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项目为何屡遭反对

时间:2022-10-16 01:41:27

PX项目为何屡遭反对

2013年5月4日,周六。

某著名网站的一篇帖子这样写道:“反对PX项目活动:昆明5月4日下午13∶30分,戴口罩、口罩上划‘X’……”在这一帖子的号召下,近3000名昆明市民聚集在昆明市中心的南屏广场,抗议即将在昆明安宁新建的PX炼油项目。几乎同时,四川彭州几近完工的PX项目再起波澜,市民以集体散步的方式表达反对意见。

自从2007年厦门PX项目风波席卷全国后,PX放到哪里都出事,一次次政府与民意的较量,让一个原本属于专业范畴的化工产品——PX几乎家喻户晓。在人们心中,PX就是污染!就是致癌!就是危险!

然而,当人们戴着化纤口罩,穿着化纤衣服,拿着塑料水瓶,举着化纤条幅反PX时,是否意识到PX也有它存在的理由?当世界各地的PX化工企业拔地而起时,我们是否仍坚信PX就是妖魔鬼怪、洪水猛兽?你对PX又了解多少?

“涤纶是解决我国13亿多人穿衣、家纺需求和产业用纤维的主要合成纤维品种。涤纶的原料就是PX。2010年我国涤纶产量占化学纤维产量的81.4%。”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教授级高工罗文德说。

其实,PX的真实身份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对二甲苯(para-xylen

e)的英文简称,属于芳烃类化合物。它是一种无色透明、带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工业上的主要用途为生产对苯二甲酸(PTA)生产聚酯的重要中间体。就是这样一种物质,让人们把它与高危化学品画上了等号。

PX的用途相当广泛,从化纤织物到食品包装,从医疗设备到家用电器,我们使用的多种树脂产品都是它的合成产物。除此之外,PX还是染料、涂料、农药等的生产原料。

在2010年大连“716”大火的相关报道中,不少记者就对PX项目的安全性忧心忡忡。其中一篇报道如此描写——“PX罐一旦爆炸,不但在场的所有消防人员无一能够幸免,就是50公里之外的大连市区,也顷刻毁灭,那将是世界上最大的PX爆炸事故。” “一旦被引爆,对600万大连人就是‘秒杀’。”

按上述说法, PX爆炸威力简直赶上原子弹了。事实上, PX连爆炸物都算不上。虽然它是一种易燃液体,但只有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时,遇明火、高热才能引起燃烧爆炸。在常温下,PX是液体,爆炸的可能性很低。

作为易燃物,PX燃烧的机会是不小,但这种危险性也低于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2000年,国内某化纤厂一套25万吨/年的PX项目就曾发生过严重火灾。事故原因主要是设计上存在欠缺,塔底没有切断阀,火焰超过100米,烧了10几个小时。这是一次重大的事故,3名操作工人遇难,也可能是PX项目在我国最为严重的事故。

有预测结果表明,火灾爆炸事故近距离内对建筑物和人员均会造成严重损害,但影响范围大约为100米,并不会造成一些人认为的毁灭整个城市的情况。与传说中“秒杀”600万人的恐怖爆炸相比,PX的威力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顷刻毁灭大连”也只是无稽之谈。

如果PX不是爆炸而是泄漏,会引发何种程度的事故?污染程度会相当于一场恐怖袭击吗?

曾参加过不少PX项目的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杨剑峰表示,PX项目属于芳烃联合装置,从整个化工联合装置的危险性来讲,PX的生产过程危险性并不是很高,发生泄漏的机率比炼油装置低。

如果发生运输、贮存过程中的翻车、泄漏,火灾等意外污染事故,处理人员早已有了完善的处理方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迅速将被二甲苯污染的土壤收集起来,转移到安全地带;对污染地带沿地面加强通风,蒸发残液,排除蒸气;迅速筑坝,切断受污染水体的流动。

2009年浙江就有过一次对二甲苯罐泄漏的事故,基本是按这个流程操作。PX的毒性还不至于到无法处理的地步。

“这种巨毒化工品一生产,厦门意味着放了一颗原子弹,厦门人民以后的生活将在白血病、畸形儿中度过。我们要生活!我们要健康!”这个看起来非常夸张的说法,或许来自反对厦门PX项目的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她曾对媒体称“PX属危险化学品和高致癌物,对胎儿有极高的致畸率。”但这个说法并未得到国际公认。

