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前景

时间:2022-10-16 10:04:34

【前言】浅析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前景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物流现代化的水平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为物流的现代化需要相应的资金投人、应用技术的成熟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市场压力随着生产发展不断增大,迫使生产者转而向提高流通效率寻求经济效益的结果。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开放,发生了根本性...

浅析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前景

摘要:在中国,物流的发展及其现代化与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一样,是经济发展从粗放走向集约的必由之路。它是一个经济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问题,物流体系及其管理体制既是改革的对象,又是改革的条件和动力,与经济体制的改革息息相关。

关键词:物流现代化;经济增长

中国政府于1995年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两个转变:实现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实现这两个转变不仅仅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而且与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也是紧密相关的。实现两个转变,则涉及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中物流的现代化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经济体制的转轨为物流现代化创造了巨大需求

物流现代化的水平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为物流的现代化需要相应的资金投人、应用技术的成熟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是市场压力随着生产发展不断增大,迫使生产者转而向提高流通效率寻求经济效益的结果。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开放,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迅速发展,已经将物流的现代化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收效。中国物流的特点在于中国是一个大国,国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在这样广阔的国土上资源的分布却很不均衡,多数自然资源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以及北方地区,而人口多集中在中部和沿海自然环境、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物流设施的部门自我封闭体系,使得现有的物流体系难以形成真正的社会化大物流系统,大大浪费了物流资源,降低了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

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产生了对物流新的巨大需求。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高速增长必然伴随对物流的需求的急剧扩张,首先表现为对改善国民经济大物流体系的迫切需要。而对物流设施的改进,可以加速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交流,带动边远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商业方面,一些新的、现代化的零售方式,如超级市场、方便连锁店、仓储商店等近年来在中国市场迅速发展起来,并已渐成规模。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无疑会对物流产生新的需求,如配送的需要就日渐紧迫。在生产领域,随着改革的推进,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计划所建立的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企业之间的联系,改革以后大部分要通过市场来实现。因此,经济活动对流通的依赖程度大大增加。经济的发展既对物流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也为物流的迅速发展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经济增长由粗放转为集约为物流现代化带来强大动力

粗放型经济增长转为集约型经济增长能为物流现代化带来强大动力。粗放式经营体现在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偏重于数量增长,不注重质量,不注重经济效益,长期以来形成了重生产、轻流通的局面,将大量的资源投人生产领域,却忽视了相应的物流发展,结果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包括部门和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二是管理粗放,在物流管理方面,出现物流资源不足和普遍浪费,即不注重存货管理的经济核算,在供应和销售活动中不重视降低交易成本。这些情况的存在造成了物质资源和资金的极大浪费。物流落后反过来又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

使有限的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得到更好的资源配制是中国现时经济的发展目标和根本动力。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政策的引导和直接投资,积极改善和发展国民经济大物流体系,对现有的交通运输设施也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1995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就达1587.5亿元。在全国建成的大中型项目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项目占18%,完成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17.6%,大大加快了物流现代化的步伐。近年来陆续联通和建成了亚欧大陆桥、京九铁路、南昆铁路等大型铁路运输通道,并对现有铁路设施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运行速度和质量。公路建设促使汽车运输迅速崛起。仅1996年就建成了高速公路11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258公里,比1990年增加575%。公路营业里程达到118万公里,比1990年增加15%。航空港、水运港口,包括一些大型的现代化集装箱码头的建设,都大大改善了国民经济大物流体系的状况,提高了现代化水平,也为缩小地区差距,保持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不仅提高了对经济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而且也使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严密控制下的运输等物流业逐步进入市场,形成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市场机制对今后物流的发展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逐步实现物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随着商品市场由短缺转为过剩,消费者的需求逐步走向理性。一些生产部门和企业的产品市场迅速饱和,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商品大量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服务、价格等都提出了更高,甚至苛刻的要求。企业所承受的越来越沉重的市场压力迫使它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经营管理,寻求提高竞争力的可能途径。包括改善物流,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加速资金的周转,节省资金占用。

