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泛读课更高效、更精彩

时间:2022-10-16 08:12:39

让英语泛读课更高效、更精彩

常常听学生、老师都抱怨泛读课不好上,效果差,到底问题出在哪里?笔者认为教师是主要原因。教师拘泥于教科书,把泛读课当成精读课来上,教师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把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记牢,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却忽视了一个更加重要的环节:阅读能力的培养。

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在英语教学中创建特定、有效的泛读课教学模式,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开展多种阅读教学活动,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效率。

以什么模式上好一节英语泛读课呢?通过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反思、改进,笔者与英语研训组教师探索出了如下课堂模式:

1.话题导入,激发兴趣。

根据本节泛读课阅读材料的内容,引导学生话题谈论,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兴趣。(3―5分钟)

2.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阅读时必须纠正两种错误认识:一是认为快速阅读会影响信息的准确性;二是认为不把生词弄懂就不能正确理解全文。这使不少学生在阅读时要逐词逐句研究,这样,不但耗时费力、影响速度,而且常常中断学生思路,使其对文章的理解支离破碎,没有整体观。因此,要教会学生从整体出发,快速阅读,不在生词难句上纠缠,快速理清行文思路,抓主要信息,抓关键词、句。为降低难度,我们可以利用两个简单问答题或判断题帮助学生掌握文章大意。(4―5分钟)

3.静心细读,确定答案。

阅读中碰到生词是正常的,不要有畏难情绪。这个环节我们要指导学生“猜词”等阅读技巧,很多时候文章中的生词都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测其含义。对于不能推测出含义的生词也不要紧张,告诉学生这些词的出现可能是“障眼法”,“跳过去”不会影响信息的筛选。做阅读试题的关键是“心静”,决不能因生词的出现而心急气躁。要保持平静的心态,细心地体会文章,然后再去解题。解题时还要注意题目涉及到细节题和推理题目,教师适时点拨阅读方法、对证答案。(15分钟左右)

4.小组活动,集思广益。

在这个环节,要鼓励学生人人参与。由学生提出问题,并且通过小组活动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口头复述短文大意。(8分钟左右)

5.小结要点,知能提升。

课堂临近尾声,鼓励学生自己或帮助他们总结文章重、难点,并小结本次阅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10分钟左右)

科学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时间的分配更为合理,教学环节的设置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我们还必须要教给学生巧妙的阅读方法。在实践中,我们指导学生用以下方法展开阅读训练:

1.从上下文中猜(推)测词义(guessing unknown words from the context)

阅读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和信息的过程,而是不断思考推测的过程。猜词悟义包分为四类:一是用上下文中的同义关系猜测词义;二是利用上下文中的反义关系猜测词义;三是根据整个句子的意义猜测词义;四是利用语法知识、结构法知识等猜测词义。

2.从段落中找主题句(topic sentence)

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一定内在的、逻辑的关系。一般来说,一个段落只有一个主题思想,每个段落都有一个句子表达这个段落的主题思想,这个句子就是主题句,其它句子则围绕主题句进行说明或阐述。各段的主题句通常在段首或段尾,而整篇文章的主题就是通过这些主题句表现出来的。在泛读训练中,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各段的首句、尾句来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

3.跳读、略读、预测和判断。

跳读(scanning)便于获得个别信息,如年代、数据、事件等;略读(skimming)便于更快了解文章大致梗概;预测(prediction)、推断(inference)等技巧则是为了更准确的理解文章细节。我们要根据泛读资料的特点来选择训练那种阅读方法,要讲练结合,争取最佳课堂效果。

科学的教学模式和巧妙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在泛读中得来的英语知识得到有效输出,使泛读活动得到强化,从而培养和保持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和兴趣。

上一篇:变一变历史课堂教学组织方法 下一篇:诱导练习是提高初中学生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