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与坚守

时间:2022-10-16 07:08:03

“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与坚守

摘 要 “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实施,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应用技术人才。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培养这类人才的责任与使命。在“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围绕着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将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能力为本突出应用的人才培养体系、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应用科学研究、学术背景与企业经历并重的师资队伍建设”等战略举措实现转型发展。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还需要坚守住高等教育的本质和高等院校的属性――关注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重视学科建设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坚守;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5-0013-05

一、“中国制造2025”需要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中国制造2025》,成为实施制造业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1]。

“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实施,关键是要有升级版的劳动力结构与之相适应。人才是实现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关键与支撑,技术创新不仅仅依靠高端学术科研型人才,更要靠广大一线应用技术人才。这类人才应具有较强的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可以进行理论设计开发并转化为技术应用直接创造生产力。这就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主动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制造强国战略的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

事实上,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倒逼教育变革,这在世界范围内并不鲜见。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的发展政策从后工业社会转向了再工业社会,并由此引发了全球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变革。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振兴美国制造业法案》,旨在通过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和重振制造业战略,重塑国家竞争优势;2011年公布的《美国创新战略》更进一步提出要打造世界一流劳动力。英国从2009年到2011年的三年间,先后颁布《为增长而提高技能:国家技能战略》、《新机遇、新挑战:创建世界一流技能体系》和《为可持续发展而提高技能》等文件,旨在通过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实体经济和现代产业的发展。德国多年来承担着欧洲经济领跑者的角色,其原因就在于经济上有着强大的实体工业支撑,教育上则有着从以“双元制”为特色的中高职到工业大学多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体系[2]。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为我国提供了重要借鉴: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高等教育的转型与变革势在必行。

二、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责任与使命

所谓转型,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式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指在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经济社会需求以及高校自身特点等基础上科学定位,并在办学体制、专业建设、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既是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要求,也是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新建升格的一大批地方本科院校逐步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学术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以及资源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一些高校存在着“办学定位趋同、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低”等诸方面问题[4]。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和行业企业用工荒现象,使地方本科院校发展陷入困境。基于此,部分高校转而探索转型之路,谋求培养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应用技术人才。国家也逐步明确了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的发展目标,并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和教育工作重点任务之中。

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责任与使命。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所培养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既不同于从事理论研究的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单纯从事机器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其具有如下智能特征。

(一)学历层次的高移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高新技术在高端制造业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和技术岗位将需要更高层次的应用技术人才。既能动手实践,又具有较高学历层次,擅长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在高端制造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是社会生产分工中的重要阶层,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起着衔接纽带的作用。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这一需求特征也相应带来了人才培养层次的高移,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技术教育成为未来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二)技术理论知识占据主导

传统制造业技术以加工和装配为主,主要靠经验知识。我国要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根本转型,就需要不断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含量,使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知识密集型。“中国制造2025”主导下的高端制造业发展,以智能化生产为主,知识密度高且多维集成,因此,需要应用技术人才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维护、保养、改进与创新。

(三)体现复合技术特征

高端制造业是多学科知识的集成,对应用技术人才的智能结构提出了综合化要求。“中国制造2025”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要“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业”。这些重点任务的实现,体现了高端制造业发展日益复杂化和综合化的趋势,使得社会职业群类之间的工作领域出现了大量交叉重叠现象。这就必然要求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需要具有多元复合的智能结构特征。

(四)具备技术创新素养

“中国制造2025”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的系统创新。数字化制造、网络化制造以及智能化制造模式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为“中国制造2025”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技术创新素养是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的重要智能特征。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

(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

长期以来,受传统精英教育思维惯性、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资源配置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对高水平大学的简单借鉴与模仿,办学趋同现象严重,大部分学校的发展已经陷入“学院升格为大学,单科性大学转变为综合性大学,然后向研究型大学靠拢”的简单逻辑困境。

