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语文教学本源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时间:2022-10-16 05:05:03

回归语文教学本源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不待教师讲而自能读书”(叶圣陶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感悟,这是语文学科本质特点的回归,是实施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措施。因此,实施语文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必须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想象,去感受,去体味,以使语文教学回归本源,富有情趣,充满活力。

一、凭借生活积累,促进阅读感悟

阅读主体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对感悟的产生和质量具有重要的限制。一个人的生活体验,在语文阅读时,一旦遇到的生活中相关语言,就可以与生活的联系,以他们的生活体验,道德情感体验,相对平稳地缩小自己和文本中人物本身心理和情感距离,以及作者的心理和情绪上的差异,从而与编者的意图想在一起,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需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在增加生活的积累,情感积累,积累实际的前提下,根据阅读与生活的关系,巧妙地使生活进入阅读,帮助学生构建现实生活与语言阅读的联系,让他们凭借生活基础去感悟语言。

一是指导朗读,在生活形象的再现中感悟。在学习这句话时,我注意通过自由朗读、小组互读、指名朗读、大家评读、教师范读等方法,再现爸爸对“我”说话时的情境,尽力引导把爸爸说的话读好,把爸爸要表达的意思通过朗读中语气的把握,语音的高低,心理的外化尽力表达出来。通过不断揣摩,反复练习,学生一个个都能“意味深长”地“说”这句话了,这就从语言内涵的表达上具体理解了“意味深长”的意思。

二是合理的引导,在生活形象的列举中感悟,在学生凭借生活形象,通过朗读基本感悟词义后,我列举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让学生根据现象,想象人物“意味深长”的话,从而在生活形象的构造中感悟词语的意思。如:明明这次语文考试,成绩名列全班第一,他有些骄傲了。老师意味深长地说:“ 。”兰兰乘公共汽车是给一位老奶奶让了座。回到家,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意味深长地说:“ 。”少数同学在数学学习中,做的习题不少。但解题能力老是不能提高,老师意味深长地说:“ 。”由于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一般都有这方面的积累,所以补充句子比较顺利。

三是独立想象,在生活空间的拓展中感悟。通过上述两步,学生对“意味深长”的意思已经有了充分感悟。我又这样引导,在生活中,你看到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意味深长”地说过什么吗?这样,生活中的形象便不断地浮现在学生眼前。有的说:“我不爱惜粮食,爸爸意味深长地教育我……”;有的说:“我不知道珍惜时间,老师意味深长地教育我……”;有的说:“我不讲究礼貌,妈妈意味深长地教育我……”。这样引导感悟,词语给予学生的就不是抽象的定义,而是具体的形象,一旦生活中有了相关的形象,他们头脑中的词语就会跳跃出来,这样,词语就成了他们语言仓库中的活仓库了。

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对重点词语、重点句子、重点段落的阅读,都可以通过沟通生活与相关语言的联系,让学生借助自己身边的、自己身上的鲜活的素材,以使语言的意义蕴涵、情感内涵、语技内涵充分地显示,从而让学生得到感悟。

二、凭借角色转换,促进阅读感悟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现象:虽然课文描述的景色迷人,叙述的事情也非常感人,可是学生总是完全漠不关心。其重要原因是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没有进入角色,使得学生在阅读中置身于文外,让学生阅读多把自己的文章,体会语言的内容、语言的情感形成调动学生的情感上的共振。可见,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可以让学生灵活扮演角色上发挥作用,随机进入文本,进行角色转换,促进心理的研究,情感体验,从而变阅读文本为深刻体会和真情地感悟,真实地感受。

三、凭借创设情境,促进阅读感悟

阅读教学中的感悟,就是要尽量诉诸学生感性,培养学生语言感觉,让他们用心去感知,用心去体悟,用心去感受。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是引导学生进入这个领域的有效途径。在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有一个巨大的自由解放感,对摆脱实际需要和超越应试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是一种审美氛围,师生在自由和平等的气氛中熔化,有一种心理精神。

则是引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的有效方法。在精妙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有一种摆脱了实际需要之后的自由解放感和超越狭窄应试圈之后的广阔无垠感。这是一种审美的氛围,师生融化在自由平等的气氛之中,都有一种精神饱满的精神状态。这样的语文课如春风化雨,学习语言成了其乐融融的享受。

四、凭借感情朗读,促进阅读感悟

研究表明,琅琅的书声,可促使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颤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在琅琅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到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因此,加强阅读教学中朗读训练,使学生的头脑,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情感因素,通过体验情感的语言情境的想象和感受的引导下,在语言表达,语言的感知和理解上,帮助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语言能力的形成,感受,情绪诱发,理的启迪。为了提高阅读效果,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是有必要的,但这只是学生的“阅读理解”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朗读训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真情感投入,尽量地将语言表达的技巧让学生在朗读中自我揣摩。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职业教育中心校)

上一篇:新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探微 下一篇:兴趣与专业,哪个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