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x项目范文

时间:2023-10-22 19:45:30

px项目

px项目篇1

解环境焦虑症可有良方

PX项目一上马,公众就上街;公众一上街,政府就紧张。其实,与本身比起来,事件折射出的公众的社会焦虑、环境焦虑,更应引起高度警惕。

这种焦虑并非空穴来风。雾霾锁城,挥之不去,河流、地下水、土壤、重金属等污染事件频频曝光,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公众的神经变得极度敏感和脆弱。为了维护自身健康,公众不再允许周边增添新的风险源,哪怕已经被证明发生风险的几率很小。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同时也是矛盾凸显期,围绕一个建设项目,往往会有各方利益交织、碰撞、博弈。在单向度的决策思维下,决策过程不透明,难免引发猜测、质疑、担忧,甚至反对。发生后,地方政府“项目下马式”的处理方式,又无意中从侧面“印证”了公众的担忧。久而久之,公众的环境焦虑不仅没有得到纾解,反而加剧,环境焦虑症发展成了环境焦虑并发症。

随之而来的,是公众对决策机构的不满、对项目的担忧、对污染的恐惧。面对可能引发环境污染的建设项目,公众不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愿再做“沉默的大多数”,尝试着用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能引起决策机构充分警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于是就有了在厦门、大连、宁波、彭州、昆明等地发生的群众上街“散步”。

其实,不仅是PX项目,对于钼铜、排污管道等其他项目建设,公众也表现出了类似的焦虑情绪。这些事件都直接传递出这样一个明确信息: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公众的环境焦虑已经不再处于蛰伏状态,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发散、蔓延、强化。一旦长时间得不到纾解,就会滋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很显然,地方政府接收到了这样的信息,感受到了巨大压力,也在尽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尽快平息舆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不少地方政府很快就宣布项目下马,有的还决定“永不再建”。即使是国家重点项目、投资总额巨大,也不得不忍痛割爱。但客观地讲,这些地方政府尚未读懂公众的环境焦虑,至少没有完全读懂,自然也开不出什么解决的良方。实践证明,“项目下马式”的纾解方式,暂时可能奏效,但绝非长远之计。

焦虑的背后,是公众对环保等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诉求表达和期待表征。对那些可能引发环境问题的建设项目,决策部门很有必要摒弃关门决策的惯性思维,以更开放的心态保障公众参与,以更理性的心态直面公众质疑,以更包容的心态听取不同意见,这是纾解公民环境焦虑的必经之路。

环境焦虑虽是环境问题日积月累发作的宿疾,但纾解公众环境焦虑的过程,同时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是重构社会信任的过程,不妨把三者结合起来,或许能够“柳暗花明”。

从当下努力,为时未晚。

如何挽回政府公信力

近年来,PX成了公众眼中污染、致癌的象征符号。其实,业内人士都知道,PX并非传言所描述的那般可怕。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地,都有成熟的经验和先例,工厂和居民区相距不远也能相安无事。

可尽管当地政府百般释疑、专家千般解惑,公众就是不相信。有媒体做过一项调查:你为什么反对PX项目?大部分网友选择了“政府做这个项目肯定没安好心”。看似荒唐的理由,背后反映出的是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地方政府陷入了信任危机。

实际上,不光是PX项目,像什邡的钼铜项目、南通的排海工程等,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有的地方很困惑,说我们听证会也开了,公示公告也发了,该走的程序一个没少,为何公众还是不信任?这些地方搞错了一个逻辑,并不是说为了项目落地而进行这样一套程序,而是进行这样一套程序以决定项目是否落地。

在错误逻辑的引导下,不少地方走过弯路。比如说,有的地方,公示信息专挑周末、节假日这些时机,意在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以期快速通过。而且有的公示信息极其简略,一句“项目经过最严格审查审核,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就算信息公开。这种仅有判断、毫无细节的信息无疑是缺乏说服力的。公众不仅不会接受,反而更会觉得背后有隐情。

还有的地方,把听证会开成了“通知会”、“告知会”,实际上在听证会之前已经做好了决定,听证会无非就是履行个程序。更有甚者,不是在听证代表上做手脚,就是在听证会程序上设置障碍。类似于这样的听证会已经失去了意义,代表不了真正的民意。

矛盾暂时掩盖了,貌似一派和谐,却为将来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似进实退。民意是捂不住也盖不住的,正常渠道走不通,公众总要找机会发泄出来。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地方群众“散步”抵制的行为,导致项目最终停建或流产,政府“赔了夫人又折兵”。

公众激烈表达的背后,实际上是未被听取的民意、未被尊重的权利、未被满足的诉求。

《资治通鉴》里司马光对政府的诚信问题有过经典的评论: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地方政府要从中有所警醒和借鉴,努力挽回和提升政府公信力。

信任源于信息公开、有效沟通,信任源于言出必行、行之必果。地方政府应该从一次次事件中吸取教训,而不是一次次重蹈覆辙,陷入“一拍脑袋就上”、“一闹腾就停”的尴尬循环。

这个盒子能变透明吗

玩过摸盒子游戏吗?在不透明的盒子里,一只兔子也可能把人吓得尖叫。但如果将盒子换成玻璃的,能够看到盒子里的东西,就没有人会害怕了。

同样的情况如今也出现在新建项目上马时。几年来,公众对PX项目的恐慌正是那个不透明的盒子造成的。这个不透明盒子之所以产生,一方面是在项目建设前公众没有获得充分的信息和足够的参与,另一方面则是公众担忧项目建成后的安全运行。

人们对于不了解的事物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恐惧感。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对PX项目威胁人体健康的担忧在没有得到正面纾解和深入了解的情况下,逐步放大,演变成恐慌,直到“谈PX项目而色变”。

类似“谈XX而色变”的症状,这几年频繁出现:“谈垃圾焚烧而色变”、“谈化工厂而色变”等。即使政府、企业、专家不遗余力地在媒体上解释说明,公众也毫不买账。项目建在居民周边,关系着居民的切身利益,谁也不愿意在自己身边放一个不了解的环境隐患。北京六里屯垃圾焚烧厂、厦门PX项目、彭州PX项目等都在这种恐慌中发酵并最终引起矛盾激化。

解决的方法是有的,不妨把盒子换成透明的,让公众充分了解,让公众亲身体验,让公众参与监督。尤其在当前,很多安全监管工作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监控机制,加之政府监管常常难以奏效,公众参与和第三方监管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台北的北投垃圾焚化厂在这一方面就做得非常好。公众可以随时走入工厂,察看工艺流程;焚化厂每两个月要把运行状态的各个指标公开上网,市民可以质询废水、废气和废弃物的排放情况;台北市环保局在垃圾倾泻平台上设置了录像设备,并连接网络,市民可以随时上网监督;环保部门每年也会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突击检测。

认识了、了解了,恐惧自然会消除;参与了、监督了,担忧自然会减少。企业与公众并不是天生的敌对双方。对于公众与企业之间的坚冰,有专家指出,应尽快建立由当地居民、人大代表、中立的研究机构、环保NGO、媒体等组成的第三方监督制度,形成政府、企业、第三方监管、居民监督的良性互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打破坚冰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多方努力,需要把PX项目阳光化,让公众能够监督项目环保审批、建设、运行的全过程。

何不以利益换利益

厦门、大连、宁波、彭州、昆明,PX项目落地为何屡屡受挫?有人疑惑,为什么以前上个重污染项目都比较容易,现在连上个环评已通过的项目,都会遭到公众反对,甚至引发呢?

回顾几十年来公众对工业项目的态度变化不难发现,现在一些环境敏感项目难落地,一方面和公众环境意识提高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公众利益没有得到满足相关。

在改革开放之初,很多人尚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阶段,公众最想获得的利益就是提高经济收入,不用再为吃穿用发愁。上工业项目往往可以迅速带来经济利益,从而提高生活水平,公众可以获得的利益显而易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仅上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很少会有人反对,就连个体开的“十五小”企业也是遍地开花。

当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公众逐步开始关注环境质量,对环境利益有了更高诉求。

不管是PX项目还是其他项目,只要落地,对于企业来说,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对于当地政府来说,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提高政绩。但公众可以获得什么呢?企业附近的居民可以得到有限的赔偿,当地其他居民几乎什么都得不到,而且还要承担不可预知的环境风险。政府和企业获利,公众的利益却受损,这样的买卖公众自然不愿意做。

除了环境利益,公众还有其他的需求,比如教育、公共服务等需求,而且这样的需求同样迫切。想从PX项目中获取利益,何不先满足公众的利益诉求,尝试以利益换利益呢?

