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胜利油田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的三大难点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10-16 01:37:24

浅谈胜利油田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的三大难点及应对策略

摘要:胜利油田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其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油田各级部门的一大难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油田近些年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其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中,笔者重点分析了油田当前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的三大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劳动就业服务 就业观念 服务对象 服务效果

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胜利油田各级部门的难题之一。随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包分配、包安置政策退出历史舞台,油田从1999年起开始改革子女就业政策,从最初的技校生不包分配逐步过渡到大中专毕业生不包分配,实行市场化就业。同时,为了帮助广大子女更好地实现市场化就业,油田在其下属的9个社区建立了劳动就业服务站,为待业子女提供就业和择业咨询服务,取得了较好效果。

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相比,胜利油田的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存在以下特点:

一是以胜利油田为依托,就业服务工作的思路、方法必须服从油田生产、发展和稳定大局。正是由于这一特点,使得油田各级劳动就业服务部门在开展工作时首先考虑的是该工作是否符合油田的生产经营目标,是否能够促进油田各项业务平稳有序发展。

二是以待业子女和家长为主要服务对象。从服务对象来看,油田的就业服务是专门针对职工子女和家长的,服务对象具有单一性特点;从服务内容来看,虽然就业服务本身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但是待业子女和家长前来咨询的内容较为相似,服务内容具有同质性、具体性和相似性特点。

三是对于如何有效地解决特大型国有企业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当前没有成功的经验或者成型的案例可以借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相关经验可以借鉴的内容较为有限。作为中央直属企业,油田除了要完成生产任务,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之外,还要承担起维护待业子女群体和职工队伍稳定的责任。所以对于胜利油田而言,它既不可能把子女的就业问题完全推向市场,也不可能无条件安置所有油田子女。

经过近10多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胜利油田的劳动就业服务工作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油田特色的、特点鲜明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在引导职工子子女理性择业和就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具体分析来看,当前,当前油田的就业服务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如何提高职业指导水平,如何平衡社会就业和子女油田内部就业问题等等。可以说,当前,胜利油田的劳动就业服务工作遇到了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具体来讲,就是随着油田对职工子女就业政策的转变,当前就业服务工作的工作思路、方法、侧重点等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

但是,在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成功转型方面,当前油田的就业服务工作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具体来讲,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转变服务对象观念难。

从理论上讲,油田就业服务的最理想状态应该包括三方面:帮助个人素质较好、学历较高、有意向社会就业的子女安心实现社会化就业;帮助个人素质一般、学历优势不突出、在社会化就业和油田内就业之间难以取舍的子女实现理性择业;帮助家庭较为困难、残疾或者学历较低、社会竞争优势不突出的子女实现托底就业,即油田内部安置。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通过随机询问及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子女还是愿意回油田就业。分析来看,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胜利油田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具有中小型企业所不具备的优越性和稳定性,从某个角度可以说进了胜利油田就相当于进了“保险箱”。二是社会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广大子女不敢也不愿去尝试。三是家长固有的观念影响着子女去寻找社会化就业岗位。

由于以上原因,使得转变待业子女就业观念较为困难。

第二、就业服务效果显现难,服务质量考核难。

当前的就业服务的工作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油田市场准入手续办理与就业资源维护、社会化岗位寻找与典型选树、就业形势和政策宣传及职业指导服务。除了油田市场准入手续办理与就业资源维护属于常规性工作,其质量和效果能够在短时间内衡量出来以外,其余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短时间内都难以进行衡量。以社会化岗位寻找为例,每月各个劳动就业服务站都会花大力气寻找社会化就业岗位或者与改制企业联系岗位,其中也不乏福利待遇和发展前景都不错的岗位,但是,子女最终通过这种方式走出去的寥寥无几,有相当一部分岗位几乎无人问津。

第三、囿于资金、人员等限制,使得就业服务活动开展难。

当前10个就业服务站有的是挂靠在社区劳资科,有的是社区独立的科室,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人员配备。虽然形式不同,但是工作性质和内容没有太大区别。近年来,随着中石化逐年压减开支,社区的生产经营成本也日益紧张。资金上的不足使得各社区就业服务站在开展大型活动时存在一定的顾虑。另一方面,受到就业站工作人员的年龄、所学专业、与人沟通技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限制,使得开展不同形式的、针对性较强的各具特色的就业形势宣传和职业指导活动受到限制。

针对以上三大难点,笔者认为要有效地解决油田就业服务工作的“瓶颈”,理顺就业服务工作程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第一、不断提高就业站工作人员素质,重视服务水平提升,在“硬件”上狠下功夫。

就业站是专门从事就业服务的部门,其工作人员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整个油田就业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鉴于此,笔者认为提高就业站工作人员素质、加大培训培养力度尤其是取证培训如职业指导师、人才测评师、职业规划师等的培训培养力度对今后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大为有利。

第二、针对今后开展就业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形成针对性较强的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

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油田的就业服务工作没有太多的成功案例或者理论可以参考,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摸索边实践,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最终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适合油田实际的、实用性较强的理论体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考虑由若干就业站工作人员组成某某专题研究小组,集思广益,在完成正常工作的同时就该专题从多个方面进行调研、探讨、讨论,最终形成针对性较强的研究成果。

第三、定位明确、工作重点清晰、侧重点明晰是有效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的前提。

笔者认为,考虑到油田内外就业形势、子女和家长的诉求及择业取向,今后油田的就业服务工作应该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第一是在服务待业子女方面,帮助子女了解自己、认清自己、了解油田、了解企业,这是我们就业服务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重中之重,第二是在服务油田方面,帮助企业合理、科学、公开、公平选人用人。

胜利油田的劳动就业服务水平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建立“百年胜利、百年创新”的客观要求,因此,需要油田各级的共同努力,使油田的劳动就业服务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上一篇:加强人文关怀提升女工帮扶水平 下一篇:浅析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特征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