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嬗变

时间:2022-10-16 02:23:16

论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嬗变

【摘要】孔子之前的仁学思想比较零散,尚未构成系统的仁学思想体系。孔子在此基础上对“仁”的思想加以省察与反思,把“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系统论证与阐述,才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在中国的文化思想史上实现了由殷周宗教神学向儒家伦理哲学的嬗变。

【关键词】孔子 仁 儒家 伦理哲学

“仁”这一范畴的提出最早见于今文《尚书》,当时是指一种气质而言。而从“仁”字后来的用法看,主要是指一种道德含义。到了春秋时期,重视人之为人的思考,以道德本位立论,“仁”已完全是一个道德的概念,被赋予了多重含义,具有了更多的人文性,并被更多的人认同。但是,孔子之前的仁学思想还比较零散,尚未构成系统的仁学思想体系。孔子在此基础上对“仁”的思想加以省察与反思,把“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系统论证与阐述,才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在中国的文化思想史上实现了由殷周宗教神学向儒家伦理哲学的嬗变。

孔子仁的内涵

关于仁的解释,众说纷纭。《论语》中有100多处论“仁”,孔子并没有给“仁”下一个定义,他总是随事指点,随处发挥。所以我们要把握孔子仁的确切内涵,必须统观全书,并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考察。《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命题,源自“仁”的本义。《中庸》引孔子曰:“仁者,人也。”这是孔子仁学观的又一个命题。以上两个命题指出爱心和用爱心爱人,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明确把道德主体和主体追求的价值目标统一起来,这是孔子对当时社会历史现状反思的结果。春秋时期“礼乐崩坏”的现实,导致了当时人性的恶化和人们道德的下滑。但是,孔子继承了上古和西周时期理性的人文精神传统,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准,就是人要有爱心,要爱人,要关心人、尊重人,将对人的关爱和尊重提高到道德本体论的高度予以关注,这为以后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所以,仁,其根本意义是爱,是爱心。以此界说,考察《论语》言仁各条,孔子之仁爱具有以下内涵:

仁是广泛而有差异的爱。仁爱之情作为人类的一种自然情感的生发,必然首先表现在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亲人身上。故孝悌被孔子认为是仁的起点。但是孔子之仁并不局限于亲人之爱,孔子所言“仁者爱人”应该指爱所有的人,即所谓“泛爱众”。爱亲人、众人,这是孔子仁之主旨,但还不是全部,这种仁爱之情还要施之于万物,即“爱物”。这是孔子仁的广泛性。“仁”的广泛性是以“由此及彼”的方式实现的,即“仁”由孝悌开始,推及众人和万物,并造成了孔子仁爱的层次性。这一层次性一方面表现在由人到物、由亲及民的逻辑先后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对人与对物、对亲与对民爱的差异上。人只有先爱亲人才能爱大众,也只有先爱人类才能爱万物。反之,不能爱亲人就不可能爱大众,不能爱人类就不可能爱万物。而且,爱亲人、爱人类、爱万物的方式和程度是不一样的。后世的孟子对此问题解释得十分清楚:“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仁是理性的爱。“仁”之本义是“爱”,是一种情感、一种心境,是感性的。但孔子的“仁”并不限于感性层面,而是上升为一种理性的价值追求。孔子“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就是其“仁”的理性内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要求人把别人看成是同自己一样的平等的人,将心比心,把人最天然本质的血缘亲情之爱由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最终及于全社会。这是仁爱精神的理性推演。孔子认为,仁的最高境界是济世利民、贡献社会,要求人在自我完善的同时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而这种社会责任的提出反过来也要求充分发展和不断完善个体的道德修养,从而使爱由自发的情感上升为道德的自觉,由“仁”及“义”。孔子的“义”在本质上仍旧是一种“爱”,不过是一种更为高尚、更理性的爱。这是仁爱精神的理性升华。

仁是勇敢者的爱。孔子的“仁”提倡“爱人”,提倡“温良恭俭让”,但孔子并不是提倡做一个老好人,他认为“乡愿”是“德之贼”。孔子的仁学是有刚有勇的。仁是勇敢者的爱。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这句话表达了“仁”与“勇”的关系。真正的勇敢是从仁义产生出来的,“杀身以成仁”,是对仁的最高要求。勇也离不开仁,真正的勇是仁者之勇,是智者之勇,而绝非匹夫之勇。