台湾也曾经历过公众环保抗争阶段,最终消除“民愤”的方式是项目建设方实施的“环保回馈”,例如,设立公园、图书馆、运动中心、温水游泳池等,供附近居民免费(或打折)使用,还有给予奖学金等措施。宜兰县的白米社区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白米社区周边集结了矿石加工厂、水泥厂和油库,曾是全台湾落尘量最大的地方。在政府协助下,小区与水泥厂签订了环保协议书,设定“环保回馈”的相关规定。小区除了运用水泥厂提供的回馈金外,还可以申请各项小额补助,不仅把环境弄好了,当地湿地也保护得很好。

但是,如何让项目建设方给予公众“环保回馈”?地方政府应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地方政府应当与公众真正站在一起,想公众之所想,急公众之所急,让公众可以获得的综合利益最大化。公众的利益诉求解决了,原本令人讨厌的项目也许就不再讨厌,项目上马问题没准就迎刃而解了。

px项目篇2

摘要 基于总结群体性事件评价指标体系及对典型PX项目环境群体性事件进行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环境群体性事件成因分析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存在PX项目地区爆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定量分析,结合问卷调查、利益相关方访谈及网络舆情收集分析的方式,对政府公共政策、应对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给出了对策建议,从而为政府预防、研判和应对PX项目环境群体性事件提供参考。

关键词 PX项目:环境群体性事件;成因分析:公众参与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大转型时期,也进入了社会矛盾频发、社会问题集中出现的高风险阶段。在各类社会群体性事件中,由环境风险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1996年以来,环境群体性事件数量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重特大环境事件高发频发。根据环境保护部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直接受理处置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共927起,重特大事件72起,其中2011年重特大事件比2010年同期增长120%。PX项目所导致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是目前最受社会关注,造成影响最大,同时也是最具典型性的环境群体性事件。以PX项目为代表的多项投资巨大的化工或资源开发类项目均因遭到“邻避运动”的反对而被迫下马。2007年6月厦门、2011年8月大连、2012年10月宁波镇海、2013年5月昆明、2014年3月广东茂名等相继爆发PX项目导致的群体性事件。福建漳州古雷半岛的PX厂区在2013年7月发生爆炸后,2015年4月6日发生了第二次爆炸,将公众抗拒PX项目的声音推向了顶峰。目前,国内学者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法律角度对环境群体性事件成因及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环境法制体系不完善、环环保护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环境问题自身复杂性、广泛性、潜在性和累积性等因素是导致环境群体性事件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有学者从模型分析的角度构建了环境群体性事件预警模型,为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国外针对突发性环境事件治理的研究较多,针对环境问题导致的群体性事件的管理与预警研究很少,大多将环境群体性事件归为社会危机事件进行处置。环境群体性事件爆发原因复杂,除了从环境因素、政府行政管理、公民环境意识等方面进行分析外,有必要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事件产生过程进行细致化和定量化研究。

PX项目环境群体性事件成因分析体系

环境群体性事件是指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环境问题与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最终演变发酵形成的群体性事件,主要诱因是环境问题,表现形式是民众通过无法律依据的聚集等形式来表达利益诉求或者进行情绪宣泄,最终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具有一定地域性、规模性、可预见性、反复性、仿效性和危害性。因此,对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一般从环境因素与社会系统因素开始,既要充分考虑环境问题及事件本身的动态变化,又要注意其对整个区域范围的影响。基于已有的群体性事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和对PX项目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实例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PX项目环境群体性事件成因分析体系,如表1所示。其中项目特征、社会背景因素、政府公共政策及应对措施为一级指标,经济影响、环境影响、安全风险、信息公开状况等为二级指标。

PX项目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

PX项目特征方面的成因分析

PX,中文学名“对二甲苯”,是用于生产涤纶纤维、医药、涂料、染料和塑料等多种材料的重要化工原料,我们的衬衣、矿泉水瓶等日常消费品的生产都离不开PX。从经济影响的角度分析,目前,我国PX年生产能力仅为1237万吨,而实际需求量已超过2000万吨,当前PX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需求。过去的10多年内,国际市场PX的价格已经上涨1倍。建设PX项目不仅能直接或间接地拉动地区GDP增长,同时对推动地区城镇化、促进就业安置和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如大连PX项目总投资600余亿元,年产值约260亿元,年纳税额20亿元。PX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聚酯工业发展的瓶颈。

从环境影响和安全健康的角度来看,PX的外观与普通汽油相差不多,其性质稳定,属于国家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的第Ⅳ级(轻度危害指标),与汽油等级相同(实际上,普通汽油中含有lO%左右的PX)。虽然PX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苯、硫化氢具有高毒性和高致癌性,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但国内企业大多数均引进了世界上比较成熟和先进的工艺,PX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苯可实现循环化利用,产生的硫化氢等废气可经过脱硫、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实际测试结果证明PX项目在正常生产运行情况下,对所在城市空气污染影响其实上非常小,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PX生产装置未发生过重大环境影响的安全事故。毒理学研究表明PX属于低毒性物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PX认定为“属于无有效证据证明其对人体产生致癌效应的物质”。

因此,无论从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需求的角度,还是从国家产业布局和工业发展战略需要的考虑,我们国家都迫切需要建设PX项目;同时从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影响的角度分析,PX的影响较小,所以单从项目特征指标本身而言,PX项目将造成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概率较小。

社会背景因素导致事件的潜在可能性分析

从全国存在PX项目的城市中分别选取顺利建设PX项目的乌鲁木齐、南京、上海,以及建设过程中出现群体性事件的厦门、宁波、大连,共6座城市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各地区社会背景信息指标详见表2。

采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统计软件,从研究对象社会背景水平角度定量分析各地区发生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潜在可能性。因子分析数学模型公

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基于选取的9个社会背景信息变量对各地区PX项目事件潜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南京综合得分较高只能说明基于目前选取的变量数据分析,得到南京发生PX项目群体性事件的潜在风险较高(但不是一定发生);另外,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因此在搜集数据时要尽可能搜集与环境群体性事件紧密相关的变量,由于社会背景信息内容涉及广泛、数据的可得性较差,本研究所选的社会背景信息各变量之间的差别较大,还需进一步搜集能够表征居民生活质量、表征居民环境意识、表征居民公共参与积极性的变量等。

公共政策方面的成因分析

通过访谈、网络舆情分析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政府公共政策和应对能力进行系统研究。其中,访谈对象包括事件所在地环保局等政府部门的代表及PX项目建设单位的代表;网络舆情分析主要通过搜索含“PX项目”等

关键词 的微博展开;通过网络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民众对政府公共政策及政府管理的具体看法,收回问卷580份,有效问卷510份,有效率87.9%。通过以上3种方式得出PX项目信息公开的主体、内容及方式,民众对公众参与的定位、公共参与程度不足的原因,公众参与的有效途径等应对措施。

信息公开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首先,就信息公开的内容而言,70.83%公众主要关注PX项目对环境健康影响,22.50%公众主要关注项目安全隐患,很少有公众关注经济补偿及就业带动等经济效益;其次,就信息公开方式而言,公众较认可的信息公开途径包括电视、政府网站公示、公开说明会、微博等新媒体渠道。公众参与度统计调查结果表明:46. 67%公众认为公众参与度低的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参与途径,29.17%公众认为原因在于公民参与的意识弱,13.33%公众认为原因在于政府不重视,10.83%公众认为原因在于相关法律不完善;60.84%公众认为政府组织网络互动、听证会是最有效的公众参与方式,22.50%公众认为社会民间组织举办的说明会也是较为有效的参与方式;64.17%公众认为公众参与的最主要意义在于监督政府,同时公众对建设项目拥有否决权。

政府应对措施方面的成因分析

根据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展程度,可把政府的应对措施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事前指事件出现苗头时,此时只有少部分人存在异议或不满;事中指已出现大规模的抗议行动;事后指群体性事件平息之后。调查显示:大多数公众认为政府事前应针对公众存在的疑惑采取措施,坦诚回应项目建设将造成的相关问题;绝大多数公众认为政府事中应该叫停项目,进行必要的调查,与民众协调之后再恢复建设,也有极少公众认为政府应直接叫停项目并承诺不再建设;绝大多数公众认为政府事后有必要就未完成项目进行后续说明,这可以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应对PX项目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

因子分析法可用于定量评价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潜在可能性

利用因子分析法从存在PX项目典型城市的社会背景水平角度对当地引发PX项目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宁波、大连等城市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较强,因子分析法可作为评价地区发生环境群体性事件潜在可能性大小的定量方法,进而为建设项目的选址提供决策支持。因此,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拟建设PX项目城市的社会背景因素进行定量评估可为政府新建PX项目的选址提供理论参考,从而避免PX项目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完善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是预防、处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重要手段

