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建筑中的朴实与纯净

时间:2022-07-11 07:11:20

普通建筑中的朴实与纯净

摘 要:我们不能让每个建筑都刻意追求标志性的形象,量大面广的普通建筑的设计定位是值得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福建粮食大厦为例阐明此类工程的设计应首先忠实于好用的功能,尊重地域环境,着重把握形体基本的造型要素,夹带一丝对品味的追求,摒弃张扬时髦,是设计之本。

关键词:普通建筑 设计定位 施工环节

Abstract: No body can try to design as a symbol image,when he or sh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signs of the large size or normal buildings.Take Fujian Grain Mznsion as an example,the well-arranged func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firstly during the design.Inaddition,the local environment and the basic element of the shape with some good tastes instead of stylish should be emphasized,that is the basis of the design.

Key words: Normal building design purpose construction period

20世纪90年代后半段,由于设计信息量的增大和对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国内建筑设计普遍出现了追逐国际潮流的现象,而且大多追求表象。在许多建筑方案中触目可见大量的金属外墙,与建筑性质功能没有关系的装饰件,以及纯粹为了造型的标新立异而随意破坏功能空间。其实,时髦的东西往往难以持久,更难企及格调与品味。对于大量的普通建筑的设计,建筑师的心态和设计理念,是值得广泛探讨的问题。

对于少量的大型标志性建筑而言,当然需要对造型装饰进行反复的推敲,直至牺牲局部功能去追求纯造型的效果。悉尼歌剧院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片片“白帆”上部的内空间是空置无用的,可以说是功能空间的浪费,并且由于施工难度大而耗费极高的造价。但它作为悉尼港的地标为城市形象的提升和旅游业带来的增量效益却是无法估量的。因此从地域环境的高度来评价,它是非常成功的设计。这种类型在建筑创作中是少量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涉及的大部分工程是量多面广的普通建筑。从审美的角度看,群体之中不可能到处是亮点,到处出现高潮,否则它不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工程造价有限,不宜随意堆砌华美的装饰,更不能为了片面追求表象而破坏功能空间。面对最常见的普通工程,建筑师的心态,往往决定了工程设计的成败。笔者以为应是一种平和的心态,首先需要关注建筑的功能空间。建筑为人所用,好用与否无疑是第一位的。空间本是一种虚的存在,是由各种实体所界定的给予人们舒适安定感的场所。好用的功能空间在建筑中是必须首先考虑的要素,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建筑与城市外空间(亦即环境)之间的良好关系。二、合理的内空间布局。而造型空间和装饰,往往以功能空间为基础进行塑造。不少同行在着手一个项目的构思之初,就一心想着如何出人头地,与众不同,希望树立一个标志性的形象。这往往会受到城市空间、工程类型和投资方面的制约,理想和现实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换一个说法,就是设计的定位不是恰如其分。很多丰富复杂的装饰件在原创建筑身上不只是作为装饰品,更是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构造的自然外形。如智能化控制的自动调节角度的百页遮阳板,这类造型是有根的,有存在的充分理由。普通建筑一般不具备这些高标准条件,为追逐新潮而进行类似的造型处理显得很牵强,满街是无用又昂贵的装饰品附着在建筑主体上,这种形象是无根的,很容易随着潮流的过时而褪色。同时造价的浪费也会招来非议。与其追求表象,不如退而求本,寻求一个恰当的设计定位。组织好功能空间,侧重处理建筑形体基本的尺度比例关系,抛弃时髦,无须张扬,是普通建筑设计之本。有了恰当的定位,才有了追求品味的可能。笔者于1996年着手福建粮食大厦的设计,1999年大厦建成。期间感触颇深,现对此做个回顾。

