高,如果冬天的药量用在夏天,血压会降得太低;夏天的药量用在冬天,血压又降不下来。所以,病人若定期量血压并做记录,就诊时医生便很容易调整剂量。

总之,高血压要控制得好,病人的角色比医生还重要。记住,健康最终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上一篇:午休时刻 第2期 下一篇:龟兔新说动与静的生命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