利用问卷调查、微博分析及访谈的方式对PX项目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公众和政府关于信息公开最为关注的内容各不相同,民众最为关注建设项目的环境健康影响和安全隐患,而政府则认为拆迁补助未得到合理解决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公众较认可利用电视、政府网站公示、公开说明会、微博等新媒体渠道开展信息公开工作,政府则较少采用微博等新媒体方式进行信息公开;公众环境意识弱,参与有效性差,同时缺乏有效参与途径,造成政府与公众无法进行及时沟通,民众的疑惑或不满得不到及时解决,从而导致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公众认为政府和企业是利益共同体,项目建设前开展有效的沟通,加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乃至避免环境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可能性。在对以往PX项目环境群体性事件反思中总结出,信息公开程度低、公众表达想法的渠道不畅是导致民众对PX项目误解升级的重要原因。调查结果表明虽然群体性事件是多利益诉求导致的事件,其中包括拆迁补偿等经济利益,但实际上最终导致事件规模迅速扩大、快速得到公众响应的根本原因在于民众对PX项目环境健康方面的影响存在疑问和担忧,即使拆迁等经济问题得到良好解决,倘若公众缺乏对项目环境健康及安全隐患的科学了解,仍有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当前政府亟需拓宽信息公开的渠道和方式,采用电视、政府网站、公开说明会、听证会、报刊等多元化的信息公开方式,特别要加强微博等新媒体方式的利用,对项目的环境健康影响及安全隐患要进行充分说明和解读,增加并落实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渠道。

良好的政府应对措施能有效降低发生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概率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政府良好的应对措施能有效降低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事件发生前期,政府与民众的及时沟通协商可促使民众的疑惑或不满得到解决,从而避免事件的发生,否则倘若政府对已出现的争端不予回应,未作出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引导,会导致参与群体的增多和局势的恶化,同时环境群体性事件有可能在本地区引起新一轮的环境污染恐慌,甚至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环境投诉和冲突;事件发生过程中,直接承诺永久停止建设项目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措施,这种解决方式是典型的“不依法行政”,既不符合民众的预期,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确保与公众进行良好沟通协调的条件下,可以恢复工程项目建设进度;事件过后,政府对未完成的建设项目规避不谈、不进行后续说明也是导致民众对PX项目产生非理性认识以及政府公信力降低的重要原因,对类似项目今后的建设也会产生一定消极的影响,因此应加强事后总结以及与公众的后续沟通。

提高群体性事件的应对能力,需积极回应公众疑惑,借助新媒体手段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和沟通,使得公众能够制度化地参与政府日常运作并表达意见,从而切实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px项目篇3

关键词 人民网;PX报道;新闻框架;媒介形象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5-0165-04

2007年,厦门反PX项目事件引发媒体和社会关注,之后国内陆续上演了多起反PX项目的抗争事件。在社会传播过程中,PX事件超出了其原有的所指意义,逐渐成为环境风险、环境抗争的代名词。及时传递信息,引导社会舆论,调解社会矛盾,是网络媒体的重要职责。本文梳理了2007年至2014年间人民网的PX报道,探究其PX报道新闻材料的选择和架构,分析PX报道的新闻框架总体特点,总结人民网PX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的策略。

1 人民网PX新闻材料的选择与架构

新闻并非自然产物,而是媒介组织对客观现实的建构过程。新闻框架作用机制的核心是对新闻材料的选择和对材料的架构。

1.1 人民网PX新闻材料的选择

媒体通过设定观察社会的镜头,框选了对事实的取材范围。媒介组织用以“框限”信息的镜头,主要包括了新闻来源和消息来源两类。

1.1.1 稿件来源呈现多样性

从2007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人民网PX报道共计239篇。“转自报纸杂志”的稿件最多,占比达到34.3%,多转自中国青年报等权威媒体。其次是“转自网站”,占比达到34.6%,以新华网等权威网站等为主。人民网原创稿件有46篇,占样本19.2%,独家策划了“探寻PX真相”系列有影响力的报道。PX报道的稿件来源广泛、多元,较为关注稿件源的公信力及影响力。人民网整合媒体资源策划深度报道,体现了对PX报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1.2 消息来源偏向权威

消息来源前三位依次是来自专家学者的信源、政府机构的官方信息源和媒体记者信息源。专家学者的消息源共出现204次,占比29.8%;政府机构消息源出现频次为192次,占比27.3%。媒体记者信息源共出现90次,占总体的13.1%。其中,原创稿件消息来源的前三位与总体一致。专家学者和政府官方信源拥有强势的话语权,普通公众被排挤在话语圈的。人民网通过对消息来源的选择,构建了不同群体在PX议题报道中的话语地位。

1.2 人民网PX新闻材料的架构

新闻工作者确定消息来源后,会进行采访与素材的整合加工,进入构建新闻产品阶段。

1.2.1 报道对象突出产业发展

人民网凸显PX“产业发展”,这类报道一共99篇,占41.4%。“PX事件”“PX科普”议题分别占比29.3%、23.1%。人民网架构了较多“PX科普”报道,不仅是在PX事件期间,还在事件平息后积极普及PX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项目安全性等。如云南昆明PX事件后人民网推出《记者调查:揭开“PX”的神秘面纱》(2013-6-13)等报道,从多个层面加强科普信息传播。

1.2.2 报道体裁侧重通讯与评论

共有102篇报道采用通讯形式,占总体的42.7%。评论体裁有94篇报道,占总体的39.3%。仅有2篇科普文摘。通讯和评论是媒体使用频率很高的报道体裁,两种体裁的报道超过总体报道样本的80%。人民网用长篇的PX新闻通讯陈述事实,同时配上大量评论,体现了人民网积极向公众传达其态度立场。

1.2.3 引述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从消息来源提供原始信息,到架构为新闻文本,媒体可以通过引用方式的差异对消息来源的话语进行建构。统计发现,间接引语的频率(56.2%)略高于直接引语(43.8%),表明记者在呈现被引用者的观点和看法时,更多采用转述的方式呈现。各类消息来源的呈现方式有较大差异性。近八成专家学者消息源以直接引语方式呈现,对于政府机构、抗争民众消息源倾向于间接表达。

1.2.4 报道基调以正面为主

正面立场报道共计120篇,占比50.2%;中立的报道共计96篇,占比40.2%。从总体来说,人民网采编的PX报道主要持以积极正面的态度。表现为对PX低毒性和低危险性的认可,对PX项目安全性、环保性等持乐观态度,主张保障和支持PX产业发展。

2 人民网PX报道新闻框架的特点

媒体会依据国家权力对议题控制程度和报道空间的大小来决定采取何种策略、框架和话语方式建构运动,因而形成多元化、差异化和变化性的媒介话语实践。[ 1 ]新闻框架就是新闻内容的中心思想或者主要观点。[ 2 ]

2.1 PX蟮佬挛趴蚣艹氏纸锥涡

新闻框架分析有特定议题分析和通用框架分析两种方法。以通用框架为基础,结合具体新闻文本,本文将PX报道新闻框架分为价值框架、科普框架、维稳框架、民权框架、政策框架6类。分析发现,人民网PX报道的新闻框架呈现3个阶段。

2.1.1 凸显民利框架

2007年是人民网PX报道的小高峰。2007年,厦门PX事件引发人们关注PX项目安全风险。人民网对厦门PX项目的报道有16篇,包括《厦门城市规划环评征公众意见》(2007-12-06)、《从厦门PX项目审视公众表达的困境》(2007-12-12)等。PX报道侧重“民权框架”,呈现市民参与公共事务决策、话语表达权得到提升、权益多方理性协商的局面。

围绕政府和民众的良性互动进行话语建构,厦门民众反PX行动被构建为民众有序参与政治的正面范本。此时,厦门政府初期对建设项目的坚持,对群体行动的压制被模糊。对PX项目环境风险争议这一核心议题的讨论弱化了。厦门项目虽然迁走至漳州,但其实对PX项目的建设并没有达成共识。[3]在2008年至2009年,人民网对搬迁后项目的环评程序、经济价值等方面稍有关注。相关报道只有3篇,其他4篇是关于海南等地的化工项目。这一时期的报道以“经济价值”“政策框架”为主。

2.1.2 保持政府维稳框架

此前,人民网将厦门反PX事件建构为官民沟通的典范,奠定了反PX事件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基础,成为此后外地PX项目落定的潜在阻力。之后其他反PX行动中民众不仅效仿厦门抗争民众的行动模式,还模仿媒体采用的民权框架以表达诉求。2011年至2012年,大连、宁波抗争PX事件的行为激烈,官民冲突性上升,政府的维稳压力增大,媒体对事件框架建构随之发生变化。

