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语言学三十年发展之概况

时间:2022-05-04 06:43:47

论中国语言学三十年发展之概况

【摘要】过去三十年中,我国语言学快速发展阿,研究成果、研究主题和研究人员都明显增多。中国的语言学研究已成为国际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研究多侧重于国际语言学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缺乏理论创新,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学批评,有待改进。

【关键词】语言学 发展 研究

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的语言学研究由最初的介绍国外语言学理论、大批引进国外语言学研究著作到独具特色的现代语言学研究、多方位应用以及语言学理论反思,经历了几个独具特色的发展阶段。目前,中国的语言学研究在世界语言学界已有自己的位置,成为了国际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外语言学研究引介

从对“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语言观的引介,到评介现代语言学流派,我国语言学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陆续开始对外国语言学研究进行引进和介绍。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语言类刊物上发表的语言学方向的引介论文和书评能充分体现这一点,尤其在我国汉语和外语界引用、转载率较高的刊物,如《中国语文》、《语言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和《当代语言学》中最能体现。

语言学著作引进呈现出与期刊引介、书评论文类似的发展趋势。在最初约十年时间里,国内的大型外语出版社,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开始引进外国语言学著作,但规模不大。可是,进入本世纪后,专著和引进著作的数量和种类都稳步增长。例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分别在2000年、2001年成功推出《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首批54种语言学著作自2000年9月问世,首印5000套供不应求,10月份又重印6000套。能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出版如此宏大规模的语言学著作,正如出版社所言,“在我国学术出版发行史上是不多见的”。这些引进的语言学著作皆为英文原著,覆盖的学科达33种,包括语言哲学、认知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等;收入了当代语言大师索绪尔、萨丕尔、布龙菲尔德、乔姆斯基等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经典著作。

国内语言学的研究与快速发展

在对国外语言学经典之作进行评介和相关理论综述的同时,国内语言学界也开始对相应的语言学研究成果和理论进行验证和推广。早期的期刊论文中,这类文章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对我国语言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语言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直接应用外国语言学理论。我国语言学界学者尝试应用外国语言学理论对汉语语言现象进行研究,验证一些语言学理论,解释一些结构主义、形式主义不好解释或不能解释的问题。这期间就此类研究、写专著的除了国内一些知名的语言学家,如胡壮麟、刘润清、沈家煊等,也涌现了大批的语言学研究的后起之秀。他们主要是引介外国语言学的理论和基本概念,并用以解释一些具体的汉语语法现象。尤其是在近十年,我国语言学者的研究范围也不断扩大,从普遍语法、语言认知、语言功能、语言类型学等多个角度,结合我国语言、文化的特点,对语言学各分支、流派进行概述、应用和反思,并逐步参与到国际学术交流之中。

我国语言学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语言学论文专著数量增幅较大;语言学研究范围扩大;从事语言学研究的人数增加;各类语言学学术会议与学术讲座增多。我国语言学研究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与我国的教育政策有一定关系。近年来,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都有所增加,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还设立了语言学系,招收本科生从事系统的语言学学习,这无疑为我国语言学研究培养了后备人才。另外,有很大一批语言学学者出国深造、学习交流,学成归来将西方语言学理论带进国内学术界,推动了我国语言学自身的发展。同时,随着学术交流的增多和我国学术自身的发展,我们有机会邀请一些国外语言学知名学者来国内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随着语言学研究成果数量的增加、研究主题范围的扩大和研究人员的增多,中国语言学研究在新世纪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论文、专著不断涌现,主题研究范围迅速扩大,各类学术会议相继召开。中国语言学研究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语言学研究的反思和推进

