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VS数学

时间:2022-10-03 01:27:47

生活VS数学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数学源于生活,生活永远是数学问题永不枯竭的源泉,数学应服务于生活,所以新课程标准立志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我觉得每一位教师都应把教学植根于这种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只有如此,学生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大胆探索。

比如在上《面积和面积单位》这节课时,应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面积的存在,而不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面积”的概念,可以先让学生触摸比较身边物体(如桌面、课本表面、笔盒面)表面的大小,再让学生给平面图形涂颜色、感知大小。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充分感知的情况下,引导得出“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教学“面积单位”时,我们就可以积极鼓励学生举日常生活中的恰当例子。如:一平方厘米,就可以说“大拇指甲盖”、“纽扣”等;还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估算出课桌和教室地面的大小。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提高了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感受到数学的巨大魅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这样学生既感受到了学习的愉快,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身边”。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心理学表明,当学生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数学情景是沟通现实生活的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桥梁,把真实的生活情景转化为数学情景,让数学背景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的情景中,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赋予数学生活气息,让学生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提出了示范。如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节内容的导入时,首先让学生尽兴地欣赏一组风景秀丽的图片,学生兴趣盎然,我适时把屏幕固定于一幅有倒影的图片,引导学生探究图形的布局特征并提出问题:“这张图片有什么特征?在学习和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这样的图形?我们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创作一幅这样的画?”此时每个学生都很投入,个个沉浸在探求知识的兴趣中,他们六人一组围桌而坐,展开了讨论,相互补充着对方的遗漏,纠正着对方的差错。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担任着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再如,在讲解《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节课时,我创设了“我们班要去三个景点游览,时间为8:00-16:00,请你设计一个游览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费用、路线等”。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要了解景点之间的路线图,各景点的门标及乘车所需的时间、车型与租车费用,同学喜爱的食品和游览时需要的物品,最后还要计算出每个同学需要交纳的费用等。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目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题目,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用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我们可寻找具有丰富生活背景的案例,如在讲解 “平均数”时,我让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分组寻找身边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在汇总时把一组同学找到的事例进行了以下修改:我们班有两位同学最近几次数学成绩,一位同学的成绩是97,94,90,95;另一位同学的成绩是95,96,94,因故缺席一次;怎样评定这两位同学的成绩?在课堂上我就把它作为引例,让同学展开讨论。学生通过生活实际中“平均数问题材料”的学习,体会到求平均数这一常用而又简单的统计方法的应用价值,并运用统计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也可组织学生寻找保险、分期付款,临床医学、宇航工程方面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使他们亲近数学,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让数学走入生活。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成就感,引发他们对数学研究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择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数学知识,充实课程内容,开发实践环节,展现数学抽象推理应用的完整过程。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实践。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努力去实践。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不但要紧扣课程标准,而且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例如,股票已成为当今经济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学了统计知识后让学生观察“股市走势图”,大致了解、估算股市的走向,由图表得到相应的经济信息,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他们当一回“股评家”,这样同学们既开阔了眼界,又增长了知识。在上“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时,可组织学生设计测量学校旗杆高度的方案并实践操作,采用小组合作完成。这样当生活实际中的情景再现时,学生就会再现所学知识时的情景来解决数学问题。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运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提升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的目的。

因此,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背景和机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西安市二十六中学)

上一篇:多思善想,多维立论 下一篇:“自主+合作”习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