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的分组教学

时间:2022-10-16 02:14:01

语文课堂上的分组教学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实施分组教学就是一种不错的办法。分组教学,就是更多的依靠学生分组活动来完成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方式。分组教学是对班级授课制的改革和完善。它是介于班级教学与个别教学之间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分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在课堂上互帮互学的客观条件。学习小组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人人做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下面是我在使用分组教学学习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如何分组

这是分组教学的根本,如何分组,如何分工,这决定着分组教学的成败。我们班共有40名同学,我把他们分成7个小组,每组5~6人。

(1)先摸底,定组长。分组之前,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要了解他们知识究竟掌握多少,实际运用能力有多高,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如何?了解的方法可采用问卷、测验、谈话、看学习档案等形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小组长要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成绩好,二要具有协调能力。

(2)选组员,有要求。首先确定每个组的组长,让组长选聘每个组的组员,第一个根据成绩选,其他根据身高、才能选。这样,每组学生的语文层次都差不多。每组里面学生的水平高低都有。

二、课上的分组教学

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主体。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也许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在课堂上,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事先设计好几个问题,然后把它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小组讨论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各组吧自己的答案展示出来,教师在针对学生展示出来的答案进行点评,讲解。进行当堂练习,检测。整个过程中老师讲的部分只占很少一部分。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学生们和老先生一样喜欢猫,我引导学生抓住“老实”、“贪玩”、“尽职”等重点词,通过反复诵读,从而去体会猫的性格古怪。同时,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以及“猫和人”的和谐情趣。

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学习,很轻松的列出了作者喜爱猫的句子。如“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把脏脚印形容成小梅花,而“印”字用得何其生动。)“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把猫的叫声形容得悦耳动听,喜爱之情跃然纸上。)“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大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机勃勃,天真可爱!”(“天真可爱,生机勃勃”这些词语一般形容小孩子,放在这里体现了作者对小猫的宽容怜爱如待幼小孩童。)

三、课下的分组教学

实行小组教学很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每个小组内都有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他们达到互帮互补的学习,达到教学的目的。当然,也要建立一些简单的活动规则以规范小组活动,避免学生的无效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学习知识,不管是质疑还是解惑,都将使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灵活和容易。这样就形成优生带差生,差生促优生的良好学风,利于增加班内凝聚力,启动学生的内部活力。既提高了整体的教学效果,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很好地延伸课堂教学。

这种分组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解释和答疑,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使那些未能从教师的讲解中完全掌握知识技能的学生能够掌握知识技能。

四、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

满足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培养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变个人竞争为集体竞争,便于形成积极主动的氛围。特别在语文教学中,对于一些问题,学生一味地讨论,往往会感到厌烦,这样,就需要教师采用分组竞赛的方法,通过口答或测试,比较各个小组的能力和水平。为了获得小组的胜利,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开动脑筋思考,竭尽全力抢答不同的题,参与的积极性会大幅度地提高,因而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课堂上,学生对分角色朗读、分组竞赛活动很感兴趣,参与得积极性很高,学生的想象、创造、表演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挥。

五、分组教学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1)认真备课,掌握充分的知识材料,选探究点。巧妙设置“探究点”,才能保证“合作探究”的有效、高效,才能保证“合作探究”过程中老师引领的科学、巧妙。“探究点”不易简单,否则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兴趣;也不宜过于“困难”,阻遏了学生探究潜能的发挥。

(2)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W习情况,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同时要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六、分组教学的好处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小组的荣誉是每一个组员努力换来的,如果有人掉队,会有组员帮助他,他自己也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他会为了小组而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的。

(2)培养语文实践能力。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着重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而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并非停留在口头上。单元分组教学依据儿童认知能力将课堂和生活结合起来,依据单元课文来收集有关学习的信息资料,让学生通过与语文材料的接触,开阔视野,获取知识,逐渐形成整理运用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3) 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第一单元的学习情况来看,那些学习主动性比较高的学生受益很大,能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少数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文不仅理解而且会背诵了。例如:第一单元刚上了第一课时以后,大部分学生对本单元的生字基本掌握,第二天有两个学生已经能背诵出第一课的内容了,加上我及时的表扬和肯定,没想到第三天有六分之一的学生能背诵出第四课的内容了,出奇的是当我再走进教室时学生不约而同要求上第二课,结果有一半的同学都会背了。我发现除了课文比较简单的原因还与学生之间相互带动影响有很大关系。

总之,分组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而且是由“传统教育”转为“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项有益的改革。实践证明,实施分组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但还有待于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和改进,真正让我们的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服务。

上一篇: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识字中的应用 下一篇:教育游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