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时间:2022-10-16 01:06:36

儿童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儿童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论文网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摘要】 目的:探讨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的临床特征,总结其诊断要点和治疗体会,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儿男7例,女8例,平均年龄7.6岁,首次发病的平均年龄为4.5岁;所有患儿均具有该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急性期均予补液、止吐等对症治疗,5例给予赛庚啶口服3个月,未再发作。结论:对反复、突然发作的呕吐患儿经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应考虑cvs;对发作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的患儿可给予赛庚啶经验性治疗。

【关键词】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儿童

cvs被认为是引起儿童反复呕吐的第二位常见原因。因其症状缺乏特异性,故临床正确诊断相对困难,为此,总结15例儿童cvs患者的诊治经验,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2004年5月~2008年12月诊断为cvs患儿15例,均符合1999年制定的罗马ⅱ诊断标准[1]。男7例,女8例;年龄3.2~15.4岁,平均7.6岁;起病年龄3.2~11岁,平均4.5岁;首次发病到确诊的病程平均2.8年,其中3~6个月4例,~3年3例,~5年6例,>5年2例。

研究方法:对1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 果

临床表现:均为急性发作性起病,有明确诱因11例,其中7例因感染,2例因情绪变化,1例因剧烈运动,1例因进食过多而诱发,4例无明显发作诱因。发作周期长短不一,每月1次4例,每2~4月1次8例,每年1~2次3例。发作时每天呕吐数次至数十次,每次持续发作2小时~6天,呕吐物主要为胃内容物,含黄绿色胆汁4例,咖啡样物5例,血丝2例,伴随自主神经紊乱症状有发热4例(26.6%),腹痛6例(40%),流涎多汗3例(20%),畏光、怕声5例(33.3%),头痛、眩晕5例(33.3%),心动过速2例(13.3%),脱水11例(73.3%),体检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血、尿、大便三大常规均正常,肝肾功、血脂肪酶、血糖、血淀粉酶均正常,血生化和电解质紊乱7例,代谢性酸中毒5例,头颅正侧位片及ct正常11例,存在上颌窦炎3例,消化道钡餐及内窥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7例,食管炎2例,经颅彩色多普勒脑血流检查3例异常,表现为血管痉挛等,脑电图异常2例,未见痫样放电,心电图异常2例,为窦性心动过速,无st-t段改变。

治疗:急性期给予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必要时加用抗生素,根据具体情况应用苯巴比妥、氯丙嗪、h2受体拮抗剂、盐酸苯海拉明、胃黏膜保护剂等常规治疗以缓解症状。5例发作间期给予赛庚啶0.1~0.3mg/(kg·日)口服3个月,后随访未再发作。

讨 论

cvs以反复发生、刻板发作的剧烈恶心、呕吐为特征,持续数小时至数天,间歇期无症状,可持续数周至数月,每年发作次数为1~70次,平均12次,发作和停止都非常快速,呈“开-关”形式,大约一半患者有相对规律性反复发作,可预测或难以预测[2],60%~80%的cvs发作有触发因素,其中75%是感染因素,常为慢性鼻窦炎和上感(41%)和或心理应激(34%),此外还包括身体应激(18%),饮食(26%),食物过敏、运动病(9%),月经期(可占经期女童的13%),睡眠不足等,本组15例患者中有11例存在明确诱因,其中7例为感染因素,2例为精神因素,2例因运动、进食过多因素,发作期可伴随头痛(28%),畏光(32%),怕声(28%),疲倦(87%),厌食(74%),面色苍白、流涎发热,社交意愿降低等自主神经异常全身症状,还可出现腹泻、脱水,有报道83.3%儿童患者在发病期间存在明显脱水征[2];本组73.3%有脱水症状;因剧烈反复呕吐发作可继发食管炎、胃炎等,本组存在胃炎7例,食管炎2例,考虑cvs患儿存在胃肠动力障碍,其胃电节律及胃排空异常,或可能皮层和脑干功能不良,及过度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活动及自主神经反应性所致[3]。作为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cv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故临床实践中对cvs的正确诊断相对困难,易延误诊治,因此诊断cvs要求先排除常见的或较易治疗的疾病,以及器质性疾病。目前,cvs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选择必要的实验室、影像学、内镜以及脑电图等检查,并对照罗马ⅲ标准(2006年制定)[4]。

cvs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综合的经验性药物治疗仍是有效控制、减少、缩短发作的手段。治疗包括发作期治疗和预防用药治疗。急性呕吐发作期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和饮食的调整,支持疗法、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目前缓解期预防治疗仍是治疗本病的目标。建议如果发作频率1个月超过1次或发作延长每次持续3~7小时,推荐预防治疗,包括抗组胺药、抗抑郁药、β-受体拮抗剂,同时积极进行心理治疗等。本组5例发作间期应用赛庚啶,发现急性期症状缓解明显,且复发率降低,效果显著。

总之,cvs儿科并不少见,其正确诊断对每个儿科医生是必要的。随着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深入,以及临床医生和家长,多学科专家间的共同努力,对cvs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将会有更深、更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rasquin wa,hyman pe,cucchiara s,et al.childhood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j].gut,1999,45(suppl 2):1160-1168.

2 li bli,balint jp.cyclic vomiting syndrome : evaluation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a brain-gut disorder[j].adv pediatr,2000,47:117-160.

3 chelimsky tc,chelimsky gc,autonomic abnormalities in cyclic vomiting syndrome[j].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2007,44(3):326-330.

4 rasquin a,di lorenzo cd,forbes d,et al.childhood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child/adolescent[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1527-1537.

作者:王慧玲1 王慧敏2  作者单位:453000河南新乡市市直机关医院儿科1 453000河南新乡市中心医院2

上一篇:体质调控在病证防治中的作用 下一篇:气管切开后并发套管移位病人的临床分析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