严谨的功能空间

福建粮食大厦的业主是福建省粮食厅。提出任务之时,业主对建筑形象并无任何想法,仅是明确了功能要求及规划设计的限制条件。这是一个建筑面积22 000m2的16层普通综合楼,内含商业、餐饮、写字楼、客房等。基地位于福州市两条城市干道鼓屏路与湖东路交汇口,用地面积约3 500m2。对于22 000m2规模的综合楼而言,这样的基地无疑很局促。从周边的城市空间分析,主要的空地留在基地东北角,即城市干道的交汇处,以减缓高层体量对交通节点的压迫。同时此处作为建筑的步行主入口,前沿获得一个小广场,不仅方便人流的出入集散和停车,而且为主体建筑留出一个观赏空间。车行入口设于北侧的湖东路上,顺道而入,往东到达大堂,往南进入地下车库或接入鼓屏路,形成建筑四周的环状通道,利于紧急情况下消防车操作及疏散,建筑主体的功能分区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地下设备房和车库;一至四层的公共商业餐饮区;五层以上相对私密的写字间与客房。五层以上的标准楼层采用规矩的长方形平面,主朝向为南北,很常见也很实用。柱网与剪力墙基本为对称布置,结构上较为合理。四层的裙房沿十字路口勾出一段圆弧,与城市道路的走向相契合。圆弧部份面对小广场,一、二层作为大堂主入口。辅助门厅设于南侧。前者主要服务于公共的商业餐饮部份,后者是客房部、写字间部分的出入口,两者互不干扰。此外在西侧边角位置另设有专供职工和厨房物品出入的专用出入口。功能空间布局清晰、明确,平面设计完全以功能的合理性为准则,充分尊重周边的城市格局,形成对使用要求的一种顺理成章的诠释。大厦刚刚启用之时,这一点即获各方业主的好评。

朴实的造型定位

建筑以何种姿态、表情与环境共处,取决于环境空间的性质与建筑性质。这里是城市的交通路口,人车流量大。湖东路北侧与大厦对应的是计委大楼,十层楼平板式的体形,规则的遮阳板构成的方格是立面主调;鼓屏路对街是一座“玻璃盒子”、楔形平面,刀锋般锐利的尖角正对十字路口;路口斜对面的12层写字楼造型很像宾馆,有一个旋转餐厅式的“头”。这些建筑形象各异,在视觉效果上显得杂乱,形体之间是一种相互碰撞的关系。这里也没有特定的街道历史文脉,没有福州三坊七巷那样浓郁的区域性文化沉淀,在这样的周边环境中最妥当的方式就是以谦虚的面孔出现,缓解碰撞,增加一丝和谐。若在杂乱的视野中再凑上热闹的一笔,将使街区形象显得更加无序,即便作为不同风格的对比手法,它也需要一个统筹的前提,对于这里的既成格局是难以奏效的。粮食大厦的造型因此选择了朴实的方向,忠实于功能平面和街区空间,没有附加式的造型构件,着重于形体本身的比例尺度的构成,以最基本的几何元素进行立面处理,色彩趋于淡雅。其实这里朴实的定位和对造型基本要素的推敲使得追求较高的品味格调成为可能,比之流行的时尚更耐人寻味。

线形构成,点到为止

立面设计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的体量关系,两者也会相互影响。建筑组群如此,建筑单体也是这样。由于城市控规的16层限高和业主对面积的要求,使得大厦16层的主楼体形偏矮,挺拔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立面设计来弥补改善。塔楼的东西侧面横向分为三段,中间段凹进做虚处理,山墙面的面宽因此得以削弱。塔楼平面的四角有意处理成几个转折,在透视上转角处就多出一组挺拔的竖线,避免流于呆板。南北面是正立面,在外墙梁柱构成的方格之间大面积开窗,但不做玻璃幕墙。实墙面分别位于两侧。方格线与玻璃之间以及实墙与方格网之间的尺度比例经过反复比较而确定。在方格窗的顶层部份同样以线形的变化来处理,横向加密,竖向跨两层,中央开间有意做出一个菱形标志窗格。这里的收头处理并不复杂,但因比例关系恰当,点到即止,因此很耐看。山墙处的收头稍稍外张,与之配合对应,高层建筑的屋面机房在造型中是容易被忽视的部份。因为塔楼挺拔不足,所以两层的屋面机房被有意扩大至南北墙,配合15、16层的收头共同构筑一个生动的顶部轮廓,机房与主楼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出现。

裙房四层是根据塔楼的高度体量而确定的层数,四层的高度作为造型基座在整体比例上最为顺眼。裙房更接近街道,更接近人,因此细部处理更为精致。面对小广场的1/4圆弧以一组外斜的柱板收头,平面呈放射状,似乎在与街道对话。斜板之间镶嵌的窗格很细,很精致。室内空调系统取风口的百页窗同样作为立面构图的元素,一组缜密的平行线与玻璃窗格的搭配有意外的别致效果。勒脚以上是一组灰色的装饰线,以面砖的不同颜色来区分,平行排列,简洁的墙基做法与主体风格很匹配。粗的梁柱线与精致的窗格线的构成是造型设计的特点,它讲究线形搭配的韵律与层次,主要目的是配合整体的体形塑造,并不过分强调线形本身的份量,点到为止,没有反复渲染。主楼的造型由于得益于线形构成的配合,庞大的体积感大为削弱,显得相对轻灵而不滞重。

