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带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时间:2022-10-16 02:03:21

农牧交错带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摘 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线性经济和末端治理发展模式所引起人与自然尖锐矛盾的一次革命与创新。本文在分析传统线性经济和末端治理发展模式理论依据和实践的弊端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空间载体——农牧交错带发展的现实需要,从微观企业单位、中观产业集群、生态产业园和宏观区域三个层面提出四种循环经济模式。

[关键词]循环经济 模式 农牧交错带 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认为地球就像一艘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和再生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肆意破坏环境,就会走向毁灭。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突出,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从稀缺走向枯竭,以资源稀缺为前提所构建的末端治理模式逐渐为循环经济模式所替代。

一、循环经济模式的提出及内涵

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和此后的末端治理发展模式,前者对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处理模式,是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又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后者开始注意环境问题,但强调在生产链的终端或者是在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前,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或生物过程的处理,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对自然的危害。在现阶段,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仍然“先污染,后治理”的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为主。

1.循环经济的提出

末端治理模式在处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中,前期依据的理论主要是庇古的“外部效应内部化”理论,提出通过征收“庇古税”来达到减少污染排放的目的;后期主要是“科斯定理”,指出只要产权明晰,就可以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再有就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认为环境污染与人均国民收入之间存在着倒“U”关系,随着人均GDP达到某个程度,环境问题会迎刃而解,等等。这些理论为早期环境经济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分析的基础,即“污染者付费原则”的确定,曾经对于遏制环境污染的迅速扩展发挥了历史性作用。结果却由于治理的技术难度大、治理成本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从资源短期到资源枯竭的现状,也不难看出末端治理的理论基础已经无法再支撑起现实分析的框架。面对赖以生存的各种可用资源逐渐从稀缺走向枯竭,反思及从理论上探索能够解决目前困境的途径日益迫切。针对工业化社会采用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和此后的末端治理发展模式引起的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人类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正在尝试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开始以提高生态效率为直接目的和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循环经济实践。

2.循环经济模式的内涵

早期的循环经济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了“宇宙飞船理论”,后面经过一系列理论与实践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于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盛行开来。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是生态经济理论,认为经济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将资源与环境纳入经济体系,并重构包括物质流、能量流的经济流程,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闭环流动方式来实现开放的经济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性,达到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维持自然界各物质间的生态平衡和一定的环境容量,为人类生存带来持久的、最大化的福利。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线性经济和末端治理发展模式的扬弃,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行“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生产流程,即在人类生态经济系统中形成物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再生产者)三者之间物质循环、能量传递、信息交流和价值拓展功能的有机协调。

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空间载体——农牧交错带的现实需要

人类的经济系统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无论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载体的微观企业单位、中观生态产业园还是宏观的区域,三个层次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进行,并且依赖生态资源的供给。本研究以农牧交错带县域作为观察、剖析和研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空间载体,其实证研究区——内蒙古自治区化德县地处阴山北麓东端,内蒙古中部南缘,乌兰察布市东北部,位于东经113°33′04″-114°48′13″,北纬41°36′47″-42°17′41″之间,其地形西高东低,中部凸起,形成高低起伏态势。全县总面积2568平方公里,2010年总人口17.6万人,生活着蒙、汉、满、回等11个民族,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的农牧结合县,全县辖3镇2乡,93个村委会,355个村民小组,8个社区,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干旱、农牧业生产极不稳定的贫困地区。该县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人地关系不协调,生态与经济矛盾十分尖锐,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欠发达,是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地区的一个缩影,加强对化德县农牧交错带的循环经济模式研究,在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具有典型意义。

化德县是农牧交错带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敏感性强、承载能力小、抗干扰能力低。上世纪三十年代,化德县还是一块水草丰美的游牧之地。直到五十年代,绝大部分地区还保存着比较完整的植物原始群落。但到了六、七十年代,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多种多收”和农业大干快上,大面积垦荒种粮,耕地面积由1949年47.98万亩增加到1960年的130.42万亩,十年间耕地增加了171.8%,而植被率由80%下降到30%以下。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也随之而来,据专家考证,仅七十年代,全县被大风平均刮走了一尺沃土。粮食单产由上世纪五十年代的150多公斤下降到八十年代后期的20—30公斤,且每年有10万多亩青苗被风沙毁坏,不得不改种两、三次。走了一条粮化——沙化——贫困化的路子,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负面影响已经严重干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正常运行。面对困境,1990年,化德县全面推出退耕还林还草还牧,逐步制定了“进一退二还三”战略,2000年,化德县被列入京津周边风沙治理范围,林木覆盖率由1989年的4.8%上升到2010年底的24.2%,退耕还林还草160多万亩,风沙治理200多万亩,草牧场资源量持续增加。生态系统有所改善,但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系统总体仍呈现出具有增长型机制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具有脆弱型机制的生态系统对自然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的基本矛盾。事实证明,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和末端治理发展模式导致农牧交错带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矛盾难以缓和,越来越靠近资源和环境的最大约束边界,制约了对经济系统的承载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农牧交错带循环经济模式设计

