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成功教学的因素

时间:2022-10-16 04:10:01

浅谈新课改下成功教学的因素

有效地落实课改,很好的实施课程,提高课堂效率,就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目标的准确设定是新课程成功教学的灵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是,“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它由以往比较强调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系统性,转而强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的“三维”目标,它真正突出了以学生为本,把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课程的根本目标。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是基础,是其他目标实现的载体,是基本目标,属达成性目标。过程与方法强调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参与和能力两个领域,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平台和手段,既是达成性目标,又是手段性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属方向性目标。教学目标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最终达到的结果。即要回答“学到了什么”和“会做什么”的问题。教学目标的设置要防止“大而空,多而全,人为拔高,美词堆砌”的弊端。

二.教学问题的精心设计是新课程成功教学的经络

“创新源于问题”。围绕问题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最主要的“新”之所在,新课标下的问题一方面构成了课堂教学的框架,形成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问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的情智。

问题设计的原则是:优选问点,问在知识关键处;选准时机,问在教学当问出;注意对象,问在学生需要处;掌握分寸,问在难易适中处。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精心设计,注意目的性;难易适度,注意科学性;新颖别致,注意趣味性;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因势利导,注意灵活性;正确评价,注意鼓励性;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因材施教,注意针对性。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问题的设计要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或“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教学效果。为此要克服问题简单化、复杂化、庸俗化的现象。

三.教学环节的科学合理设置是新课程成功教学的生命

新课标下课程成功教学除了要注意教学目的地准确设定和教学问题的精心设计外,还要突出教学环节的科学合理的设置,教学环节的一招一式都应有目的性,都必须严丝合缝,环环相扣,能紧紧的唤起学生的共鸣。

进行设计教学环节要遵循学生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即要有全体性,民主性,激励性,同时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环节的设计要体现计划性,目的性,科学性,逻辑性,趣味性和实效性。要避免一般意义上的肢解,曲解,分解课文的行为而破坏了文本的整体意义以及整过教学上的丝连环扣。

四.教学过程遵循规律是新课程成功教学的血脉

新课标下的课程成功教学应该体现的过程模式为:“问题——活动——问题解决(概念,原理,规律的形成,情感的体验)——新问题的生成——新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深入解决,建构)”之所以如此这样,是因为它体现在:

一是知识的掌握有一个生成的过程,课堂上老师不应直接教给学生结论,应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归纳,总结,发现知识的生成。

二是知识不可能经过一次就能存入大脑,教师要不断的设计新情景,使知识不断有序再现。

三是要更正的知识错误不可能一次就完成,允许学生有反复。

四是传授的知识要留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空间,对教材中的问题,由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去得出结果。

五是每节课结束前要有一个小结,注意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

六是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总有一个原因,要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掌握规律。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创新教育与职校计算机专业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