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录像教材 增强电视教学效果

时间:2022-10-16 03:41:39

改进录像教材 增强电视教学效果

摘 要:电大某些录像教材存在弊端,有待改进;只有压缩、精减录像教材的现有为时课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其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并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录像教材;课时;多样化

电视录像教学这种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教学模式,似乎不再为人们所注意,对其研究探讨也很少提及。但是,对于以技能型教学培训为重要内容的教学来说,电视录像教学仍是重要的电化教学形式。它的地位暂时还不能被取代。因此,如何改进传统的电视录像教学模式,合理的利用电视录像教材,使其与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视录像课是电大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上,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不可缺少的媒介。但由于电大大部分录像教材实用性不强、缺乏吸引力,致使许多基层电大很少使用录像教材,大量面授,削弱了电大系统办学煌整体效益,影响了教学质量。本文试就录像教材中出现的某些弊端以及改进的措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避免重复,减少课时

电大的绝大部分学生是成人,主要以自学为主。所以,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不,使录像教材发挥很好的助学作用,有必要精减录像教材内容,减少与文字教材的大量重复。录像教材要讲重点、难点、思路和方法,作到少而精,构成辅导课型,充分发挥电视教学优势。事实证明,在时间不很充裕的情况下,这种讲法是有益的,也是可以被大多数学生接受的。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形式,它在学生完成自学任务的前提下,伴随面授教师的辅导进行,阅读教材、听录像课与辅导课同步,自学、录像课与辅导三者统一。录像课在自学、辅导中应起导向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少而精”的教学并不意味着少讲就够了,百应该是以较少的课时去讲授课程的精华,即重点和难点。

实际在引问题上,已有先例,如: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中国革命史》,规定课时为54课时,电视授课仅有18学时,缩减电视课学时并未影响教学效果。

那么,缩减课时该如何把握呢?相对而言,文科较容易自学,通过阅读文字教材可以掌握大部分内容,故而可以将录像教材多减去一些。而鉴于理工科不易自学,需要多一些具体的形象化的演示,因而在录像教材的数量上应比文科略多一些,但也应适当。

如果我们能使录像教材做到“少而精”,那么就可是能多安排电视课的重播。有的学生误收看第一次或当时未弄明白,还有机会再次收看,一至于因误看一次就“断路”而影响后面的学习。

二、避免形式单一,力求手法多样

为了取得好的电视教学效果,就要改变多年来的教学方法,即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也就是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视、听、说、做、思考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为此可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1.“小课堂”式教学。从文法类课程制作的录像片来看,“人头像”的摄制形式的确不受学生欢迎。呆板、缺乏吸引力,容易引起疲劳。中央电大曾邀请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教授以“小课堂”的形式讲课,这种方式值得借鉴。这样便可以活跃气氛。无形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传统教学中,师生同处一间教室,表面上看来是教师教学生学生直接从教师那里学到知识,而实际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因素对学习活动有极重要的影响、对改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起着重要的作用。情感因素若建立在良好的情感交流基础上则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录像教材较传统教学虽然先天不足,不能进行师生间的双向交流,但它仍具有“单向传输”的功能。

录像教材是直接参与师生之间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产品”。在远距离教育中,录像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成教师的“代言人”,所以,重视对录像教材中情感因素的挖掘和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假若教材的表现风格上缺乏情感因素,平平淡淡甚至面孔木然,则不能吸引学生,不能给学生以亲切感,使他们感到烦躁或厌烦,其教学效果如何,可想而知了。笔者认为可尝试以教师面对学生的现场录课,经剪辑加工连缀成为形象化录像教材。

2.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独立学习的能力。启发式不仅是一种具体方法,也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启发式教学中教师的“讲”为的是引导学生的“想”,但在电视教学中,因受屏幕面积的限制,画面信息量小、节奏快,往往因为某些知识没听明白而使学生思维跟不上,影响学习的主动性。

“大学物理”电视课的制作就是运用启发式教学,结合课程特点,利用和发挥电视技术设计、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去接受新知识,使电视教材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范例教学。电大主要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许多专业课的教学要求十分强调突出它的实践性,除文字教材中附有大量范例资料外,录像教材中也应增加范例分析的内容人,以适应教学需求。范例教学活动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对范例的思考、分析、研究和辩论,就问题作判断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范例教学与前面提及的启发式教学是一脉相承的,通过范例说明或范例讨论,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前的录像教材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学生处于消极被动地位,教学效果很差。如果采用范例教学则能开发学生的智力,一份好的范例能够把学生带入“现场”,进入“角色”,在情景教学中,使贯穿在范例中的知识尖学生头脑中扎下根。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多数教材质量确实有很大提高,涌现出了如公共英语、大学物理、中国文学、艺术欣赏等一批好的教材,受到电大师生的普遍欢迎。但学有不教材仍然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尤其是录像教材的质量和水平,也成为电大教学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集中一批人才,针对多媒体教学特点,制作出全新的录像教材,为实现电大建成现代化开放大学产总目标,录像教材建设先行一步。

参考文献:

[1] 刘岳东《继续发挥录像在电大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

[2] 苗逢春《媒体信息表征与网络学习》《中国电大教育》2011年。

[3] 肖巧云《远程教育资源库中视频教材的开发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

上一篇:浅析青年志愿者心理困境及心理准备 下一篇:教育人种志在课堂观察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