孔子仁的外延

孔子仁的本质是爱,其外延则极其广大。仁作为人的最高德性,是在人与人、人与万物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事实是,仁从“亲亲”开始,推广到“爱人”,最终推到“爱物”,这才是仁的全部,也即是仁的外延所在,是一个由近及远、由个体到全体的逐渐展开的过程。

亲亲。《中庸》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亲亲”是仁的一个最基本规定。所谓“亲亲”,是指在一定血缘关系范围内人们之间的相亲相爱。孔子弟子有若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孝悌被认为是仁的真正起点,这是孔子仁学的一个基本命题。

爱人。“爱人”的对象是家庭之外的社会成员,“爱人”是社会行为,是道德人格的升华与超越。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五者”指恭、宽、信、敏、惠。他解释说:“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他指出,那岂止是仁!一定是连尧舜都颇难做到的圣!此外,他还大力提倡和宣传“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爱万物。孔子的仁学,不仅要“爱人”,而且要“爱物”,不仅要将爱施之于人类,而且要施之于万物,只有这样,人的仁德才是圆满的。“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孔子不仅承认人是有内在价值的,而且承认自然界的生命之物也是有内在价值的,人的情感不仅与“同类”之人是相通的,而且与“异类”之物也是相通的。它们是值得关注的,值得爱护的,这本身就是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态度。人的仁性的实现,就是爱心的充分显发。人与“他人”和“他物”和谐相处,才能享受到生命的本真快乐。这既是人的生命需要,也是人的神圣天职。

孔子仁的实现

孔子的仁,不是一种空虚的理论,而是人人都可以实践的德行。所以在行仁的道路上,谁都可以实现,谁都可以完成。根据孔子的思想,仁的实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为己之学、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为己之学:行仁的基础。仁的实现,首在培养道德人格。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为己”就是“入乎耳,著乎心”,就是“得之于己”,通过“学”使自己有所得,即完成自己的德性人格,见之于实际行动,得到人生的乐趣。孔子的“志于学”,就是有志于学道,以提高人的境界。道是至真、至善、至美的,是“成人”之路。但道又是抽象的,难以把握,所以,如要在生活中加以落实,那就要谈“德”。不过,德毕竟也只是我们应该把握的做人做事的原则,一个人如果没有功夫深厚的修养,就不会有清纯净化的生命,也就不容易有真诚的仁心,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有德可据,还是可能有过与不及的毛病,所以还要依于仁,以活泼泼的仁心随时作适当的权衡与判断。能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在为人处事上,大端已备、大体已具,则种种学术、技艺,都可以优游涵泳,使生命得到安定与寄托。这便是“游于艺”了。孔子的为己之学,是要培养具有高尚道德的君子,以至于贤人、圣人,这只是孔子实现“仁”的一个层面。更重要的是将个体正己修身所获得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成果,用以指导其经世致用、匡世济民。

克己复礼:行仁的形式。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时曾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也就是说要克制一己的欲望,主动用礼来规范自身行为,就可以实现仁了。从词源上讲,礼本是祭祀仪式,其本身即是一种“践行”。随着宗教文化向世俗文化的转化,礼由原来单纯的祭祀仪式扩展为所有社会性仪式以至社会方方面面的行为规范,发展为实现道德价值、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孔子认为,礼乐不在形式,不在器物,而在于礼背后真挚的道德情感――仁。仁是礼的精神基础,没有仁的精神基础,礼就变成了毫无意义的虚假形式。另一方面,孔子又认为,“礼”是实现“仁”的重要形式。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论语・泰伯》)可见,人的各种德性只有通过“礼”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也只有通过“礼”才能引导老百姓归于仁德。

天下归仁:行仁的效用。孔子仁学的出发点是修身,但最终是要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使仁德布于四海,使天下人都受仁德之感召,向往仁德、归于仁德。“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安天下百姓,孔子认为是“仁”之实现的高级境界,就连尧舜那样的人也未能完全做到,但也并非不能做到。首先,老百姓对“仁”有强烈的需要和期盼。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卫灵公》)老百姓对“仁”的依赖甚于对水火的依赖。行“仁”于天下是符合百姓需要的。只要有合适的人,采用合适的方法,就能达到“安百姓”的境界。什么样的人才能以“仁德”“安百姓”呢?当然是具有仁德的王者。王者行仁于天下主要是指“仁政”。就像孔子所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论语・子路》)如有圣王出世以“仁”治理国家,经过一“世”(三十年)就能实现“仁政”。行仁于天下会达到什么效果?《论语・子张》中所说,“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这不正是天下归仁的景象吗?(作者为西昌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对文明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下一篇:论中国语言学三十年发展之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