近年来,一方面,中国语言学研究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另一方面,国内一部分学者也对相关语言学理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了理性反思和探讨。国内语言学界理性思考一些语言学的基本假设,考查语言学理论对汉语研究的适用性,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反思,这些都有助于中国语言学研究的推进。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因为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单就其学科归属问题,语言学界一直存在争议。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学是经验科学,而生成语言学认为语言学应是数学的分支。同样认为语言学是经验科学的人,有的认为语言学是社会科学或人文学科,有的则主张语言学是自然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一门学科的归属尚存在诸多争议,不同语言学派之间的纷争和批评也就在所难免。“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背叛传统语文学而开启了现代语言学研究的先河,乔姆斯基和部分认知语言学家对索绪尔和布龙菲尔德又进行了批评,各个语言学流派内部的争辩也都体现出理论“破”与“立”上趋向于前者的取向。在这样的世界语言学研究大背景下,中国的语言学研究也呈现出多元性,不同的语言学流派因对语言本体的认识论、方法论、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和具体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各个语言学流派的价值取向也自然不同,为此中国语言学界出现不同语言学流派之间的争鸣就成为了中国语言学研究发展的自然现象。国内语言学界研究上的学术争鸣有利于中国语言学更为科学、健康的发展。

随着中国语言学研究的迅猛发展,语言学的学科地位也引发了学者们的反思和探讨。游汝杰认为,在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1997年版的学科目录中,“语言学”不是一级学科而只是“中国语言文学”这个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这种情况既不合学科分类的学理和逻辑,也不能适应近年来语言学(包括对外汉语教学)蓬勃发展的现状,而且使语言学今后的发展受到种种限制。游汝杰认为语言学应该成为一级学科。①毫无疑问,中国语言学学科地位的提升必将极大推进中国语言学研究。

中国语言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

中国语言学在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翻开各类语言学类期刊,我们会发现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中,书评与概述占了很大的比重,一些期刊几乎期期都有书评,而其中有的甚至一期就不止刊登一篇。另一方面,有不少发表的学术论文局限于对基本概念的阐述,缺乏结合实际的语言现象进行创新研究。如果说在中国现代语言学研究的起步阶段,对国外语言学理论的引介是必要的话,那么,在中国语言学急速发展的今天,一些研究仍停留于对语言学理论、基本概念低层次的重复介绍上,不结合我国语言实际和具体语料进行系统、创新的研究,那就明显落伍了,无助于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中国语言学发展中存在的另一现象是,有相当一部分研究侧重于将国外语言学的最新成果应用于汉语研究、外语教学和翻译理论研究,而从我国语言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创新的研究却不多。也就是说,中国的语言学研究多侧重于国际语言学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缺乏理论创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外语界的语言学研究者首先有机会较快地接受和理解国外语言学最新成果和理论,掌握国外语言学发展的最新动态,致力于寻找人类语言的共性与特性,并将之应用于外语教学与研究。而他们的汉语语言知识相比却显匮乏,阻碍了他们结合我国语言实际和具体语料进行系统、创新的研究。对此,沈家煊建议外语界的人多做汉语和外语的比较研究,一方面为语言教学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比较探求语言的普遍规律,透过语言之间表面上的差异找出人类语言的共性。②

另外,中国语言学研究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学批评。不同语言学流派之间的争鸣是学术发展的自然现象,但中国语言学界多是对别人的语言研究进行复述和介绍,字里行间充满赞美之辞。正如伍雅清所指出的,被评论者在感到很受用的同时,往往是欣然接受,很少有毁誉参半或求全之毁的评论,有的更是学生赞美老师的著作,出现“自家拍掌”却“无人赏”的局面。另一现象是语言学派之间的语言批评有失偏颇,伍雅清认为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不熟悉的领域的语言研究无的放矢,一方面对自己熟悉的领域的语言研究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批评。③要改变这种现象,首先语言学批评者要遵循学术批判的基本原则。

三十年来,中国现代语言学研究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和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的过程。语言学研究在中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只要我们加强基于汉语语料的对比研究,致力于结合我国语言实际和具体语料进行系统、创新的研究,开展健康的语言学批判,中国语言学家能够也必将对国际语言学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作者单位:华北科技学院)

注释

①游汝杰:“语言学的学科地位问题”,《语言科学》,2010年第1期。

②沈家煊:《认知语言学系列丛书序》,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③伍雅清:“对语言学批评的批评”,《外国语文》,2010年第2期。

上一篇:论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嬗变 下一篇:早期欧洲概念的形成与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