“维稳框架”报道占据主流,当地政府主导话语权。2011年至2012年这一时期,人民网“维稳框架”下的报道数量最多。这时期出现了部分“科普框架”下的报道,但主要是质疑民众反PX的论据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报道,如人民网推出《求证:PX项目风险有多大 要离城市100公里吗?》,引用石化纺织行业、高等院校、环境保护部等专家话语,就是针对民众中流传的“国际组织规定PX项目至少应该离城市100公里才安全”的传言,表达“这个说法完全是子虚乌有的”的立场观点,并且指出“石油化工行业的环境风险是客观存在,科学布局、有序发展,环境风险是可防可控的,无需恐惧”。

2.1.3 强化价值与科普框架

2013年至2014年,漳州、茂名等地陆续发生PX事件。反PX事件陷入循环,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极大影响。作为官方话语体系下的人民网凸显政治属性,坚持正面导向,扭转集体记忆,引导社会舆论。表现为积极构建“经济价值”“科学普及”框架,力求为遭到“妖魔化”与“污名化”的PX及PX项目“正名”。

媒体以经济价值、科学普及框架为主导,合力构建PX项目利于国计民生的正面形象。科普方面,积极展现PX材料、PX项目的安全和环保。通过采访政府、专家对PX项目正面的构建:国内具备先进技术设备和科学管理方式、废物排放不会污染环境、危害生命健康安全等。经济价值框架报道共72篇,呈现PX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方面,呈现PX产业在政治、经济、社会扮演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反映日韩等国积极扩容增产PX,外国对PX价格的控制能力增强。

当人民网主导框架转变为“科普知识”和“经济价值”框架时,很多地方党媒和都市报进行了类似的框架建构。PX项目在国内无法推广被建构为公众对PX认知不足和盲目恐慌造成。这种恐慌主要来源于夸大毒害性的谣言。在人民网等媒体的舆论引导下,PX的媒介形象从“剧毒”“致癌”的高危物质转身为毒性比酒精低,和咖啡差不多,致癌能力低于烟草和腌菜,人们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的普通材料。

2.2 弱化抗议民众主体地位

尽管各地PX事件情况不完全相同,人民网报道PX议题时却表现出相当多的共性。一是在消息来源中,普遍性地依赖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权威消息来源,抗争民众位于话语圈的,极少抗议者的话语表达。二是在报道倾向上,较少体现民众理性、审慎的一面。表现为贬低抗议者,谴责其言语过激、行为暴力,将其描述为“不明真相”“患有群体性癔症”“乌合之众”形象。这体现出精英阶层的话语控制意识,对民众进行预设和预判,更多地从专家和精英的角度来对问题进行分析。三是在较多维稳框架报道下,一些新闻报道采用“抗议者VS警方”的叙事结构。报道核心成为抗议行为,而不是抗议的主题。媒体通过转换对抗主体,消解了抗议的政治意涵,沦为普通的犯罪报道[4]。

2.3 排除项目环境风险信息

人民网积极建构科学普及框架,呈现出PX项目风险可控的立场。这也意味着人民网未充分发挥媒体在感知风险和监测环境方面的作用。“风险”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物理性的、是实际有形的、可被量化的危险,即技术性的风险;而另一部分是心理认知建构的危险,即感知的风险。人民网传达“我国PX技术发展成熟,PX项目风险出于受控状态,PX厂生产运行安全是可以保障的”;然而关于技术风险的科学论证遭遇了民众情绪化和对抗性的认知解读,民众并不能接受“PX危险性与汽油相当”的结论。

当然,也有学者提出,媒体报道在促进受众的风险认知与社会的风险沟通的同时,也可能成为已有风险的动力和新风险的源头。人民网正面的报道框架则可以较好地避免媒体成为风险传播中的推波助澜者。[5]但是不客观全面的信息传播,可能造成公众知情权上的缺失。民众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也会寻求其他不可靠消息源,来填补“信息真空”,从而给风险沟通带来更大的难度。

2.4 重复传播科学普及内容

“科学普及框架”是人民网PX报道的主要新闻框架之一。人民网在关于PX的科普内容传播上出现较多重复。一是消息来源的重复。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金涌等化工行业专家经常出现在报道中,常以直接引语的方式作为重要的消息来源。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为例,他在《PX怎么了?――我PX产业发展三问》(2014-4-11)、《国外PX厂为何能与居民比邻而居?》(2014-4-12)等报道中均以化工行业专家的身份出现,其科普话语的引用通常占据很大篇幅,重复和相似的表达较多。

二是报道内容的重复。“PX是什么”“PX安全吗”之类的科普信息在PX事件后常重复出现。当然,这是人民网在冲突爆发期的一种协调沟通和舆论引导方式。但值得借鉴的是,其他一些媒体会创新性地策划科普报道,如光明网在茂名民众反PX期间推出《图片故事:没有PX的一天》(2014-5-28),以科普体验的方式,通过正面情感诉求和恐惧诉求的方式,说服民众重新审视PX材料的广泛作用。

3 人民网PX报道新闻框架的优化

框架是意识形态得以经人民网等新闻媒体传达至社会的重要机制。对PX议题报道的新闻框架进行总结和优化,能够为环境风险议题的报道提供借鉴,更好地发挥新闻的舆论导向与监督作用。

3.1 平衡框架促进对话协商

人民网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置身建制之中;作为媒体又扮演一定的社会喉舌角色,这形成了一种沟通协商的可能。根据曾繁旭等人的研究,传媒可以作为“社会调停者”,促成官方舆论框架和民间舆论框架在具体社会抗争中的对话,并针对具体问题展开协商及形成一定的共识。[6]处在转型期的国家,往往政府权力膨胀而民间力量受到抑制。如果上下两端缺乏沟通与互动,就会导致分裂和对峙。因此媒体的框架平衡设置和整合非常重要。人民网要积极担任中介调停者,缓解通过聚众散步游行反对PX这种群体行动直接向政府施压的现状。

“科学普及”框架和“经济价值”框架作为主要新闻框架,二者共占总体比例高达74.8%。对于PX这一环境风险议题,“科学普及框架”作为主要新闻框架中无可厚非,但同时强调“经济价值框架”难免让民众联想到,所谓的科学普及只是为降低民众对PX项目的心理防范,缓解重大化工项目落地难才是最终目的。官方话语与公众话语处于分离状态,媒体没有发挥社会协调者和调停者的角色。

3.2 增加风险沟通主旨框架

克(Beck)认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要实现有效的风险沟通,首要步骤是建立信任,其次是针对风险信息传播所做的沟通。[7]风险的社会建构中大众媒体可能转变为关键角色。然而现存的风险沟通和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却远远没有跟上步伐,导致了明显的沟通困境。

人民网PX报道的新闻框架凸显了“科学普及”框架,却缺失了“风险沟通”内容,媒体作为风险信息沟通和传播者的角色未能发挥。从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中的民众关于PX话语情况可见,强势的、单向的科学普及不仅为消除公众的疑虑,反而强化了民众的抵抗情绪。在风险争议日益频发的转型中国,民众和政府的风险建构和感知日趋分裂,作为权威官方主流网络媒体,在环境议题的报道中要承担起一定的风险沟通者的角色。

3.3 保障消息来源的多元性

人民网PX报道侧重呈现政府和专家话语,鲜见民众群体、PX企业、NGO社会组织等发声。在众多的新闻框架中,科学普及框架、经济价值框架占比超过70%,这与消息来源重点选取在专家学者和政府机构及官员有着密切的关联。通过专家知识及专业权威的宣传,对公众进行单向灌输和说服。对政府、企业以及传统媒体的不信任,民众对接收到的信息仍然采取一种对抗性的解读方式。专业技术知识缺乏、利益诉求的迥异、风险信息评估的差异,环境风险感知程度被放大,由此产生恐慌情绪。

网络媒体报道信息来源要多元化。在新闻材料选择环节,保障对民众、非政府组织等弱势方话语表达,实现报道的平衡与客观,挖掘报道的深度和广度。要避免专家消息源的过度重复,要展现各方的观点和立场,提升报道的中立和客观,让受众形成自己的科学认知。

3.4 提升新闻话语的科学性

PX新闻的科学性是新闻真实性在PX报道中的体现之一,它是保证PX报道客观、真实、准确的前提。首先,报道要注重科学性原则。比如《PX项目风险有多大》(2011-9-15),提出了“PX到底有多毒?”等疑问时,不恰当地引用了几处不确切出处的文献资料,传达“易燃低毒类危险化学品,与汽油属于同一等级”等观点。《PX,一场特殊的“科学保卫战”》(2013-09-30),对于清华学子与网友对PX百度词条的争议,描述为“一方恶意篡改,一方坚守”,消息来源都是清华大学化工系,仅在文末引用“恶意篡改”者的致歉,报道不够客观公正。

其次,报道事实不仅要符合客观实际,更宏观是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论证了PX材料的安全性还不足够,还应关注PX项目建设的安全性。包括PX项目的科学生产和管理层次,同属于科技传播的范畴。但仅有少数报道提及国内PX项目的环保评估、运行和管理的安全性问题。人民网一度将漳州PX项目构建为国内的PX企业标杆,但当漳州再度发生安全事故爆炸,公众对PX项目的不信任再度爆发时,人民网却极少发声,错失了从公正、科学地引导公众理性看待事故的时机。

参考文献

[1]黄月琴.反石化运动的话语政治[D].武汉:武汉大学,2010:144-152.