事实上,PX是一种基础的有机化合物,虽然名称与高致癌物苯和甲苯相似,但在世界卫生组织旗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可能致癌因素分类中,PX仅被归为第三类致癌物,即缺乏对人体致癌证据的物质,与咖啡、咸菜属于同一个类别。虽然在致癌上缺乏证据,但PX易挥发、易燃,具有一定毒性,属于低毒类。

多位专家强调,PX以及石化产业是解决人们衣食住行需求的重要保障。有媒体统计,截至2009年底,中国大陆范围内共有13家PX生产企业、16套生产装置。从沿海的上海、大连、青岛,沿江的南京、洛阳,到内陆的乌鲁木齐,PX版图不断扩张。

近十年来,国内的PX产能和产量翻了不止一番,但用量需求增长同样迅速。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石化轻纺发展部石化化工处处长郭琛曾撰文指出,2009年,国内PX实际产量约为480万吨,而当年市场表观消费量约为817万吨。2010年,国内市场的PX表观消费量已经超过900万吨。

国内供给缺口过大导致PX进口量大幅增加,2012年1至11月PX累计进口量为565万吨,较上一年同期增加114万吨,增幅为25.30%,PX对外依存度提高到44%。从国民经济和产业经济安全高度来看,发展PX产业是战略考虑。乙烯和PX的产量代表着一个地区石油化工行业的整体水平,这就是地方政府对PX项目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

PX主要用于生产塑料、聚酯纤维和薄膜。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的曹成波教授说,PX以及其异构体OX和MX本身都是低毒化学品,都不属于致癌物。而PX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苯、硫化氢等中间物质的污染才最令人担忧。

确实,苯、硫化氢的毒性要比PX本身大得多,苯是极度危害的毒物,硫化氢是高度危害的毒物,如果要讨论PX项目产生的污染到底有多大,那么这些物质才是最值得研究的。其中,苯在生产工艺中被循环利用,产生的硫化氢废气经过脱硫、无害化处理后排放。根据实测研究,通过环境标准、中毒浓度、防护距离及健康风险评估分析, PX项目在正常生产运行的工况下,对所在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非常小。

PX项目可以建,但是“国际组织规定PX项目至少应该离城市100公里才安全”,针对网上的传言,曹成波说,这个说法完全是子虚乌有。国内外任何法律、法规和标准等规章制度,都没有规定PX项目必须建立在距离居民区100公里以外。日本横滨的PX装置与居民区仅一路之隔;韩国釜山的PX装置距市中心4公里;新加坡的裕廊石化区也有PX装置,距市区约10公里。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高工周学双表示,从环境安全角度出发,化工企业与居民区之间应该设置适当的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是酌情而定的。一方面要看工厂的规模有多大,另一方面还要看当地的气象条件,根据这两方面的情况,再对照相关的国家标准来计算相应的防护距离。

“一闹就停”、“迁址复出”已成为地方政府应对PX项目的惯有模式。而反对立项、反对投产,已经成为群体过敏反应的本能姿态。

民众反对,地方政府宣布停建。看上去是尊重民意,但是问题并没有说清楚,反倒给社会留下了“PX项目果然有问题”的印象。此后,这些项目在哪里出现,都会立即引发当地民众的警惕。这样的处置方式,实在是得不偿失。真正负责任的做法,应该是从一开始就向民众公开项目的详尽信息,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敢说真话,不要担心民众看不懂、不理解。正如有院士所言,“没有神秘感了,它自然不会恐怖”。

而民众如果能把“散步”的时间用来找寻真相,能以理性的态度来面对事件,也能发现PX被误读夸大。只要有条件上网,就会发现PX是低毒类危险化学品,其毒性和汽油同一等级;我们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石化工业,PX便是其中之一。当科学常识得到充分普及,以理性经验就事实本身进行有序的论战和辩解,事情也能得到折中的解决。

重建PX的声誉,除了要求政府以坦诚的态度公布PX等化工产品的利害信息、公众以科学精神认识PX外,更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三者间建立一种科学的利益补偿机制,其中有三个要点,一是补偿,二是多地选点,三是“拍卖”,让不同地区的民众自主决定是否接受这种有环境影响的项目,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和解。

石油化工行业的环境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容忽视。盲目无序的布局与发展必然后患无穷;科学布局、有序发展,环境风险可防可控,无需恐惧。(本刊综合)

上一篇:早期地球散发臭鸡蛋味 等 下一篇:浅谈模块化施工中管道支吊架的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