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模式

时间:2022-10-16 03:06:43

浅谈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模式

[摘要] 以学生为主体是说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自我锻炼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体育观念发生了一些根本性变化。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人们渐渐发现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往往只强调教学者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个问题严重阻碍了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一、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面对学生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基本上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简单知识传递,这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体育教学的需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禁锢下,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许多课外活泼好动的学生课内却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智力不仅得不到发展,就以表现自己的机会也争取不到,使一些学生(特别是女生)产生了厌学思想。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出适应时展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与启迪下,学生由被动地受教育到能动地思考,进而积极参与整个过程。课堂上,教师讲解、示范清楚了,要求练习的目标明确了就要给学生自主练习的权力。让学生想了练,练了想;练中想,想中练;边想边练逐渐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在练习过程中怎样完成任务,除了教师的指导外,也允许学生自己想办法。

教师要对学生放手、“放权”。特别要注意的是投掷类项目更要十分注意练习者的间隔和距离。放手练与不负责的“放羊式”是两回事。当然不是毫无约束让学生想怎么就怎么做。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练习要遵守纪律,动作要符合技术要求,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有序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就不算乱。只有形式活了,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教师要把握好“自由程度”,这个“程度”怎样把握就靠教师自己去体会和组织了。

二、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方法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依赖课本,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要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学会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已成为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才自始至终是自觉主动的实践者,而不是教师的追随者。“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发现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与热爱,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看作内在的需要,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从而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境界,从而事半功倍。以学生为主体,以交际为目的,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必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

教师的主导,就是要把课堂的主宰地位变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任何的教学过程,即便是未来的教学过程、远程互动的教学过程甚或博士、博士后的教学过程,都是教师有目的、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学过程能否顺利完成,效果好与坏,学生知识学得多与少,能力提高的快与慢,成长发展的健康与否,都与教师息息相关,教师的目的,教师的态度,教师的方法,教师的艺术,所有教师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直接决定和影响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应该可以肯定地说教师的主导作用存在于教学过程的一切环节之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教师的言行、工作态度、意志品质,对学生都有深刻的影响。教师要求学生做的,首先自己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给学生起模范表率的作用。在体育课中应以正面教育、表扬为主。要善于发现先进,及时表扬鼓励,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榜样,对不良现象要批评教育。对表扬和批评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表扬要防止偏爱,批评应尊重学生人格,要以帮助、爱护出发,根据不同对象及不同性质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帮助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的办法,使学生心服口服。

三、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学生对练习感兴趣时,会表现出全神贯注地听教师的讲解,认真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当教师布置练习时,他们会认真刻苦、勇敢顽强地完成。当学习对此练习无兴趣时,上课时会心不在焉,做练习时会出现随随便便、马虎应付了事。这样延误了练习的时间,而且影响完成动作质量,还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发展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调动自觉性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应使教学内容组织教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运用本身的魅力去诱导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应进行系统的评价和鼓励,使学生看到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激起向更高水平努力学习动机和兴趣。

四、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向学生灌输体育课对学生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的思想,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从而把单调枯燥的练习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通过上体育课,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勇敢顽强的精神,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与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春江,张福旺.采取多种途径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北京教育,2000(8) 

[2]杨汉凤.素质教育要突出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江西教育科研,2000(6) 

上一篇:自编形象化的动作口诀引领学生速成广播操 下一篇:“自助餐”式的教学方法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