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语文教育的美学追求

时间:2022-10-16 05:39:43

朴实:语文教育的美学追求

一、 语文教育服务“人的发展”

在全球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人本主义的课程理念正显示出强大的感召力。新的课程改革根据形势的需要,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语文课程是一门具有鲜明人文特征的课程,除了“知”这一所有课程所具有的共性外,其“情”“意”方面的个性特征尤为显著。语文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对其完美人格的塑造,理应承担起其他课程无可替代的责任。而这种责任的落实,如果仅仅体现在理念更新和目标制定上,是不可能真正落在实处的。只有把理念和目标融化成具体的教学策略,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才有可能收到实效。而我们在考虑教学策略时,是一如既往地以学科为中心来筹划,还是围绕着学生的发展来筹划,不仅反映出两种不同的课程理念、教学理念,而且会直接导致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培育出质量不同的人。

中国的语文教育有过许多痛苦的经历。进入新时期,总算迎来了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春天,也曾涌起过语文教育史上空前的教改浪潮,但最终还是在现行考试模式这块高耸的崖壁面前后退。甚至偏激一点说,许多的所谓教改也还是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在转,是属“应考”的改革,并非“树人”的改革。进入21世纪,站在世界性的人才标准面前审视我们的语文教育,我们不得不理性地认识到,我们的语文教育围绕的是“文”(文字、文章、作文等等)而非“人”,这就颠倒了本末。属人的教育就要以人为本,一切围绕着人的发展来进行!所以,语文教学策略的基点也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人的发展是教育永恒的课题。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使个体的人转化为一个社会意义上的、有个性的人的实践活动。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逐渐习得并掌握自身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各种知识、技能与能力,而且还要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识、价值观念与思想品德。蔡元培先生称前一种教育为“现象世界”的教育,它着眼于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功利性、工具性方面的需求;而称后一种教育为“实体世界”的教育,即“世界观”的教育,它致力于满足人的审美体验、精神发展、人格建构和人生信仰的培植等非功利性方面的需求,而这种教育应是教育的终极追求

二、 语文教育遵循“美的规律”

教育是人类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具有目的性、工具性和创造实际产品的特点,符合实践的一般本性。

既然教育是人类的一项特殊实践,它就要遵循实践创造的一般规律即“美的规律”。

蒋孔阳先生指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直接谈到美的,总共只有两处:一是“劳动创造了美”,二是“人也依照美的规律来塑物体”。蒋孔阳先生分析了蔡仪、朱光潜、李泽厚、朱狄、陈望衡、周来祥等人对“美的规律”的理解,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认为马克思所说的‘美的规律’,至少包含下列几层意思:(1) 美的规律是人类劳动的一个基本特点。我们不能离开人类的劳动实践,来抽象孤立地谈美的规律。(2) 美的规律应当符合不同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律。人的生产是自由的,多种多样的,因而人的生产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3) 美的规律与人类劳动实践的目的性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4) 美的规律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美的规律应当是:“人类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客观世界不同事物的规律性,结合人们富有个性特征的目的和愿望,来改造客观世界,不仅引起客观世界外在形态变化,而且能够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把这一本质力量自由地转化为能够令人愉悦和观赏的形象。”“由于人类的劳动过程,是人与自然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因此,哪里有人与自然(现实)的关系,哪里有劳动,哪里就应当有美的规律。”

任何一种实践,都只有遵循“美的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美的规律”是关于人的劳动实践的一般规律,也是美的创造的一般规律。当人类劳动实践遵循了“美的规律”的时候,实践活动本身和实践产品都是善的目的性与真的规律性的高度统一,因为它们都显示了人的自由,因而都能表现出美的形式。

教育遵循“美的规律”,就是要在教育活动中把社会目的性(善)与对象身心发展的规律性(真)高度统一起来,能够自由地掌握和驾驭规律,以此来规定教育主体的操作行为,引导主观的目的顺利地到达现实的彼岸。遵循“美的规律”的教育,能够创造出自身的美即“教育美”,它主要包括教育活动美和教育产品美。

教育活动美是在教育活动中显示出来的真与善和谐统一的自由创造形式。教育活动以人的塑造为目的,这是它固有的善。教育活动是否具有美的性质,就要看这种合目的性的活动形式是否具有合规律性(也就是真)的内容,并且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善与真)是否达到高度统一。

教育产品美是在教育产品上显示出来的真与善和谐统一的自由创造形式。教育产品最初作为教育对象,是合规律性的自然存在,这是他固有的真。教育对象经过教育是否变得美,就要看这种合规律性的存在形式(人的存在是人的发展,所谓存在的形式就是发展的形式)是否具有合目的性(也就是善)的内容,并且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真与善)是否达到高度统一。

语文学科是从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兼具“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的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语文教学是言语教学,言语教学是关于语言运用的教学”(曾洁、余应源语),朴实语文是真实扎实的言语生命活动。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让学生在学语习文、消化内化成自己言语素养的过程中,自然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自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运动掀起的一系列文化热潮,也极大地推动了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与教育实践的探索。但是,由于升学与就业制度的改革相对滞后,片面追求升学现象的出现则相继暴露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语文教育,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越来越忽视了作为人文学科的文化内涵、价值意蕴、审美品位,变成了琐碎的技术之学、推理之学。丰富的文体被僵化为权威的注释,多元的解读被溶解为唯一的所指,人物奥秘无穷的魅力被肢解为片面单调的阶级意识,个性消失了,个性教育也丧失殆尽。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倡导“朴实语文” 正是基于这样的语文教学现状。

