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用事实说话”

时间:2022-10-16 07:12:58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虽然每期内容各不相同,事件有大有小,但总能吸引各种层次的人的目光。大家为什么这么喜欢看《焦点访谈》?笔者认为,与这个栏目的宗旨“用事实说话”有着很大关系。事实本身往往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新闻报道客观地叙述事实,让读者自己从事实中找到答案或作出结论,较之作者的议论要有力得多,所以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事实胜于雄辩,事实具有不容置疑、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中的一个特殊的表现方法,也就是客观地叙述事实,巧妙地把观点融入事实。但在我们目前的新闻写作中,往往会出现记者的主观认知多于事实的现象,也就是用记者直接站出来说话的方式,代替用“事实说话”。

例如,某新闻单位刊发的一篇新闻稿,题目是:××市多党合作呈现新局面,导语是:××市委积极发挥各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作用,使××市的多党合作呈现出生动局面。这就是记者观点的直接表白,它纯粹是记者个人的判断,没有事实的支撑,因而看起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尤其是“积极发挥”、“生动局面”之类的词语,只有一些空洞的词汇,并没有传递任何实在的信息。完全是出自宣传需要的主观评价,因此也就没有信息价值,但在这条导语中,删除这两组词语却不行,因为他们是导语中的关键词语,这条导语是建立在它们的“基础”之上的。导语是新闻最重要的开头,它应当是新闻最重要的、最本质的或最精彩的事实,而这条导语却不是建立在确切事实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空洞的词语泡沫之中,这样的导语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一条新闻的导语失去了价值,就很难表现出这条新闻的价值了。

类似的新闻还有:“近年来,××市各项行政管理工作逐步实现法制化,各级政府的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得到加强。”这样远离具体事实的导语,读者从中得不到可以加工的信息材料,它所造成的印象就是内容笼统、空洞,缺乏说服力,也就谈不上什么宣传效果了。

要杜绝这一现象,使读者被新闻的内容所吸引,读后不觉得一无所得或枯燥无味,就必须把事实写得具体,哪怕是一件事,写具体了,人们便可以从中提取反映事物性质及其状态的信息,从而获得某种切实的、感性的认识。

要较好地用事实说话,应当精心采集细节。细节能传神。美联社记者休・马利根指出:“生动的细节可以使纸面上的文章留在人们的心灵上,渗透到人们的情感中去。”美联社记者的一篇有关台胞返大陆探亲的电讯稿,便是如此。新闻写道:

迄今,已有数以千计的思念家乡的台湾居民前往大陆探亲,林琼香和张凯清是最先抵达大陆探亲一批人中的两位。

60岁的张凯清在福建莆田他大哥的家里一边喝茶一边感叹地说:“我连家乡的街道也认不出来了,走着走着迷了路。”

他抬头看看墙上挂着的他已故双亲的照片,充满伤感地说:“我们曾经在城郊一起生活过,我甚至都不知道他们已经过世。”

文章还对林琼香回家探亲与妹妹相见的场面进行了描述。

这位美国记者的报道,可谓做到了“用事实说话”。从记者客观叙述的事实中,读者自然会得出自己的结论:一是大陆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二是亲情难断;三是希望台湾当局放宽限制,使两岸同胞能自由来往。

“用事实说话”并不排斥议论,但是这种议论必须依托于事实,要为事实服务,即通常讲的要成为点睛之笔。要做到这些,议论时就应当注意,一不能多,多了就喧宾夺主;二不能俗,俗了就成为败笔。有这样一个例子:某酒厂一女工在粉碎葡萄时一只手被机器截断,在各方大力协助下被送到医院抢救。这一事件本身就已感人,足以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但记者在报道中又偏偏加上一笔:“真是社会主义制度好啊!”这就是新闻写作的败笔。

“用事实说话”,看似容易,做起来很难,需要记者有扎实的采访作风。不经过大量细致的采访,就无法获取鲜活的事实。而一些记者在采访中,许多时候是从材料到材料,采访时领导干部读材料,记者听完后看材料,到现场到基层,也往往是走马观花,抓不住重点。回来写稿子时现场只能做点缀,写稿还要靠材料,而一些材料中往往官话多、总结性语言多、事实少。依照这样的材料写出来的稿子,自然无法实现“用事实说话”,而只能是材料的“翻版”。因此,只有彻底地抛弃习惯的采访模式,深入基层,发现最贴近生活的事例,才能使新闻实现“用事实说话”。

(作者单位:枣庄日报社)

上一篇:消费语境下的奢侈品牌传播 下一篇:电视节目制作的巧裁妙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