循环经济是一种重要的区域经济形态,它是在一定区域内实现的产业共生,是区域经济的高级形态。农牧交错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必须以区域为载体、产业为依托,协调好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传递、信息交流和价值拓展功能。

1.种植和畜牧企业间循环经济模式

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微观基础和主体,其通过延伸和拓展产业价值链,整合企业间的合作,实现企业产品、副产品和废弃物的再利用,形成产业间的协同效应。设计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企业循环经济模式,可减少种植业与畜牧产业之间产品和服务的物料和能源使用量和污染物的排放,加强物质、能量和信息使用。该模式主要根据种植业在化德县农牧交错带农业中的比重比较大,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0%。其种植以马铃薯、豆类、玉米、小麦、莜麦、和油料为主,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物质,可作为牲畜的饲料来源,构建生态种植——农产品加工——饲料加工——生态养殖——有机绿肥——生态种植的良性循环。主要产业循环过程有:首先将马铃薯、豆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产品加工成淀粉、谷阮粉以及系列面食品等产品,农作物秸秆、麸皮、玉米皮等经过青贮处理或EM发酵后加工为优质的饲料,提供畜牧业养殖,再将牲畜的排泄物经自然发酵后形成有机绿肥,为种植业追肥、改良土壤。另一方面,种植业生产的粮食可作为牲畜养殖所需的饲料进行加工,同时,部分粮食可用于酿酒,并对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酒糟,作为饲料用于牲畜养殖。通过种植业和畜牧业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实现低能耗、高利用和低排放的循环经济理念,促进产业价值增值,实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畜牧业+绿色蔬菜产业+生态旅游业产业群循环经济模式

通过合理规划和整合,将不同产业间关系加以协同重组,与当地的自然和社会基础条件结合起来,形成合理的产业群循环经济模式。化德县农牧交错带天然草场约占全县土地面积的52%,可利用的草场占草场总面积的84.8%,在适宜发展畜牧业的同时,也适宜于发展绿色蔬菜种植,半农半牧、时农时牧的生态经济特征,也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先天条件,可根据资源禀赋条件构建畜牧业+绿色蔬菜产业+生态旅游业循环经济模式。该模式依托畜牧业养殖基地和绿色蔬菜基地,建立“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管理方式,将畜禽舍、沼气池、日光温室大棚构成能源生态利用体系,形成一个密闭的小环境,使物流交换得到合理配置,从而实现产气与积肥同步,种植与养殖并举,能量和物质流动的良性循环。还可以利用基地周边的黄羊滩生态景区、成吉思汗边墙、风力发电场及生态草原开展观光生态农牧业旅游,进一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当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方面,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3.重化工产业园循环经济模式

生态产业园区是循环经济的中等空间载体,以原材料、能源消耗、废物排放量最小化以及经济表现最大化为目标,通过物质流和能量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企业或产业集聚起来,形成资源共享和交换剩余物质或副产品的产业群。该模式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优势,通过资源配置,结合风电产业发展(规划总装机300万KW,目前已装机达70万KW),作为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资源开发的用电需求,有机配置重化工相关产业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一方面,利用丰富的萤石资源开发生产高附加值的氟化工系列产品,及现有的硅铁有色金属加工,其废渣用作建材工业原料;另一方面,利用风电和煤相结合生产甲醇,煤中碳元素基本都进入甲醇产品加以利用;在煤耗不变的前提下,甲醇产量可增加一倍;CO2单位排放量减少92%以上,单位耗水量减少40%,这在干旱多风、缺水及周边多煤的化德农牧交错带地区可行,形成风电——新型煤化工——新型燃料、合成纤维、合成蛋白、甲醛生产的产业链。

4.县域循环经济模式

县域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活动的更高层面和更大范围的发展领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其根据县域资源禀赋条件和城市特点为基础,以实现县域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协调县域内部产业、基础设施和生态体系等各项功能为重点,统筹规划县域总体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该模式根据化德县农牧交错带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及生态体系建设,设计化德县域循环经济模式(见图4)。该模式主要依托县域种植业、畜牧业、风电产业、服装产业、重化工产业、旅游产业等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以水、能源和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共同构建适宜的人居环境和生态保护体系。

图4 县域循环经济模式

参考文献:

[1]冯微.产业集聚、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80页

[2]内蒙古阴山北麓丘陵生态经济型农业调查组.化德县发展生态经济型农业的调查[J],内蒙古草业,1996年第1期

[3]何东.循环经济是高级形态的区域经济[J].求索,2006年第9期,第30页

上一篇:浅谈检验检疫行政指导推广的意义及具体实践 下一篇:浅谈宝洁在江西的广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