三、中国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前景展望

(一)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中国的物流理论和实践在最近的十多年间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主要是系统化的推进和其企业物流现代化的推进。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体制原因。中国物流体系的建立,是在新旧体制转换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旧体制的影响和约束。鉴于旧体制下物流各个要素相互之间独立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形成不同的经济和管理部门,基础设施和管理方面的“条块分割”状况比其他产业和部门更为严重。要实现系统化,就要打破条块的界限,重新配置资源,调整管理权限,这自然还要涉及权力的重新分配。同时物流的社会化往往导致原来生产和流通企业从事同类工作的人员失去传统的工作,成为企业的冗员。在当前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都还不健全的情况下,部门和企业宁愿继续自己承担物流职能,而不采用社会化的物流服务。

2、物流模式转换的普遍问题。从分散的物流到进入社会化的物流体系是企业物流模式的重大转变。从整体和长远来看,经济效益将得到提高,但是对当前或短期的影响却不一定都是正面的。一方面,企业需要废弃一些不再需要的设备和设施,同时又需要增加适应物流一体化所需要的新的条件,前者是资源的浪费,后者又需要增加新的投入。所以企业往往不选择社会化物流。从物流服务的供给方来看,在物流业形成的初始阶段,一时达不到经济规模,成本比较高,导致较高的服务价格,使用户难以接受。服务还不够完善,使用户感到不满意、不放心。也就是说,供求双方要相互接受,相互信任,建立正常的产需关系,还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磨合”期。

(二)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加速中国物流现代化既要遵循物流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以解决中国物流发展中遇到的特殊问题。

1、宏观层面上的对策。第一,必须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虽然目前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是市场远未成熟,经济发展实际上的数量扩张还存在相当大的空间,大多数企业还远没有产生出必须挖掘“第三利润源泉”的动力。第二,政府的支持和干预。对于中国来说,政府的推动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体制还是促成物流模式的尽快转换,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一定程度的干预。既需要政策的指导,又需要行政和法制的强制的、必要的财政支持。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些方面的力度都还很不够。政府在发展规划和经济政策方面对大物流体系虽然有所倾斜,但是对于物流的系统化、标准化等方面的研究开发、推广则需要进一步推动。

2、微观层面上的对策。加强物流教育。中国经济界的物流意识还不是很浓厚,在经济活动中对物流的作用重视不够。必须提高企业对于物流的重视和培养全面地物流人才。努力提高物流科技和物流管理的水平。一要重视研究开发,二要重视推广作用,解决好科研成果的商品化问题。

(三)中国物流发展的前景展望

从各国物流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流通的发展是与生产的发展以及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发展的时序上会相对滞后。中国的物流在最近的十几年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因而实现物流现代化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国家和企业经济实力的积累,以及改革的深化,将为物流的现代化提供必要条件。中国物流现代化的过程有可能同改革一样呈现出渐进的特征,但是在最近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一段集中快速发展时期。

从中国物流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来看,发展的重心主要在宏观方面,即国民经济的大物流体系,其中的重点又在输送,即交通运输方面。这既合乎客观规律,也适合我国的国情,预计今后这方面进展比较快。其推动仍将来自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当然,完整的现代物流体系不仅包括大物流体系,而且应当包括企业物流在内。企业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以及废弃物流都是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而目前在这些方面,物流所得到的重视要少得多,相当多的企业甚至还完全没有自觉性。所以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物流还在企业的大门外徘徊。”这无疑是我国当前物流体系的严重缺陷。但是也应当看到,今年以来,国家改革的重心已经转向企业,并明确要将企业管理放在重要位置,这也意味着中国物流业发展存在巨大的空间。企业物流的现代化既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巨大源泉。一旦企业家们认识到这一点,并努力去挖掘它,那么将会迎来物流迅速发展的时机。

参考文献:

1、郭勤.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前景[J].集装箱化,2000(4).

2、中国物流业发展必须迈过三道坎[J].水路运输文摘,2002(11).

3、郑蓉,许媛圆.中国物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J].物流科技,2004(7).

4、加入WTO后中国物流业将进入崭新时代[J].公路运输文摘,2002(1).

5、张皓若.期望中国物流业的大发展[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3(3).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上一篇:零元机票事件引发的经济学思考 下一篇:地方政府执行外来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