真实,这是我一直以来对语文课堂的审美价值追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是洗尽铅华、尊重语文的本来面目。朴实的语文课堂的显著特征是返璞归真,反对矫情做作和弄虚作假,主张为教研提供原生态的有价值的研究资料。所以,朴实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不仅允许成功,也允许失败;不仅有学生的顿悟,也有学生的困惑;不仅让教师有教学引导的机会,也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不仅解决问题,也产生新的问题。这里,上不完课属于正常,教师被学生难住属于正常,甚至出现不精彩也属于正常。

扎实,这是我一直以来对语文课堂的审美目标追求。语文课程的目标指向主要不在于传授语文知识,而重在形成语文能力,掌握语文工具。知识是可以传授的,而能力只能在相关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叶圣陶先生在《略读学习国文》中指出,语文教学就理解方面说,是习得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形成一种技能。两种必须联成一贯,知识是必要的,但关键是要会运用。形成语文的运用能力必须通过扎实的言语实践,而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缺失的恰恰是深入文本核心的扎实的言语实践。文本解读浮光掠影,教师不是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本的言语实践形成能力,落实人文性,而是把教参和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宣读给学生;课堂诵读蜻蜓点水,教师不是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涵泳逐渐深入文本,而是徒有表面形式的变花样的一味读。诸如此类的课堂就是不扎实的课堂。

三、 “朴实语文课堂”审美理念举隅

(一) 价值观

真,朴实语文课堂的价值追求。“求真”就是返璞归真,探课堂本质之真,寻学生认知规律之真,求师生、生生互动之真。 “真”是课堂教学之“根”。“求真”课堂真诚地面对学生,真诚地面对问题,真诚地面对差异;“求真”课堂呈现教学理想的至诚品质,彰显教学行为的至善魅力,展示教学规律的至美境界。

实,朴实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求实”就是通过教师实实在在的讲解、启发、引导,让学生在课堂生活中实实在在地有所学,有所思,有所得;变教师忙碌不堪为学生习得不断,变教师精彩表演为学生主动学习,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主角,变过眼浮云为丝丝入扣;把课堂目标、教学要求、过程设计落实到课堂的每个环节。以学生的习得量、内化水平、迁移程度作为课堂效能和课堂评价的核心指标,努力做到“大道至简”“大技至纯”“大教为学”。

(二) 教材观

课堂教学中,“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几乎成为一种公理,但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对这种公理解读的误读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以“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名目,弱化甚至抛开对教材本身的钻研;二是对教材编制缺乏科学的解读和认同。朴实语文课堂教材观的要义在于教师首先要有对教材本身的深入钻研,从教材模块设置到专题练习编排,都要有扎扎实实的钻研,实现师本层面的深度解读;其次,对教材的使用要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的逻辑体系,详略得当,轻重得体,铺陈得法,教材处理生本化、结构化,以利教,利学,利考。

(三) 课件观

朴实语文课堂主张合理使用课件,反对滥用课件,反对课件决定论。事实上,学生的感悟是充满挑战的高级思维活动,课件使用不当会损害理解质量,影响教学效果。朴实语文课堂明确课件的作用是辅的。课件不能干扰课堂教学的主题,不能滞阻课堂教学的节奏,不能弱化师生的主动地位;课件应在恰当的地方、合适的时间出现,努力拓展课堂的时空,拓宽资源的维度,以彰显课件辅助教学的精妙价值。朴实语文课堂真切呼唤教师的本真功夫:一支小小的粉笔、一句巧妙的点拨,都能演化出激情智慧,都能演绎出无限精彩。

(四) 过程观

从课程角度看,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本身也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从教学操作角度看,教师既要根据特定的教学对象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又要能解决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经历学习体验、享受学习快乐、获得学习成功的过程。

(五) 评价观

朴实、生态、求真、唯实是朴实语文课堂的评价标准。“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朴实是一种行为,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道德境界。朴实不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单一,而是扎实有效,是将教学内容精简凝练,力求“简而精,单而丰,智而实,慧而德”,并以简练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实化教学过程。这需要教师具备丰厚的教学修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并自觉减省 “教师自我风采”的展示,让每一课都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六) 管理观

朴实语文课堂是生态智慧的课堂,是师生共同认可、一以贯之的常态课堂。实施课堂教学管理,重在走进每一位教师最真实的课堂情境,真切地感受每一位教师的原生态课堂,不断总结提炼朴实高效课堂教学的性质要点;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与指导必然是真实的、有效的,也更具针对性。

(七) 质性标志

朴实语文课堂的质性标志有:1. 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结合,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思考、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课堂沉思,推动学生的有效内化和深度迁移;2. 课堂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既有师生之间的个体交流,也有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交流,更有学生之间的交流,注重交流的公平,注重合作的有效;3. 课堂教学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呈现“问题导入”“问题转换”“问题解决”“新问衍生”的教学实施“问题链”,实现课堂问题“有”与“无”的生成与转换;4. 课堂教学坚持讲练结合,可以先讲后练,可以先练后讲,可以边讲边练,可以再讲再练,注重当堂训练,当堂反馈,当堂纠偏,当堂巩固,做到“即讲即练,即练即批,即批即补”;5. 注重课堂的“隐蔽”价值,任何课堂行为不能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阻碍学生的人格成长,将提升学科素养、促进长线发展、丰厚人格水平作为课堂永恒的价值追求。

(八) 量化标准

朴实语文课堂的量化标准有:1. 课前预习围绕主干知识以问题形式出现,一般为2~4题;2. 课堂即时训练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3. 学生课堂正式表述、展示的人次一般不少于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4. 注重调控课堂节奏,学生注意力持续集中于某一教学环节的时间一般不超过8分钟,教师连续讲述的时间一般不超过6分钟;5. 课堂即时训练活动的形式一般不少于2种;6. 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应达到85%以上。

上一篇:明辨笃行 打造一流法学实验教学平台 下一篇:浅谈公路路基沉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