纯净淡雅的色彩

大厦实墙面的装饰材料是方形面砖,规格100mm×100mm,造价经济。这种材料远观的整体感很好。主色调是很淡很淡的桔红,是一种标准色卡很难找出的颜色。端头的装饰线条采用了浅灰和纯白色,强调了轮廓。裙房的主入口处局部外包2mm厚的本色铝单板,也是浅灰调子,与轮廓的装饰线相呼应,玻璃的颜色介于蓝绿之间,灰度很高,也是一种中间色。外沿广场的防滑地砖的颜色与玻璃很接近。建筑的色调整体上趋于淡雅,没有刻意强调的重色,这与朴实的造型风格很一致,都在致力营造一种纯净雅致的格调。顺带提起一事,大厦建成之后有许多业主都向粮食厅打听这种淡色外墙砖,要在自己的工程上采用。其实,色彩只是造型的一个方面,只有造型的各方面相配得当,有了一个成功的整体后才有了某一特定方面的精彩。

关键的施工环节

从设计方案到建筑实体落成,期间要经过诸多环节。对一个能称为作品的建筑而言,这些环节中最容易被建筑师忽视,也最不好把握的就是与施工方的配合。可以说,能遇到充分尊重、理解、信任建筑师的施工方和业主,是建筑师的运气。粮食大厦就有了这种运气。几乎所有的材料,所有图纸未能表示到位的细部,施工方都能及时准确地反馈至建筑师提请考虑确定。上述的装饰材料没有成品,都是经过多番比较琢磨后先制样品才批量定做的。这样确保了落成的实体与设计方案之间基本不走样。任何设计图纸都不可能把建筑所有的细部尽数表达清楚,需要通过施工过程的紧密配合来认定。可以通过较快捷的草图形式来表达,但不能没有表示或随意施工,不然设计方案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除了施工阶段的良好配合之外,确保实体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建筑师运用材料的经验和对未知形体的预见力。一种材料或细部构造放在眼前的效果与做成大面积实体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粮食大厦的效果与笔者构思的效果基本上没有出入,期间在施工阶段配合所费的精力着实不少。很多好的设计在建成后的效果往往让人大失所望,其中的主要原因经常是施工配合不到位,这是很让人惋惜的,建筑师不妨采用主动的态度去做这方面的工作,争取理想的结果。

广告的遗憾

工程落成之后,并非万事大吉。广告牌经常成为建筑形象的杀手。业主在建筑的外墙上任意贴补丁,不讲究位置,更不会考虑广告的造型和色彩是否和建筑协调。此时建筑师只能望楼兴叹。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在设计时预留好广告位置,并尽可能对广告色彩有所界定,让它成为外形整体的有机组成部份。这些工作须配合业主得以完成。粮食大厦在这个步骤上有所疏忽。大楼启用后随意安装了一些大型广告牌,有损建筑形象。广告的设置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营造都市氛围的需要,不能拒绝只能引导,忽略了这个现实只会留下遗憾。

从构思到建成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不论是重要建筑或者普通建筑,建筑师首先应具备一种平和的心态去贯穿始终。无须哗众取宠也不能潦草应付。对日常大量普通建筑的设计来说,处理好建筑基本要素的矛盾要比追逐潮流更切实,更容易最终为大众所认可。要做出高品味的设计并不容易,它很难从潮流与时髦中找到,却经常在恰如其分的朴实中出现。普通建筑的设计决非无为,也是大有可为的。福建粮食大厦正应验了这种理念,它是一个很本份的设计,不刻意追求新潮抑或做出某种风格,没有多余的修饰,但带着一丝耐人寻味的气息。建成后时间越长,对它在意的人越多。有不少同行或业主告诉笔者,在琳琅满目的街区印象中,大厦有一种纯净清新的感觉,而笔者自认为它的本意是朴实。或许二者兼而有之。

作者原单位:福州市建筑设计院

收稿日期:2002年4月

办公室室内

办公室走廊

电梯图

总平面

建筑外景

效果图

一层平面

建筑细部

五~十四层标准层平面

上一篇:美国风情与美标洁具卫浴组合 下一篇:天津市旧街区的再生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