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时间:2022-10-16 05:50:42

实施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上好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应着力追求三种境界,即开放的语文意境、自由的学习心境、互动的课堂情境、这也是语文教学的“大境界”。语文教师应在对课堂教学之“境”的追求中提升自己的课堂审美追求。

一、开放的语文意境

课堂是社会的一个小窗口。从内容角度讲,开放的语文意境意味着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从过程角度讲,是引导学生全面、自由、积极地生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 教学要立足于教材,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如教学《赤壁之战》,可这样设计:(1)当曹军大兵压境的时候,周瑜马上召开了“军情分析会”,请 大家想一想:这个会议可能是怎样开的?(2)黄盖给曹操的诈信是怎样写的?(3)作战前夕,周瑜召开了“战斗部署会”,会上周瑜作了哪些部署?(4)曹操兵败之后,他召开了“战后总结会”,他和手下的战士会说些什么?(5)苏轼游赤壁之后,写下了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如果你是一名军事家(诗人、画家、历史学家、气象学家或周瑜的后人、曹操的后人),请写下你的“赤壁怀古”。开放的语文意境,是培植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肥沃土壤。

二、自由的学习心境

课堂应是学生快乐的家。要创设一种充满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自由的心境,自由地想,自由地说,自由地写,自由地交流,自由地展示,让他们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从而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气氛中展开学习活动。

1、思想自由。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这里没有思想的桎枯,没有条条框框,有的只是学生随心所欲地表达情意。长期以来,在追求唯一正确答案的背景下,学生最怕自己的想法与教师的说法不同,怕被教师指责。如教学《落花生》一文,学生的想法与教参的意见相左,他们说:苹果、石榴有什么不好呢?现在社会不正需要这样的人吗?我们要做一个既有才干又能展示自己的人!学生有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教师应为他们鼓掌,尽管这与文本的原意相左,但却体现了学生学得真,学得深,他们不是死读书,而是真正地学。

2、方式自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是自主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去探究。如学习《青海湖 梦幻般的湖》之后,可这样引导:我们班有许多朗诵家,面对这样的美景,请同学们来朗诵吧!我们班有许多的画家,请同学们来画一画这里的美景吧!著名的班级诗人们,请你们来做几首小诗吧!广告天才们,请你们开发青藏高原丰富的旅游资源,设计几则诱人的广告吧!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这里有他们自主选择的空间,他们有这方面的能力,况且他们十分愿意上台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内心深处,

他们渴望受到人们的关注。

三、互动的课堂情境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师生是平等互助的关系。“教师式的学生”和“学生式的教师”已是新课堂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1、师生互动。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现代教学理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活动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如学习《晏子使楚》一文,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编排课本剧,共同导演,共同设计台词,共同选择音乐,共同扮演剧中的人物。

2、生生互动。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包括教师与全体、部分或个别学生之间的不同性质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个体间、个体与小组或全班、小组与小组间不同性质的互动。如教学《荷花》一文,让学生当一朵朵荷花,和来到身边的小动物们说说话。于是,学生们都很开心,有的扮成小蜻蜓,有的扮成小蝴蝶,有的扮成小青蛙,课堂上到处洋溢着快乐。

3、人文互动。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教学中,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与文同欢、同乐、同悲、同泣,与作者心心相印,与文中的人物息息相通。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小女孩悲惨的命运犹如一块石头沉重地压在每个学生的心头。

互动生成的课堂,犹如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有着曲径通幽的意境,意味深长的韵味,引人入胜,令人回味。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义和中学)

上一篇: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下一篇: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阶段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