[ 2 ] T a n k a r d . M e d i a f r a m e s : A p p r o a c h e s t o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Paper Presented to Inter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Division.Boston.1991.

[3]张翼.拐点背后:宁波反PX事件话语框架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4.

[4]杨柳.美国主流媒体报道“抗议范式”验证――以《纽约时报》反伊战报道为例[J].新闻界,2012(5):7-12.

[5]林珊珊.论风险议题的新闻框架[J].声屏世界,2015(3):23-25.

[6]钟智锦,曾繁旭.十年来网络事件的趋势研究:诱因、表现与结局[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4):53-65,126.

px项目篇4

此事被人传到网上,立即产生放大效应,一时间群情激愤,各地网民纷纷谴责,眼看局面就要不可收拾,宁波市政府见状不妙,赶紧在官方网站发表声明,希望民众冷静理智,勿作过激之举,市里一定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并拿出一个合理解决方案未过几天,市委书记和市长果然与民众代表座谈了。又过几天,市政府果然宣布,此项目立即下马,而且,从今以后,宁波“坚决不上PX项目”了。

事态,终于以满足居民诉求而告平息。然而,人们对此事的思考却未终止。有学者将宁波“PX事件”与近些年发生在大连、厦门等地的同样事件联系在一起,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尖锐问题,PX本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原料,国民经济不可或缺,一个如此重大的建设项目,且已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怎么能因为一些人出面反对就表态说“坚决不上”了呢?这不是拿国家规划当儿戏吗?如果一个项目因为与当地百姓利益发生冲突就不再上马,中国还能发展PX吗?又到哪里去发展PX呢?

说到这里,真得把PX是咋回事弄清楚了。PX到底是啥东西呢?它真的有毒,真会发生爆炸吗?笔者上网查询,资料表述如下:“PX,英文p-xylene的简写,中文名称对二甲苯,主要用于生产塑料、聚酯纤维和薄膜,也可作为树脂、涂料、染料、农药等的原料。PX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可通过吸入、皮吸收侵入人体,可导致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呕吐、胸闷。”

没错,PX确有气味和毒性,但为什么时至今日,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还在大量生产呢?难道那里的民众就不害怕,百姓就不反对吗?到网上一查,原因找到了,说来很简单,因为,“PX虽然有一定毒性,但大型PX项目安全性都很高,其排放物可以循环利用,因此污染很小。也正因此,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很多PX项目,就被批准建在市区附近,比如,美国休斯敦PX工厂距城区1.2公里;荷兰鹿特丹PX工厂距市中心8公里;韩国釜山PX工厂距市中心4公里;台湾中油的PX工厂,就建在高雄市区附近。”

获知以上信息,再来认真反思,不难看出,问题要害,并不在PX到底有没有毒,是不是真有危险,而在我们的政府是不是事前把有关信息充分告之民众了,是不是与百姓认真沟通,让他们事前知情并充分表达意见了!如果当地领导本来对PX就稀里糊涂,没完全弄懂,打算先瞒住民众,悄悄上马再说,而一遇百姓闹事又束手无策,仓促应对,一溃千里,不把国家利益当一回事,那么,曾经在大连、厦门、宁波发生过的PX事件,肯定还会在别的地方重演。其结局,也大抵会以“从此不再上PX项目”而告终。

px项目篇5

关键词:互适模型 政策执行 PX项目

公共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与解决政策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在过去政策科学发展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政策执行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直接导致了长期以来政策过程链条上缺少政策执行这一环节。政策执行的兴起以1973年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T.L.Pressman and A.Wildavsky)对美国联邦政府创造的就业机会的政策项目――“奥克兰计划”执行的跟踪研究而写成的报告《执行》一书的出版作为标志。至此,西方政策研究者将政策研究的重心转移到政策执行当中。

在西方政策执行模型研究当中,美国学者米尔布里・麦克拉夫林(Mibrey Mclaughlin)开发的“互适模型”成为当代公共管理理论,并在公共政策执行分析过程当中应用较为广泛。该理论指出,政策执行过程主要是政策执行者与政策执行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进行相互调适的互动过程。政策执行的有效与否取决于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影响者之间行为调适的程度。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政策科学逐渐传入我国,政策科学研究在中国逐步走向正规化、体制化。其中公共政策执行模型理论引起我国许多学者关注,但多数学者主要将这些理论进行阐述和介绍,很少有人把它们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分析进行研究。

“互适模型”是西方公共政策执行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工具,本文以厦门PX项目为例,运用“互适模型”为理论工具,按照政策执行者和受影响者两者互相调适的程度进行梳理,从而检验麦克拉夫林的“互适模型”在分析中国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一、厦门PX项目政策执行过程

厦门PX项目是指台资企业腾龙芳烃(厦门)有限公司在厦门海沧区兴建计划年产80万吨对二甲苯化工项目。PX是对二甲苯英文P-Xylene的缩写,是一种有毒的、易燃的危险化学品,对环境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而这个项目却临近拥有约5000名学生的学校,项目5公里半径范围内的人口超过10万,居民区与厂区最近处不足1.5公里。

起初,该投资项目得到厦门市政府的鼎力支持,开工后,政府对外封锁消息,社会并不知情,施工悄然进行。

2007年3月两会期间,以赵玉芬为代表的105名政协委员提案,建议PX项目立即停工并迁址,事件进入公众视野。遗憾的是国家相关部门并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加快了PX项目的建设速度。

同年6月1日,市民集体抵制PX项目,厦门市政府回应,宣布暂停工程并声称正在进行区域规划环评。

11月6日,《厦门早报》刊登报道,厦门市政府已决定复建PX项目。

之后随着事态的发展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厦门市政府召开了两次市民座谈会后最终做出PX项目迁址的决定。

二、厦门PX项目政策执行过程的“互适模型”分析

“互适模型”理论:政策执行是执行者(组织或人员)与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做相互调适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应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政策执行是否有效取决于二者互相调适的程度。

我们把“互适模型”理论作为工具,分析上述PX项目建设与迁址政策的演变过程。首先,针对政府在厦门海沧区建设PX项目这一政策,以赵玉芬为代表的政协委员联名提出迁址提案,但未被相关部门采纳。提案未通过后,人们通过手机短信、网上留言等多种途径传播PX项目的危害。然而,民众这些措施被政策执行者以屏蔽、删除等手段回应。面对政府消极的回应,6月1日数千名激愤的厦门市民以散步的名义,上街游行以表示反对建设PX化工项目的态度。

从中可以分析出,出于对政府政策执行消极回应的不满,民众采取的抗议手段是不断发生变化且强度不断上升的。政策执行者的回应变为缓建PX项目,民众的情绪稍见平息。当政府宣布厦门PX项目迁址决定时,民众才欣然接受。事实上,人民群众作为受影响者在这件事情上的反应程度离不开政策执行者的不同回应,这说明政策执行就是政策主体因素与目标群体就目标或手段做相互调适的一个过程。

三、结论与讨论

基于“互适模型”的理论基础,通过上述对厦门PX项目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所做的调适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互适模型”在解释政策执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和适用性。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互适模型”理论强调执行者(组织或人员)与受影响者之间相互调适的过程应是一个动态且平衡的过程,结合中国特有的国情、政治体制和管理体制,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者在政策执行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政策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的调适过程不可能是一个完全平衡的过程。因而麦克拉夫林的“互适模型”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对于解释我国政策执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政治体制与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切正处于不断改革与深化的过程,因而我们在引入、应用国外先进理论解释我国具体政策执行过程的问题时,应当与我国政治体制、管理体制等特点相结合,这样才会更为准确、科学地分析我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宁骚.公共政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陈振明.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毕正宇.西方公共政策执行模式评析.江汉论坛,2008(4)

px项目篇6

12月13日到14日,位于厦门繁华市中心、紧邻鼓浪屿轮渡码头的厦门宾馆,吸引了整个城市乃至更广范围内的目光。备受瞩目的 “厦门市重点区域(海沧南部地区)功能定位与空间布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座谈会(下称公众座谈会),就在这家园林式酒店可容纳500人的明宵厅内举行。

