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50例

时间:2022-08-27 10:03:37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5~60岁,平均48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3.2年。其中单膝46例,双膝4例,共54个膝关节。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①有膝部外伤、劳损或受寒凉病史;②膝关节髌骨下、胫骨粗隆上疼痛,膝关节屈伸不利,不能伸直,伸直则痛甚,下楼梯时疼痛更加明显;③髌下脂肪垫压痛明显;④膝关节过伸试验阳性、髌腱松弛压痛试验阳性;⑤影像学检查X线拍片示膝关节正侧位片可无明显异常或侧位片可见脂肪垫支架纹理增粗或少数可见脂肪垫钙化影。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凡符合脂肪垫损伤诊断标准的病例为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为髌骨软化症、膝部滑膜炎、髌韧带损伤等其他膝关节病变及瘢痕体质,高度精神紧张的严重的高血压病、心脏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者,膝关节局部红肿、灼热、皮肤感染或深部脓肿者,全身发热者等。

2 治疗方法

患者仰卧膝关节屈曲,足掌平放在治疗床上。定点,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戴无菌手套,用汉章牌1~4型号小针刀在髌骨下缘和胫骨粗隆之间的压痛点上进针刀,刀口线和髌韧带的纵轴平行刺入,针体和髌韧带平面垂直,深度达髌韧带下方(约0.5cm,医者手下可稍有落空感),先作纵行切开剥离,然后将刀锋提至髌韧带内面脂肪垫的上面,刀口线方向不变,将针体沿刀口线方向倾斜和髌韧带平面成15°角,在髌韧带和脂肪垫之间沿刀口线方向摆动针体,进行通透剥离,将髌韧带和脂肪垫的粘连剥离。然后将针体向相反方向倾斜和髌韧带平面成15°角,重复上述通透剥离方法,将髌韧带和脂肪垫的另一侧通透剥离,出针。用无菌敷料压迫针眼片刻,贴创可贴保护针眼,术毕。然后过度屈伸膝关节,用双手拇指上下左右推髌韧带,并嘱患者做挺膝锻炼。每周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

3 治疗结果

治疗50例患者,共54个膝关节全部有效。其中临床治愈:膝关节肿胀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膝关节过伸试验阴性,髌腱松弛压痛试验阴性52个膝关节,占96,2%;好转:膝关节肿胀疼痛减轻,下楼时仍有轻微疼痛,膝关节过伸试验阴性或弱阳性,髌腱松弛压痛试验明显减轻2个膝关节,占3.8%。

4 体会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由于膝关节的直接损伤,或膝关节的长期过度屈伸等活动的慢性损伤,或感受寒凉等引起髌下脂肪垫充血、水肿、肥厚、无菌性炎症反应,或在膝关节活动时,脂肪垫在关节间隙内嵌顿,或急性损伤后失治、误治迁延日久而造成脂肪垫与髌韧带发生粘连,故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小针刀疗法乃中西医结合新疗法,既具有针的作用又具有刀的作用,能够充分有效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滑利关节,解除组织粘连,恢复膝关节的动态平衡。现代生物物理学研究表明,小针刀治疗首先是一种机械刺激,在病灶区,机械能将转变为热能,能使小血管扩张,加强局部病变组织的营养供应,增强局部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加快淋巴循环,提高局部新陈代谢能力。故对髌下脂肪垫损伤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收稿日期:2005-11-04,成平发稿)

上一篇:针灸歌赋腧穴主治研究 下一篇:温针灸配合药物治疗重症肌无力12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