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名师课堂 感悟课堂魅力

时间:2022-10-16 05:51:40

观察名师课堂 感悟课堂魅力

近几年,我有幸观摩了于永正老师的《梅兰芳学艺》和《秋天的怀念》、王崧舟老师《只有一个地球》、薛法根老师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孙双金的《落花生》等诸位名师名家的经典课堂,总觉得不管是课前的师生情感交流,还是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总能让人领悟到名师的智慧灵光与高超的教学技艺,感受到课堂上始终充盈着一股无形的魅力。

一、课前师生情感交流魅力

不同名师在课前的师生情感交流方式、方法、内容不同,但其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帮助建立师生间的友好的感情,促进师生间互相信任,消除学生的紧张,为上好一堂课作准备。如于永正老师在上《梅兰芳学艺》的课前,先跟学生聊起自己是哪里人,干什么的,年纪多大。他还让学生大声地叫自己的名字,他或立正喊到,或微笑抱拳说“在下便是”来回应。学生因陌生而存在的紧张与隔阂也在师生一问一答、一呼一应间淡化。在学生的心目中,于教师是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师,也是亲切温和的朋友。师生间的情感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就建立起来。王崧舟老师在上《只有一个地球》,课始却让学生拿自己和他们的老师做比较。薛法根老师在上《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课前则让学生仔细打量他自己,让学生彻头彻尾、从头到脚评点一番,还不时自我解嘲,有学生说他头小他,就说我头虽小但智慧多。

反思我们的常态课堂,虽不是第一次给学生上课,但有多少教师注重课前的师生情感交流呢?难道常态课就不用课前的师生情感交流了吗?我认为不是的,因为情感的东西并不是第一次建立就能持续永久的,它需要保鲜,需要呵护。观摩名师的课堂后,我常常在课前或让学生给我讲讲最近的见闻,或说说读了哪本好书有什么体会或感受;或是出几个谜语、脑筋急转弯、成语接龙等益智游戏,大家一起玩;或让学生进行五分钟的朗读、唱歌、讲故事等才艺展示;或让学生说说自己最近有哪些变化或缺点等。以此来保鲜我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让我们永远处在融融的情感中。我觉得这样做很有成效,很多学生都喜欢上我的课,课前十分钟的师生情感交流功不可没。

二、尊重学生的魅力

孙双金老师在上《落花生》一课时,曾提出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父亲的话留给作者的印象很深这个问题,其中有个学生回答:深夜。这个答案显然是不对的,孙老师微笑地说,要是他们谈到天亮恐怕作者要记到下辈子吧!这一幽默不但婉转地回应了答题的同学,告诉他答案是不正确的,保护了这个学生的自尊心,又提示大家继续探索正确的答案。于永正老师对不会读课文的学生总是一遍又一遍地鼓励、引导,提供机会让他在课堂上多遍地练习,直到他满意为止。

反思我以前的课堂,当学生答不上来,或答错的时候,我总是让他先坐下继续思考,请其他同学帮助回答。这样做有两大不足:一是没有考虑到答错或答不上来学生当时的内心感受,学生肯定觉得老师看不起他,自尊心受挫;二是还可能让他丢失了思考与回答的自信心与积极性。观摩名师课堂后,我暗暗对自己说,不能再让学生高兴地站起来,而遗憾地坐下。要让每个学生有勇气站起来,也能满意地坐下。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比如对读不好的同学,我就像于教师一样,鼓励他别急,慢慢来,一定能读好。还提供时间让他多遍练习,直到他满意为止。对答不上的或答错的同学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引导,包括暗示、唇语、甚至是重复我的话,让他从心中知道他做得很好,因为这个时候学生最需要的并不是是否能正确、完整地说出答案,而是能又一次得到成功的体验,觉得成功离他们并不遥远,近在咫尺,从而对学习更有信心,更有兴趣。现在我的课堂上学生举手率挺高的,当然回答问题的水平也日益见长。

三、爱护学生的魅力

在名师的课堂中我们总能捕捉到这样或那样老师爱护学生的细节。如于永正老师让孩子回答问题或读课文时,总是蹲下身子,蹲在学生的旁边。让学生觉得老师很亲切,没有一点架子。在让学生站在椅子上读课文时,于永正老师一手帮助学生拿话筒,另一手护住学生的身体,让学生既感到安全,又觉得温馨。王崧舟老师在听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微笑地注视着学生的眼睛,不时鼓励着。

反思我以前的常态课,实在有些汗颜。曾几时会蹲下身子倾听学生朗读?曾几时会微笑注视着回答问题学生的眼睛?观名师课堂后,我也一改以前的一些做法,比如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时,我会不由自主蹲在学生旁边鼓励他,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会微笑地注视着他,随时引导、鼓励。学生反映感觉挺好的,都说上我的课很轻松、没有压力。

上一篇:简单,最美丽 下一篇:谒王朝云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