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

时间:2022-10-16 04:20:47

分析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

摘要:高层建筑工程技术整体水平的提升带动了整个工民建水平的发展。更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新机器的利用给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组织带来了许多新的考验。为了提高高层建筑施工组织和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下文从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特点出发,对高层建筑建造过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层建筑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不再是天方夜谭,事实已出现在人们身边。特别是在城市,在有限的土地能够满足需要的更多的公众,尽可能建高的建筑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主要方式,现在的大商店、酒店和住宅都使用高层建筑的施工方法。整个结构的高层建筑较为复杂,施工周期较长, 在建筑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完成工程建设,我们需要项目的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策略。

1 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高层建筑的自身特点,与普通建筑施工应用技术有所差异,其施工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层建筑富于变化,具有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同时,建筑工程的安全功能尤其重要,要求较高的抗风性和密闭性。其次,高层建筑一般基础较深,这主要是由于建筑高、体积大,因此支撑高层建筑的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这主要是由于需要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也要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最后,高层建筑功能复杂、安装工程工程量大、要求精度高。

1.1垂直高距离的输量大

高空作业异常多,因为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高空安全保护、防水等问题,严防高空坠落物体等异常事件。结构、水电、装修齐头并进,交叉作业多,安全隐患大;工期紧张;施工周期长因为一般而言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为两年,为了要缩短施工周期,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比如 现浇混泥土技术,并且合理的选择模板体系也是降低成本和缩短施工周期的主要途径之一。

1.2 基础埋置深度深

为了使高层建筑的稳定性更强,施工中,相关的地基埋设深度应该大于其整体高度的1/12。当采用桩基的施工方法时,地基深度应该大于其整体高度的1/15,当然这其中不包括桩的自身长度。而且建筑的下层应该至少设计一层地下室,因此高层建筑的基础部分深度最小也在5m 以下。在进行基础部分的施工时,相关的处理技术较为复杂,特别是在软土上进行地基施工时,可以采用的施工方法有很多种,不同技术和方法的利用对于工程的质量和造价有着重要的影响。

1.3 高层建筑体量大,工程量大

当前,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其工程的工程量以及体量较大,而且涉及的建筑单位以及施工人员数量众多,尤其是在一些特大型的高层建筑工程中,往往是一边设计一边施工,而且不同部门需要经常进行相互协作,因此在施工时,应该尽量做到设计的精益求精,管理的科学合理,充分利用高层建筑中的空间和时间的优势,合理进行交叉施工作业。

2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2.1 高层建筑的泵送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时,其混凝土的使用量较大,而且由于高度原因,混凝土的运送常常使用泵送技术,所以说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时,为了保证浇筑施工的工期和质量,因此应该准备相应数量的土泵机和布料机,除此之外,混凝土在配比的比例上也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规定进行。当前,我国混凝土的泵送技术采用的是掺粉煤灰和化学外加剂的双渗技术,这一技术不仅满足了混凝土的配合比,而且满足相关设备的要求,混凝土的泵送高度不断增加,此外泵送到顶技术的应用,大大增加了混凝土施工中的效率。

2.2钢结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钢结构主要包括各种轻型、高层中型、大跨度、钢筋混凝土组合等钢结构。钢结构生产往往采用工业化批量生产,而且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具有简单快速的优势,其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钢结构也存在它的缺点,那就是其热传导性很容易导致火灾发生时对高层建筑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所以说在进行钢结构施工时,施工现场的防火设施必须完备,相关防火装备和避难场所的设计和施工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防火规定进行。另外,在进行钢结构的施工时,塔吊的起重能力对于钢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说在进行钢结构施工时,除了要严格控制钢结构的测控、吊装及焊接技术外,还应该对塔吊等辅助设备进行严格的安装控制。

2.3 逆向施工

所谓逆向施工主要是指在高层建筑物内部进行中间支撑桩柱的浇筑,同时,沿着地下室的轴线进行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的浇筑,以及向上逐层的进行地上结构的修筑。和传统的施工方式相比这种施工技术有着以下的优点:第一,这种施工方法内部支撑的刚度更大,能够有效的防止基坑的变形,此外对于附近地下管线、道路等的沉降影响也能有效的减弱。第二,这种施工方法在进行多层地下室的高层建筑施工时,地上和地下的施工能够同时进行,可以有效的缩短建筑工期。

2.4 滑升模板施工

滑升模板施工利用的是滑升模板系统进行施工,它主要包括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液压提升系统三部分,在进行这一施工时,首先需要在建筑物的底部,沿着结构的周围设置高1.2m 的滑升模板,不断在内部进行混凝土的分层浇筑,同时利用液压提升系统,沿着混凝土中事先埋置的支撑杆进行滑升,这样一步一步的进行施工,知道达到相应的高度为止。采用这种施工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施工中模板和支撑材料的使用数量,同时模板的拆装时人工费用也能够有效的减少,工程的整体施工速度和质量大大提升。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明显的缺陷,那就是其模板一次性投资多、耗钢量大,对立面造型和结构断面变化有一定的限制;施工时宜连续作业,施工组织要求较严。

2.5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抗压强度是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我们知道,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混凝土质量控制包含两个基本内容:首先,要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其次,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

3结束语

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很多城市中的一道风景,也为很多城市解决了人口的居住问题,高层建筑创造了鲜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减少了政府的投入。同时要将环保、效益、低耗、高效等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城市中高层建筑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高层建筑不仅不排斥城市空间,而是能够创造一个人性化的场所,又加入了文化的元素,实现了城市了完美和谐。高层建筑首先要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追求的目标是城市的公众利益。我们要在高层建筑和城市发展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去创造出漂亮的城市景观,更加适合人们生活的城市环境,让高层建筑沿着历史的脚步又好又快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朱学文.浅析影响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施工技术[J]. 价值工程,2010(33)

[2] 陈辉.浅析超高层建筑桩基的设计与施工要点.建筑施工,2010.

[3] 刘朝晖.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探析,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1.

[4] 陈建新.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J].中华建设,2011,(7).

上一篇:工会工作“有用”理论浅谈 下一篇:关于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中需注意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