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别样的周记

时间:2022-10-16 04:04:43

一次别样的周记

摘 要:通过要求学生完成一次特别的周记―学做一道菜,让学生在学习做菜的过程中,感悟生活。让学生学习懂得感恩父母,珍惜他人劳动;学习做菜,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让家长意识到除了关注孩子学习成绩外,还应该更多关注和培养孩子的各项综合能力。

关键词:别样周记;学做菜;学习感恩;学习生存;关注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8-0-01

我一如既往地改周记,是因为改周记可以让我对学生的状况及时了解,周记是学生无声的语言,是我们师生之间心灵的对话,是一种畅通淋漓的沟通方式。学生的周记通常写什么?学生大多写的是思想状况、学习状态、同学交往等。“可不可以写点别的,新颖的,而且不仅是要写,关键是要能参与、体验、感悟、分享?”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子里。

这次,我也不知道是怎么灵感闪现,想到这样的题目的。或许是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一道面试题给了我启发,“蛋炒饭怎么做?”;也或许是新课改给了我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也或许是为人母的我希望孩子能那样做;也或许是我更希望中国新一代的独生子女能除了会学习,还会关注和学习感恩,学习生存之道!

周记题目:学做一道菜,要求:写下制作过程和感受并和家长分享。

这样的要求看似简单,但学生们在周记里所写下的感言却远远超出我的预期,且让我深深感动和欣慰。

一、学生们的真切感受

第一种:体谅与感激父母。

“也许每做一道菜,心智就会成熟一些,仅此献给父母和年少的自己。”(刘辰)“看上去简单的几步,操作起来一样也很复杂,我们平时应该多体谅父母。”(张妮)“炒菜的过程很快乐,吃到自己的劳动果实更快乐!深感父母天天做菜的辛苦,以后多下厨,感受生活,体验生活,通过做菜来传达家人之间的感情。刀工有待提高呀!”(古刚)“和妈妈一起炸酥肉,真的很开心,味道更香。我爱妈妈!”(莫艺琳)

第二种:做任何事要认真而且要讲究方法与技巧。“可乐鸡翅。你可要提醒时刻提醒自己还有多少时间,不然味道就太咸,太重了。的确,做什么就得专心啊,不然就要出事故!”(王林云)“哈哈,我不仅自学成才,还很有创意!天哪,好咸呀!回忆起第一次做菜的经历,其实也不算失败吧。细想,是啊,看别人做什么好像都很容易,其实自己经历了才知道,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很不容易的!”(裴巧)“番茄炒蛋。看似家常的一道菜,但做起来也是要讲究火候等艺术的。看来做菜也跟学习一样,不仅要有兴趣,而且一样要经过反复的实践,才能积累经验,才能成功!”(熊琪)“用心做,其实也不一定会好吃,还需要技巧!但看着会很开心,就像艺术家创作出艺术品一样。”(邹悦)

第三种:体会做事辛苦,要珍惜劳动果实。“炒青椒肉丝。炒完菜,坐下来已是满头大汗。做菜真是个辛苦的过程!我吃自己做的饭格外认真,这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惜。其实对别人的劳动成果也应该一样珍惜!这种体验弥足珍贵。”(吕靖婷)“但无论怎么说,这都是我劳动的成果呀!虽然菜相不好看,但我为此还是感到小小的自豪。”(胡晨希)“这一道菜下来,我已经是手忙脚乱了,手背还被溅起的油烫了几下,不过看着自己做得菜,还是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和自豪感。虽不太好吃,但我还是把它吃得干干净净的。”(陈建)“炒土豆丝。过程不多,终于完成了。但做得不太好吃。看来,我平时还老挑嘴,是很sorry啊!”(邓力)

看到每一位同学的做菜经历与体会,我发自内心的感动与欣慰。我感动于孩子们做事的认真,也欣慰于孩子们悟到了此次周记的意义。我给学生批复得最多的就是:“学生除了学习,我们还要学习感恩和生存!”“同学习一样,做好任何事都需要用心和技巧。”我仔细地品味着孩子们周记里的字里行间,就好像一份份香喷喷的佳肴就摆在我的面前,我尽情地品尝着。

二、家长真情感言

莫艺琳妈妈:黄老师,您好!谢谢您,让我重拾了久违的天伦之乐。您有所不知,莫艺琳已经有好些天没和我们说话了。原因就是两周前的半期考试,她考差了,我狠狠地吵了她。从那天起,她就有意无意的躲着我,不和我说话。我为此很伤脑筋。这周末,从家校通的短信里得知琳琳要完成这周的特殊周记,我就主动去帮她的忙。于是,我就借此机会和孩子在厨房好好地“玩”了一回,并趁机和她好好地聊了聊天。我们“玩”得很快活,聊得也很开心,我们之间的隔阂仿佛一下子就不见了。我们在家里又听到了孩子开心的笑声。。。。。。晚上,孩子还在餐桌上给我留了张字条:妈妈,辛苦了!我爱你!看到孩子的字条,我不禁泪如雨下。黄老师,谢谢你给我们创造了这样的交流机会!这种周记很特别,很有意义。我们都很喜欢这样的活动!

邓力爸爸:黄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有您这样用心带孩子的班主任!这周周记的内容对邓力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说实话,孩子从小到大,都活得不轻松。从幼儿园起,孩子就开始学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从上小学起,就有了学科压力,还有同学们的排名压力,我们做家长的也陪着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优班,还真的是无形间忽略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昨天,看到孩子就炒了个土豆丝,都还手忙脚乱,半生不熟,这心里头还真有种说不出来的挫败感!想想孩子再有一两年就要上大学了,都快成大人了,连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没有,看来我们的确急需给孩子恶补生活自理能力这一课啊!

看到家长们的回执,我不禁又一次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正如邓力爸爸所说,现在中国的孩子们的确活得很不轻松。因为中国人口众多这个铁打的事实,孩子们从小就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竞争压力,当然,最终最大的还是就业压力。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压力下,家长们也被迫两眼只盯着成绩,逼着孩子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但大家可以想想,这样无奈的教育会培养出什么样的社会接班人,结果是不堪想象的。所以,作为站在教育第一战线的工作者们,我们一定要引导家长和学生们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并绝对地重视孩子各种素养的培养,而不能让孩子们成为只会读书的“无用人”!

上一篇:孩子们的创意园 下一篇:情境创设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