今年5月30日,计划年产80万吨的PX(对二甲苯)和其他化工产品的厦门PX项目,因存在潜在环境风险,在屡遭质疑之后被正式叫停。6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将组织各方专家进行厦门市全区域的规划环评;若不符合规划环评要求,包括PX项目在内的重化工项目都将予以重新考虑(参见《财经》2007年第13期“厦门PX环评警示” )。

时隔整整半年,虽然整个厦门市全区域的规划环评仍未浮出水面,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的PX所在区域――海沧南部地 区的环评,终于在12月5日以14页“简本”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此后,厦门市政府通过在报名者中随机抽号的方式,组织了这次座谈会。

据《财经》记者了解,为期两天的座谈会上,104名正式市民代表中,明确表示反对PX项目上马的为89人,占86%;还有两名代表希望在提供该项目更多背景资料前提下,再进行深入讨论;认为只要加强管理,PX项目完全可以与目前海沧居民区和谐相处的,仅有13人。

座谈会结束四天之后,12月18日出版的香港《大公报》在A5版称,福建省已于12月15日决定将该项目迁至厦门市西南部的漳州市漳浦县古雷半岛,厦门市政府也已与PX的投资方翔鹭腾龙集团达成协议。

但当天下午,福建省官方网站东南网刊登了福建省新闻办主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清在接受香港《文汇报》采访时的讲话,称上述消息“内容不尽客观、全面和准确,甚至断章取义”。

这一讲话,并未直接否认坊间从今年6月就开始流传的迁建古雷半岛的可能性,但仍给厦门PX的最终结局留下了不少悬念。

细解环评“简本”

今年7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接受厦门市的委托,担任环评中介单位。

由于PX事件引起了海内外广泛关注,任何一点风吹草动,总能够刺激公众最为敏感的神经。尤其是进入11月后,厦门公众更盛传PX项目“已经获得批复”,将于2008年春节后动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环评单位的环科院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从纯技术角度看已公布的“简本”,这一于今年11月底完成、12月5日正式公布的《厦门市重点区域(海沧南部地区)功能定位与空间布局的环境影响评价》,不失为一份客观和平衡的报告。

报告指出,海沧南部工业区前身――198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海沧台商投资区,最初就定位于石化产业为主导;而厦门市“‘九五’总规”(《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简称),更进一步确立了海沧南部发展石化工业的布局。

因此,自1995年来,包括PX项目在内的众多化工项目落户海沧,如年产30万吨的涤沦化纤项目、年产90万吨的PTA(精对笨二甲酸)项目、36万吨的特种聚酯工程等。

但《财经》记者获得的“厦门市海沧区2005年-2007年8月8日土地出让情况汇总表”显示,仅过去三年间,该地区以居住类、商业类(含学校、幼儿园)、酒店类挂牌出让的土地总用地面积,已超过58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达144万平方米。当地政府也从土地出让中获得超过35亿元的收入。

这就意味着,在“土地财政”的巨大诱惑下,当地政府已经在利用政策的“有形之手”,扭曲了原来的规划定位。据《财经》记者粗略目测,在这块本来被定位为石化工业聚集地的区域,目前仅超过20层高的居民住宅或办公楼就已过百栋。

这份环评报告(简本)称,从单一项目的环境风险看,已审批的石化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均在可接受程度。此外,在良好的风险事故防范情况下,出现有毒物质重大泄漏事故的频率为10负7次方,这一风险也“可以接受”。但报告也强调,这些判定都是建立在良好管理、加强污染控制,以及不存在海沧南部工业发展布局与海沧新市区的矛盾和冲突这些前提条件下的。这些前提恰恰存在疑问。

实际上,正如报告所承认的那样,当地政府在未从区域发展规划层次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情况下,将海沧新市区与石化工业区布置在同一片区,出现目前这种由土地利用功能定位冲突导致的环境问题在所难免。

目前,在规划用地内,村庄和工厂混杂的情况仍十分严重。按照1995年和2004年总体规划,位于规划中的卫生隔离防护带中的村庄,至今尚未实施搬迁;对于确保居住安全十分必要的隔离带的建设,自然也无从谈起。

而厦门PX项目的投资者,在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管理方面,显然也未交出一份合格“答卷”。以翔鹭石化PTA一期工程为例,该项目未通过环保竣工验收,就于2002年底匆匆投产。由于其排放的醋酸严重超标,导致周边和整个新市区居民投诉不断。

为解决这一问题,福建省环保局曾于2003年底正式发文,要求该公司按照国际上的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进行整改。但遗憾的是,该项目的废气污染问题至今也未彻底解决。

因此,报告呼吁,鉴于海沧南部的发展定位、布局已经存在现实的矛盾和冲突,当地政府应该在“石化工业区”和“城市次中心”之间,确定一个首要的发展方向。

如果明确继续推进PX等石化工业,政府就必须弱化海沧新市区的定位,包括加宽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的隔离带(现在300米的宽度显然是不够的)。此外,受影响的区域也必须逐步搬迁,以实现土地功能置换。至于学校、幼儿园、医院以及社会福利院等敏感单位,更需与化工区之间保持比一般居住区更远的距离。

实际上,即使不新上马类似PX这样的项目,要完全在现有基础上杜绝潜在的环境风险,政府需要做的工作也不少。已建项目卫生防护带距离内的4690人,都应予以搬迁;新市区西侧最靠近石化区的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原兴港小学),也应列入搬迁计划;现有的海沧污水处理厂,也应增加恶臭气体的收集和处理设备等。

公众参与尝试

自12月5日环评报告(简本)揭晓并进入公众参与阶段后,厦门市就开通了网上建议及电话建议渠道。12月7日,当地政府又向市民公布了参与座谈的报名方式。

截至12月9日中午12时,报名参加座谈会的人数达到624人。其中519人经信息真实有效确认后,进入了抽号程序。12月11日晚,厦门市通过电视全程直播了在公证处监督下的公开摇号过程,并最终产生了参加座谈会的100名正式市民代表和100名候补代表。

值得关注的是,当地政府也表现出了相对开明的姿态。此前曾公开质疑PX项目的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院长袁东星,以及专栏作家连岳,本来均系候补代表。但12日晚,厦门市政府通过电话邀请他们作为正式市民代表参加座谈。

为期两天的座谈会均由厦门市政府副秘书长朱子鹭主持。反对PX项目者大部分均认为,鉴于海沧事实上已成为一个20万人居住的新市区,大力发展石化工业而不导致冲突和矛盾的前提条件已不复存在。

而且,根据2000年《国务院关于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厦门的定位是港口、旅游风景城市,而非石化工业城市。因此,在海沧区兴建PX项目,不仅与当地现有的发展格局不符,也与厦门整个城市的定位存在矛盾。

袁东星教授亦指出,所谓PX项目,并不仅仅包括PX一种产品,还包括22.8万吨苯、16万吨邻二甲苯和5万吨硫磺等年产能。据美国环保局(EPA)以及美国疾控中心的资料,苯属于极度危险物质,具有明显的致癌性。而与该项目配套的,还有一个每天消耗5000吨煤炭的火力发电厂,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粉尘等,也都会带来额外的污染。

对于环评报告中风险水平的测算,她表示认同。但她强调,对于一旦危害发生可能的影响范围,报告并未提及。而在美国等很多国家,对大型化工项目,都要求必须为“最坏情况”(worst case scenario)制定完整的应急预案,即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多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如何应对等。

PX项目支持者则认为,厦门打造石化工业生产链已经历时15年,取得今日成绩殊为不易。如果将此项目草率取缔,将会严重打击该产业。

连续两日到场旁听的思明区政协委员吕韶风也对《财经》记者表示,“既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的思路是不正确的。作为经济特区,厦门的竞争力已出现明显下降,如果一味因环保之名,将PX这种能够吸引资金、人才落户厦门的项目拒之门外,“只会使厦门成为一个被边缘化的城市”。

不过,在整个座谈会上,反对的声音仍然是压倒性的。

当然,公众的参与并不仅仅限于座谈会的会场。截至12月14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已直接收到针对PX项目的建言包括3000多封邮件、2000多个电话及十多封信件。

就在同一天,厦门市政府也将自己收集到的5900条相关邮件及电话记录转交给了环科院。

不确定性遗产

正如袁东星教授在座谈会上所说,无论PX项目结局如何,在中国环保史上,一定会记下这样一页――“2007,厦门”。

或许,这也是自2005年4月国家环保总局就圆明园防渗工程举行听证会后,中国最受关注、影响也最为广泛的公众参与环境事件之一。对于2006年3月18日正式开始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而言,无疑也是一次具体实践。

