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途径探析

时间:2022-10-16 09:50:22

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途径探析

【摘要】高中数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基础教育学科,更是学生步入高等教育,学习更高层次科学知识的重要基石。但高中数学也是令众多学生最为头疼的课程之一,数学基础的扎实与否直接关系到理、化、生等各科的学习基础。采用何种途径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教师长期思考的问题。将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力求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途径深入探析,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当今世界,国家间竞争异常激烈,而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在于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而提高人的素质和增强人才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高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承担着重要任务,再者它作为高考的重点科目,备受教师、学生、家长的关注。虽然自新课改开展以来,我国的数学课堂面貌有所改观,但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在高考的指挥棒下,重理论、结论,轻实际、实践的应试教育依然存在;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乏味;占用休息时间补课现象比较猖撅;学生学习积极性依旧不高、负担依旧重,这都涉及教育效益的问题,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表现

1、课堂枯燥乏味教学方法单一

课堂枯燥乏味,这里的枯燥乏味指的是,由于现在的教学依然是围绕高考,功利色彩严重,加之数学内容多、抽象且难理解、教学时间紧、考试难度大,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重理论、结论,轻实际、实践。其实中学生逻辑抽象思维还比较弱,他们的认知还是应该建立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所以教学中还应该多给学生具体操作的机会。而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不注意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采取的教学形式也过于陈旧且单调,教学不注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学生学习情绪不高,从而造成整个课堂教学气氛不活跃,甚至可以说是只能听到老师一人在上气不接下气的讲,学生昏昏入睡。具体讲,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个人报告会”、或者是“教师盲目提问,学生盲从回答”,甚至出现一节课从头问到尾的提问式教学,表面上看是有问有答,实质上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枯燥的本质。这与课程标准中提及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观点相违背。

2、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态度消极

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知识是课堂教学低效性的主要表现,因为学生们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因此他们就不会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只能是老师教到什么程度,他们就学到什么程度,老师没有讲到的地方,他们就不会去主动思考,而对于知识的应用,也只能是老师说可以这样用,学生们就只会这样用。虽然花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老师也做到了尽心尽力,但是学生面对大量的老师灌输的“填鸭式”的知识,只能适量接受,甚至无所适从,对于那些必须掌握的知识都可能感觉到理解困难,更不用说举一反三了。学生学习态度上的消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知识的一种反感。这也是学生通常在长期教学中被动接受和感觉课堂学习枯燥无味之后,常常会采取的一种态度。一般来说,学生们会因为种种原因,对所学的知识有种抵触的情绪,之后慢慢开始转为对课堂教学的反感,最后转变为对学习采取消极态度。学生态度消极的危害非常大,有可能会损害学生的学习动力、动摇学生的学习信念,甚至可能会造成学生对于未来的仿徨。

二、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途径探析

数学是一门有很强逻辑性又非常严密的自然科学,高中数学是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科学教育的工具和基石。相比初中数学,概念更加抽象,运算也更加复杂。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对学生学好这门科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牢固与熟练掌握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的哲学思想也适用于数学科学。高中数学对于数学基本定理以及相关基础推论的掌握要求极高,因为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万变不离其宗,只有把握住基础概念,学生才能够在解决综合性数学问题时掌握解题方法,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必须注重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掌握,做到熟能生巧,不能为了多做复杂题目而忽略对基本概念的熟练掌握。大量的教学实践和考试结果分析证明,很多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并不是高难度的数学题目拉低分数,在一套试卷中高难度题目数量比例很小,而往往是对于基本概念的不熟练、掌握不准确使得基础题和中等难度题丢分过多。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牢固、准确、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这是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2、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教学的剂,处理得好,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首先。把握学生的情绪。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注意情绪控制,以好心情踏入课堂,把握好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学生进入良好的情绪状态,并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准确把握其思维动向给每一名学生以教师正注意他的感觉,充分发挥“讲台效应”。其次注重师生之间的开放流。师生之间的交流不能停留在教学内容上要扩展到学生的思想状况、兴趣、爱好,甚至家庭环境和课外活动等上面,形成相互信任的师生气氛,这种方法有利于师生心灵相通,形成有机整体。最后,重视差生的特别引导。对于成绩较差的这类学生。要通过课后的引导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摸索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自控方法,并在言语上尊重成绩差的学生,不能过于指责,使他们尽快适应教学的进度和难度。

3、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意识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它能使学生领悟数学的真谛和内涵。学会运用数学的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提升学生解决能力的重要方法。在高中阶段已经涉及了很多的数学思想,比如划归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等。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注重数学知识学习中思想方法的教授。就某种程度而言,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层次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而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数学思想这条主线的贯穿。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意识,坚持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导向,使教学有效性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陈厚德.有效教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8:3.

上一篇: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构建数学新课堂 下一篇:一种新的基于并行关联规则的挖掘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