英国高等教育学家埃里克・阿什比关于“大学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的论断,对于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重构办学定位具有重要启示。大学作为一个有机体,其内部各要素之间及其与周围环境一起构成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每所大学都有其自身发展的“遗传”逻辑,同时又都面对着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环境”因素。每所学校基于自身的“遗传”和“环境”,确立自己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地方本科院校与学术型院校、研究型大学具有不同的“遗传”和“环境”特征,只有立足自身特点,积极寻求错位发展,才能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地方本科院校是区域经济发展催生的产物,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的职责和使命。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体现在办学层次上,地方本科院校应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涉研究生教育;在办学类型定位上,以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为主;在办学目标上,定位于培养产业一线从事技术应用、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

(二)能力本位、突出应用的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培养应用技术人才早已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层面的共识。然而,在高等教育实践层面,却始终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学科中心倾向,人才培养模式带有明显的学科本位特征,表现为人才培养定位学术化、课程体系趋同、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训练弱化等问题。造成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技术人才虽然具有较为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但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不足。

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转型发展,就需要在人才培养领域实现从学科本位到能力本位的变革。在课程体系方面,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以在实践中应用知识为目的,通过跨学科的逻辑组织课程;积极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构建,以密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在教学内容方面,要适应行业产业升级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反映技术发展前沿。在教学方法方面,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特别是专业课程要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能力本位”并不等同于高职高专的“岗位导向”。有学者曾就三类院校的人才培养特征进行区分,认为“学术型本科是学科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大A型’结构,讲究厚基础。高职高专是岗位导向的,课程体系是‘大T型’结构,注重大量专业训练。而应用型本科应该是技术导向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大I型’结构,应强化核心课程”[5]。从这一意义上说,如何在传统本科人才培养的“学术型”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型”之间走出“应用型”的第三条道路,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三)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应用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本科院校的重要基础。地方本科院校的科学研究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应当更加注重应用,强调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制定R&D统计标准时,把科学研究划分为三类,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研究[6]。其中,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又统称为技术研究。地方本科院校科学研究的应用特征,就是要主动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面向地方、面向行业与产业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重视并努力促进应用研究成果的转化,以此来解决行业、产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和关键技术;解决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科研变革的关键。20世纪末,美国高等教育学者伯顿・克拉克对英国、荷兰、瑞典和芬兰处于高等教育边缘却成功转型的五所大学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研究发现,建设不断拓展的发展,是它们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形成这个拓展的,关键就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7]。地方本科院校要建立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科研机制,就需要建立起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结构,鼓励和支持与大中型骨干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研发与应用平台,形成开放共享、深度合作的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前沿技术创新,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四)学术背景与企业经历并重的师资队伍保障

师资队伍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在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构成中,有相当比例教师来自于传统的综合性大学,缺乏实践能力。而地方本科院校要培养应用技术人才,首先需要一大批具有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的师资。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应用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

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彻底改变重学历、重理论,忽视专业实践能力的现象,重视培养和提升教师的学术经历与企业经历双重素养。学校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或挂职工作,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增强其动手能力。还可以通过学校与企业共建合作研究平台,组织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去进行科技开发,共同完成研究项目。同时,加强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评价导向,在职称评定、教师考核等环节,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学校还可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重奖在企业实践和科技开发中有突出贡献和表现突出的教师。

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院校还应积极培养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实训教师队伍。一方面,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专职实训老师,发挥他们对学校转型发展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校企互动,从行业企业聘请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构建灵活多样的弹性用人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应用型师资队伍。

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信念坚守

雅斯贝尔斯曾指出,当社会发生根本变革时,教育也要随之而变;而变革的尝试首先是对教育本质问题的追问[8]。 在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推动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尤其需要保持对教育本质的坚守。维其如此,才能保证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不偏离正确航向。