很显然,此次实践丈量出理想和现实之间,仍然存在距离。

比如,该《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当在座谈会或者论证会召开七日前,将座谈会或者论证会的时间、地点、主要议题等事项,书面通知有关单位和个人。而此次座谈会,只留给代表一天多的准备时间。

12月9日发生在厦门市官方网站厦门网(原海峡网)上的投票风波,也多少折射出政府在对待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方面的矛盾心态。

12月8日,该网站开放了一个名为“环评报告网络公众参与活动”的投票平台,明确列出支持或反对PX项目建设的选项。

不出大家预料,投票从开始就呈现一边倒的趋势――截至12月9日22时,网站数据显示,共58454人次参与投票,其中反对建设PX项目的达到55376人次,超过九成;同意建设的只有3078票。

但就在当晚22时44分,投票被突然终止。在原来的页面上,投票选项已消失,也无法看到此前的投票结果。

对于这一事件,厦门市委宣传部有关人员向《财经》记者解释说,之所以终止投票,是由于程序设计时存在漏洞,使得恶意投票者可以通过刷新屏幕用一个IP不断地投票。因此,此前形成的意见反馈统计数据“不准确、不科学”。

不过,这种解释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相当牵强,因为从技术上解决并修补这一问题并非什么难事。更多人猜测,或许是因为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担心,该投票结果可能会对即将召开的座谈会带来无形的压力,从而采取了“保护性措施”。

还有一点耐人寻味。无论在此次公布的环评报告,还是在一些代表的发言中,都对已有的化工项目存在的空气污染提出了批评。但厦门市环保局表现得十分低调,在其官方网站上,也并未为这次公众参与活动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在12月14日的座谈会上,厦门市人大代表,厦门轻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杨景成表示,愿意领衔提出反对PX在海沧建设的议案。他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到明年‘两会’时,许多事就可以明确了。”

不过,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同一天参加座谈会的专栏作家连岳对此持相对谨慎的态度。因为在他看来,很多地方人大代表中,官员的比例往往过大,即使提交厦门市人大表决,结果也许仍将受到诸多因素左右。

“其实有这次座谈会以及之前的网络投票,民意如何已经很清楚了。”连岳补充说,“如果要寻求更加客观、民主的解决渠道,或许更好的办法是在厦门市就该项目举行全民投票。”

规划环评突破

在厦门市,公众普遍对这次公布的规划环评期待甚殷。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至少目前从法律上讲,已将公布的规划环评报告的完整版本,对于厦门市最终的取舍都不具备强制力。

毕竟,《环评法》虽然提到了规划环评的重要性,但并非一个约束性条款。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司巡视员牟广丰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鉴于规划环评并非一种行政许可,就法理上而言,这份报告只是一份“建议”,厦门市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

“PX项目的最终选择,并不由国家环保总局决定,而是由厦门市政府自己决定。”他解释说。

所谓规划环评,在国际上又被称为“战略环评”(SEA,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它和具体建设项目的环评不同,规划环评更多是对政策、计划、规划实施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系统综合的预测、分析和评价。简单地说,项目环评强度如何降低单个项目的环境影响,是一种事后的、被动性质的评价,而规划环评则综合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对于更大尺度内的环境影响进行事前的、主动的评价。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早在1969年,美国通过的《国家环境政策法案》中,就已经包含了规划环评的要求。但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规划环评的兴起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

目前,欧盟等都已专门针对规划环评了相应的指令。在东亚地区,中国香港、日本和韩国等也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甚至拉丁美洲、亚洲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出于和世界银行在内的众多国际性机构进行合作,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

1995年以来,规划环评的概念在中国环保领域也逐渐深入人心。作为规划环评“工具箱”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行业环评和区域环评,试点工作也已经逐步展开。2003年《环评法》正式实施后,国家环保总局也已经编制了四个配套的法规,以促进规划环评的逐渐推广和规范化。

与此同时,规划环评遭遇到的挑战也显而易见。

不仅仅是环境领域,还包括社会、经济领域的信息公开和共享,从国际经验来看,对于规划环评的成败都至关重要。但对于一些部门而言,本应向纳税人免费公开的公共信息资源,往往成为部门以及指定中介机构垄断和牟利的工具。

更重要的是,正如世界银行在其研究报告中所强调的那样,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与发展规划部门相比,环保部门往往都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因此,规划环评的推进,将十分艰难。

以中国从2005年就开始起草的《规划环评条例》(下称《条例》)为例,国家环保总局有关人士就透露,之所以出台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协调十分艰难,“13个司(局),要逐个协调,有些还要协调不止一次”。

虽然环保总局一再强调无意参与部门之间的分权,但规划环评一旦成为“硬约束”,其影响肯定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不能对强势部门进行有效制约、从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话,我们又有什么必要出台《条例》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环境专家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坦言。

最新的消息是,原定于2007年夏天出台的《条例》,有望于2008年一季度出台。倘能如此,即使这部《条例》最终可能无助于厦门PX事件的解决,但至少会在某种程度上避免PX事件的再次重演。这对于正在环境挑战中艰难腾挪的中国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px项目篇7

1、刻苦钻研,驾驭洋技术

20__年,镇__公司成立px项目生产准备组。45万吨/年px联合装置总投资近12亿元,是国内首家引进法国ifp的eluxyl模拟移动吸附分离技术的装置,是目前国内单系列处理量最大的联合装置,具有工艺技术新、规模大、流程复杂、热联合程度高、自控率高、大型动设备多等特点,在国内没有同类装置的经验可以借鉴。__同志负责该联合装置的核心单元-吸附分离单元的工艺技术管理工作,他孜孜不倦地学习、消化、吸收ifp提供的工艺包和操作手册的原版资料,先后参与编写了《px基本知识培训》、《ifp eluxyl吸附分离自控手册》、《px联合装置技术问答》、《px联合装置吸附剂装填方案》等20多本共计500多万字各类技术资料和培训教材,为把岗位操作人员培养成为驾驭现代化装置的技术能手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px装置的dcs仿真软件开发和调试任务中,__同志与公司仪表控制部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加班加点,对所有dcs画面的设计、功能及1568个仪表回路作了大量精雕细琢的工作,为装置顺利开工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

在px装置投料运行后,由于px产品中mx、ox(即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超标,使产品纯度始终无法达到指标值。__同志深入分析研究化验数据,反复查阅工艺资料,不断改进分析方法,经过连续几个通宵达旦的辛勤工作,终于查明了原因。经过调整相关参数、优化操作,公司生产出了纯度为99.56%的合格px产品,创造了ifp同类装置开车最好记录。

2、优化操作,为企业多创效益

px装置开车成功后,正赶上芳烃市场需求旺盛。为了给公司增收效益,多产芳烃产品,__同志积极进行吸附塔各操作参数的优化工作及px装置内各单元之间的优化调整。经过他与同事们一起努力,20__年共产出px 产品共计52.6万吨、比计划多产1万吨左右的px,生产ox 13.16万吨、比计划多产ox产品6000多吨,生产苯6.72万吨、比计划多产ox产品4000多吨,为公司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优化操作,吸附塔目前已以105%左右的高负荷稳定运行了2年,各运行参数均优于ifp的设计值,px联合装置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在国内同类装置中也处于领先水平。ifp 专家对联合装置的运行情况也感到非常满意,经常带领其潜在的客户前来参观学习。三年来,px联合装置共为公司生产国内紧缺的px产品140多万吨,ox产品15万吨,直接经济效益达15亿元。

3、爱岗敬业,为大家舍小家

自20__年2月17日进入装置现场到8月4日装置开车成功的半年时间里,__同志几乎没有好好的休息过一天,爱人临产也没有好好的照顾过;直到5月23日爱人推进了产房,他才请假从生产现场匆匆赶到医院,照顾了爱人和小孩两天又回到了如火如荼的生产现场。在7月12日吸附塔开始垫油后直至产出合格px产品的二十多天里,__同志基本上是吃在现场,住在现场。装置开工后,scs软件运行不正常,他经常在半夜接到班组电话后,从20多公里外的宁波家里直接赶到装置现场进行处理。__同志就是这样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不计报酬,忘我工作,无私奉献。

4、锐意进取,面向未来图发展

__同志不断努力更新知识结构,他积极钻研国内外有关芳烃生产方面的资料和各种新技术,并结合装置的实际运行工况和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生产经验,对px联合装置如何进行扩能、如何进行降本增效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发表多篇技术论文。其中《eluxyl吸附分离技术在px装置的工业应用》在20__年中国石油炼制技术大会上进行了发表。

px项目篇8

【摘要】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与其他群体性事件相比,人数众多,声势浩大,对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传播进行分析有助于规避谣言带来的危害,建立良好的舆论秩序。本文将以PX 事件为例,对环境群体性事件中谣言产生的原因和传播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环境群体性事件谣言传播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谣言 PX 事件

