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麻疹患者的临床护理

时间:2022-10-16 03:01:28

50例麻疹患者的临床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麻疹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吸氧、监护、抗病毒、抗感染、支持及综合治疗,并给予心理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总结50例麻疹的护理经验。结果:50例麻疹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麻疹患者的心理护理、消毒隔离、皮肤护理、对症治疗及高质量的护理是关键。

【关键词】 麻疹;护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好发于冬春两季,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成人较小儿麻疹症状重,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1]。麻疹发病急,以高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科普利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为其特征。周身皮疹密集,丘疹面较大并可相连。麻疹若不及时治疗可出现继发感染、并发支气管肺炎、心肌炎合并心衰、喉炎、急性硬化性脑炎等并发症,若护理不当加重病情,但经过适当治疗和护理能取得较好的效果[2]。2008年4月以来,我院收治50例麻疹患者,经精心护理,患者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均符合麻疹诊断标准,男30例,女20例,年龄1~29岁,平均年龄12.5岁,入院时均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科普利斑。

2、结果

50例患者经抗病毒、抗感染、增强机体免疫力,精心做好皮肤护理,严格消毒隔离,预防感染及交叉感染,无1例发生并发症及感染。平均住院天数8d,均治愈出院。

3、护理

3.1 隔离处理 因麻疹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生应立即隔离患者,置于安静、舒适的单人病室。对被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或皮疹内容物污染的空气、被服及其用具应采取通风、紫外线消毒、暴晒、煮沸等方法进行消毒处理。医务人员注意洗手,避免过多的探视,上呼吸道感染者避免接触患者,以防交叉感染。

3.2 心理护理 因丘疹引起全身瘙痒,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的情绪。此时应安慰鼓励患者,介绍病情及相关知识,告诉患者丘疹不会留下瘢痕影响容貌,加强病人的健康指导,使患者心情平稳,使患者及家属能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3 皮肤护理 皮疹为麻疹的典型症状,首发于躯干,其次是头部及四肢的近端皮肤,呈向心性分布。表现为针帽大小的红色斑疹,接着发展为丘疹、皮疹,可成批出现,也可阶段出现,皮疹处常伴有瘙痒,当出现瘙痒不安时,可遵医嘱服用抗组胺药物和镇静剂,避免抓破后继发感染,严重者出现并发症,因此,对于患者的皮肤护理应尤为重视。

注意口腔、皮肤及手的清洁,勤换衣被,内衣要柔软;皮疹严重时不能洗澡及擦浴;剪短指甲,叮嘱不可抓破皮肤,1~2d即退。

麻疹出疹时用5%硫磺炉甘石洗剂局部涂擦,每天3~4次。可减轻其瘙痒,防止皮肤感染。

护理人员操作时避免接触破溃处,要严格消毒避免反复穿刺带来痛苦,引起感染,必要时可予留置针。

3.4 高热护理 患者有畏寒、发热等症状,高热时不可用酒精降温,可用柴胡、美林、百服宁降温。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及降温后有无水分丢失。防止电解质紊乱及脱水,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退热及皮疹消退时间延长。

3.5 休息及饮食 高热期应卧床休息,应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可食用蔬菜水果,多喝水,忌摄入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热退后,可进食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3.6 病情观察 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精神、面色及伴随症状。有无呼吸困难、胸闷、头痛、呕吐,观察皮疹发展情况,如有继发感染要及时通知医生。

3.7 卫生防疫及健康教育 加大麻疹传染病知识的普及及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麻疹防治知识。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接触者可以尽早注射丙种球蛋白,可起到降低发生率、减轻病情的作用[3]。

4 小结

近年来,临床上成人麻疹较多见,症状明显,易致并发症。治疗护理上与儿童麻疹相比较复杂,引起大家重视。本文所述病例,儿童期均接种过疫苗,发病年龄在12岁左右,可能为儿童时接种疫苗时间长,体内抗体滴度下降有关。需在该年龄段加强麻疹疫苗接种。该病好发于春夏季初,可能与本地区春夏季气候温暖潮湿,麻疹病毒易复制传播有关。需加强卫生宣教,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减少麻疹病传播。发病后,尽早住院、隔离,接受正规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1] 崔焱主.儿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4.

[2] 杨锡强,易著文,等.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02.

[3] 彭文传.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5-88.

上一篇:河南出土玉器大观 下一篇:高中计算机教学要精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