(一)关注学生核心素质的养成:对人才培养本质的追问

关于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争论,是高等教育始终无法回避也绕不过去的主题。相对于研究型大学,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矛盾似乎更加突出。因为地方本科院校基于“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往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避免走向培养学术性人才的误区。然而,对专业教育的强调却不能以忽视或者弱化通识教育为代价。20世纪以来,国外理工类高校和专业普遍开始重视提高科技人才的人文素质。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为适应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急剧变迁的社会,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有六次大的改革,每次都提出要加强工程技术教育中的人文与社会科学(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H&SS)教育。用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的话来说,H&SS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拓宽工科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借助H&SS教育的整合功能以实现工程教育的目的。这从中已反映出工程教育“非技术化”的趋势[9]。2001年,美国废止《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案,其核心教育理念由“从学校到工作”(School To Work)发展为“从学校到生涯”(School To Career)。STC理念超越了狭隘地关注学生适应现实工作需要的职业教育理念,致力于使学生在学校与生涯发展之间灵活转换与过渡[10]。这无疑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事实上,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技术人才,更需要大量具有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21世纪的技术思想正发生深刻变革,正从一种基本上是围绕如何掌握制造技艺来进行思考的技术,过渡到一种对“程序设计及使程序尽可能合理化”进行思考的技术。将来的工业设计是更突出个性化的,既满足实用性,又具有人文价值,并因此对技术人员提出了极高的整体素质要求[11]。这就需要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能仅仅停留于面向职场、面向一线,强调学生对于岗位的适应性,还要强调面向未来,培养学生对技术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从这一意义上说,始终关注应用技术人才人文素质的养成,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协调的动态平衡,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的永恒坚守。

(二)重视学科建设的重要地位:对高等院校属性的思考

在推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有学者提出了“强化专业,淡化学科”的说法。笔者认为,这里的淡化学科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淡化对学科知识完备性和系统性的追求,更加关注能力本位的专业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地位的式微。事实上,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集中体现。《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五条明确指出,“设立高等学校,应当具备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大学或独立设置的学院还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规模,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大学还必须设有三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可见,学科是本科区别于专科的重要特征。

以应用为特征的地方本科院校同样需要重视发展学科,因为学科实力不仅是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持,是服务行业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基础,也是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即一个学科可以深化、整合几个专业的资源,发挥引领提升作用,同时,几个相近专业也可以互相配合,优势互补,发挥集聚效应,支撑学科的发展[12]。

正如有学者所言,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是一场悄然发生的变革,也是一个系统设计的综合改革工程。对于走应用型道路的地方本科院校而言,不仅要成为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基地,成为培养经济转型升级中千千万万技术大军的摇篮。同时,也要成为行业或者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员,成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发展的重要环节。从这一意义上说,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已成为经济新常态下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重要人力与智力支撑。

参 考 文 献

[1]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EB/OL].[2015-05-22].http:///a/20150519/43788784_0.shtml#_zbs_baidu_bk.

[2]马陆亭.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10-14.

[3][4]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2013:11.

[5][12]唐景莉,刘志敏.高校转型:重构高教核心价值――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J]. 中国高等教育,2015(7):24-35.

[6]刘道玉.论重点大学科学研究的使命[J].高教探索,2006(2):4-8.

[7]唐景莉.高校转型:突破“围城之困”――访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名誉理事长、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成长春[J].中国高等教育,2015(8):33-38.

[8]雅斯贝尔斯,K.T.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6.

[9]潘懋元.现代高等教育思想的演变――从20世纪至21世纪初期[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46-247.

[10]顾月琴.从STW到STC:世纪之交美国职业教育改革探析[J].职教论坛,2013(3):90-92.

[11][法]R・舍普,等.技术帝国[M].刘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2-13.

Transformation and Persistence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de in China 2025”

Shi Mingzhi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Made in China 2025” put forward urgent demand for high-quality application technology talents.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undertake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training this kind of tal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de in China 2025”, the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should realiz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by the measures of “persisting in the school-running orientation of serving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ability-based and application-standing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the production-teaching integrated and combined innovation 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teaching staff equally having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enterprise experie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should also adhere to the na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na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qualities an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subject construction.

Key words “Made in China 2025”;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ransformation; persistence; high quality application technology talents

Author Shi Mingzhi, research associate of Higher Technical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ghai Dianji College(Shanghai 201306)

上一篇:舌尖上的张家狗肉 下一篇:职业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能力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