近些年,由于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问题凸显,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同时,随着公民意识和环保意识的觉醒,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提高,对可能危害生活环境的工程或项目产生关注并抵触,有的甚至采取集体行动加以制止,因环境污染导致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呈增长的趋势,有些地区集中爆发。

来自维基百科的数据显示,1996 年以来,中国大陆环境群体性事件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速达到29%。谣言几乎与群体性事件如影随形,对群体性事件爆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贯穿于群体性事件的全过程。①因此,如何处理环境群体性事件中谣言的传播对于预防和平息环境群体性事件具有借鉴意义。

2007 年以来,由PX(对二甲苯)项目引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在全国各地频发,PX 项目建设在全国各地遭遇了民众抵制,这些环境群体性事件几乎都是以当地政府宣布停建污染项目平息。在这一系列PX 事件中,有关“PX 剧毒、致癌致畸”的谣言持续出现,其中,“PX 剧毒”的谣言传播对于大规模抗议活动的发生、发展起推动作用。本文将以PX 事件为例,分析环境群体性事件中谣言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控制策略。

一、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产生与传播

奥尔波特和波斯曼将谣言定义为:“一种特殊的相信某事物的观点,通常在人际之间口耳相传,缺乏可靠证据。”因此,谣言是未经证实的消息在群体间传播并得到信任。和危机、紧张感和不确定性有关的场景往往会刺激谣言的产生。②近些年在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的背景下,民众对于可能危害环境和身体的化学项目产生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和恐惧感,在这种情绪的感染下极易滋生谣言。

奥尔波特和波斯曼提出谣言出现的两个基本条件分别是“模糊性”和“重要性”,即指关于事件的信息模糊不清,以及事件对于人们的生活有重要性。环境与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政府决策的不透明,信息的不公开,在有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项目上马前缺少与民众的沟通,上马后不被公众接受;其次,环境议题属于专业领域,往往涉及专业知识和逻辑论证,普通民众由于认知水平的局限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科普,知情权无法得到保证。再次,长期以来公共事件中政府职责的缺失,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对其的信息产生对抗情绪,不予采信。

1、政府决策不透明为谣言传播提供土壤

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的焦虑是谣言产生的诱导因素,公众在经济增长决策中的缺位以及政府决策的不透明是环境群体性事件中谣言产生的重要原因。政府在公共事件中的决策对公众依然处于封闭状态,普通民众缺乏足够的参与渠道,即便参与,政府也缺乏有效的回应。在厦门PX项目和大连PX 项目的审批阶段,由于公众参与度不够或者公众的质疑与反对意见未得到充分重视,导致谣言滋生引发群体性事件以致项目搬迁。

2、信息公开不及时为谣言传播提供空间

在政府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的情况下,公民只有通过其他非官方渠道获取信息满足对信息的需求,由此造成谣言产生与传播。例如,PX项目涉及化学、生物学等专业知识,普通民众缺乏对它的了解,但是它的上马可能对人和环境造成危害,人们又迫切地想要了解它。因此,“PX 有剧毒”、“PX致癌”等非官方的说法在民众间广泛传播。而政府官方信息的与辟谣往往来的迟缓,而且力量单薄,难以消弭谣言。

3、政府公信力缺乏引发民众不满情绪

政府在环境事件中对于信息有绝对的控制权,极易造成公众与政府在话语权和信息获取上的不平等。政府部门在处理环境事件时,一味地寻求经济效益,忽略了民众的知情权与参与权,造成政府的公信力缺失,民众对政府不满、不信任。谣言与政府提供的信息时常是相左的,因此,谣言是反权威的,它的出现形成了对权力的某种制衡。民众通过谣言的方式反抗不平等、发泄不满。

4、新媒体的发展加快了谣言的传播速度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信息的与传递更加快速、便捷,加之信息在网络空间的传递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为谣言的产生与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得谣言的传播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力更强。因此,谣言的危害更为严重,管控也更加困难。

二、环境群体性事件中谣言传播的控制策略

谣言传播容易造成公众焦虑与恐慌,引发群体性事件,增加了社会风险,对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造成损失。对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传播进行控制策略研究,有利于规避谣言带来的危害。

由于政府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民众与企业之间的环境纠纷往往会演变成政府与民众之间诉求与回应的矛盾。④因此,政府的行为对环境群体性事件中谣言的产生与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信息公开,舆论引导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的PX 项目纷纷遭到当地居民的反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的封闭造成了民众的不信任和恐慌。对于将要上马的PX 项目人们迫切想要了解“PX 项目是否会对环境和人身产生危害”,“PX 项目离城市到底应该多远?”等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但由于政府决策的不透明,信息公开的不及时。导致“PX 剧毒”、“PX 致癌”、“PX 项目至少要建立在100 公里以外,城市才能算安全”等谣言的传播,引发环境群体性事件,导致PX 项目下马,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谣言是公众应付社会生活的一种应急状态,是公众解决疑难问题的不得已形式。”③因此,谣言的产生是社会可能存在风险的一种预警,应该引起政府部门的注意和反省。政府应及时公开信息,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机制,满足公众知情权。谣言产生后及时辟谣,让公众看到更多真相。对于不能公开的内容应说明不能公开的理由,一味的遮掩只会加重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引发民众对政府的抵抗情绪。

此外,政府部门应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建设,通过主流媒体、政务微博、政府部门官方网站等多种渠道及时、真实准确的消息,回应社会公众的关注,挤压谣言产生和传播的空间。

2、尊重民意,满足诉求

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众的环保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增强,政府需要正视民众的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在民众和企业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平衡企业与当地民众的利益,善用市场手段化解矛盾,让双方利益达到共赢。

政府要转变行政方式,避免官僚主义作风,疏通利益诉求的渠道,及时有效地回应民众的意见和诉求,采取多渠道多途径对利益冲突进行调节。政府应为当地民众提供一个与政府和企业平等对话的平台,在重大问题和公共事件中建立起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协商机制。对环境和人身健康安全可能产生影响的项目立项前必须公开信息,充分听取和采纳民意,尤其是反对意见。准备多种预案,在环保和生产上做到万无一失,万一出现问题,要第一时间公布,及时道歉和补救。

3、决策透明,取信于民

政府应该让公众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决策中来,让决策公开透明,让民众及时全面地了解当地与环境、自身健康相关的项目的详细信息和具体情况,可能带来的利益和风险,自主决定项目是否上马,充分行使知情权和参与权。民众的知情权得到保障,社会生活的参与度提高,有助于提升对政府的信任感,促使政策的实行,有效避免传谣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政府要想提升公信力必须和当地民众搞好关系。在对环境和人身健康安全可能产生影响的项目审批和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珍视民众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秉着对民众负责任的态度,让群众在政策中得到切实的好处。正视和采纳民众的合理化建议和要求,自觉接受民众的监督,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4、完善制度,立法保障

政府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首先,制定有效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法律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使民众及时了解真实确切的信息,压缩谣言的传播空间。其次,要完善环境法律体系,严格按照法律来对环境进行监管和治理。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督和管理,避免对环境和人身有危害的项目的上马。另一方面,保证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居住环境安全,一旦发生事故,要严格追究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法律责任。再次,制定谣言预警措施和反应机制,严惩造谣、传谣者。一方面,政府部门应根据谣言产生的原因和传播机制,对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传播进行指标分析和数据挖掘,制定相应的谣言预警措施和反应机制,控制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另一方面,在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厘清言论自由与制造谣言的界限,对恶意制造和传播谣言,制造国家分裂,引起社会混乱的不法分子进行法律制裁。最后,建立完善的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政府和企业应对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和人身财产伤害事件准备预案,尽可能把危险降到最低,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伤害。

结语

要想铲除谣言的生长土壤,阻隔谣言的传播,避免由谣言引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政府部门必须及时公开信息,充分听取和采纳民意,满足民众的利益诉求;增加决策和项目运转的透明度,提高民众对公权力和企业的监督权,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和依从度;制定有效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完善环境法律体系,制定谣言预警措施、反应机制和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对谣言的制造者和传谣者进行法律制裁。

参考文献

①李代祥,《抵制谣言倡导健康网络文化》[N]《. 光明日报》,2011-11-11

②戴佳、曾繁旭、黄硕,《环境阴影下的谣言传播:PX事件的启示》[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③陈万怀,《传播学视角下网络谣言的认知与消解》[J]《. 新闻界》,2008(6)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2013级新闻学专业学生)

上一篇:赚钱项目范文 下一篇:委托理财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