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互动的思想政治课堂

时间:2022-10-16 12:55:58

构建有效互动的思想政治课堂

[摘 要] 思想政治课堂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阵地,要实现思想政治课堂的时效性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为主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而应使其成为师生有效互动、生生有效互动以及学生与教学媒介的有效互动的课堂,而这种思想政治课堂主要受教师、学生和教学媒介这三类教学因素的影响,也应从这三方面入手,构建真正有效互动思想政治课堂

[关键词] 有效互动;思想政治课堂;教师;学生;教学媒介

一、有效互动的思想政治课堂及其特点

“互动”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 G.H.米德关于“符号互动”的论述中,他认为“互动是一种基于符号和语言的相互作用过程”,“人类的社会互动就是以有意义的象征符号为基础的行动过程”。之后“互动”这个词也就广泛地运用开来,其定义也多种多样。

有效互动的思想政治课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学生的自主性。有效互动的思想政治课堂不再是教师满堂灌的教学而更多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媒介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这样的课堂,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在合作学习、互动探究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以及培养某种情感。

2、师生人格的平等性。有效互动的思想政治课堂,师生是平等的。在有效互动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师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身份帮助学生与教师、其他同学以及教学媒介互动,达成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同时也是学习者,与学生一样参与学习活动,与学生共享知识和情感体验,师生之间实现了真正的人格平等。

3、内容的生成性。有效互动的思想政治课堂里,学生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体验不再是通过教师的教来实现,而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与教师、与其他学生、与教学媒介等一切因素互动,不断建构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格。

二、影响有效互动的思想政治课堂的因素

1、教师因素

教师对课堂互动有效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思想政治课堂互动的结构与内容。重视学生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会在自己的思想政治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创设出合适的教学情境,合理安排真正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以及教师和学生与教学媒介的互动。第二,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知识水平影响思想政治课堂互动的深度。思想政治课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是学生获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当具有相当具有深度的专业知识,同时思想政治课的知识也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知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2、学生因素

学生对课堂互动有效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第一,学生的个性特点会影响思想政治课堂互动的有效性。个性特征大体可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这两种性格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迥然不同的。第二,学生的实践经验影响思想政治课堂互动的有效性。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和核心思想就是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可见经验的重要性。

3、教学媒介因素

教学媒介课堂互动有效性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内容的影响。教学内容规定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否贴近学生学生实际,是否能引起学生兴趣都将对思想政治课堂互动的有效性产生影响。第二,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不同的教学方法对课堂互动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采用讲授法,以教师讲为主,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或是创设一个情境学生自主讨论探究发现,教师从旁指导,这类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教学媒介的互动可能更显性些,效果可能更好些。第三,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在这种情况下,小组教学其实能更好的顾及到每一个学生,能看到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的问题与表现。

三、构建有效互动的思想政治课堂的途径

第一,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思想政治课堂有效互动的基础,因为学生信其师才会信其道。在尊重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自己当做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更好地引导学生。第二,提高自身素质。要使思想政治课堂互动真正有效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深化自己的知识素养:要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多涉猎其他学科知识。

对学生而言,他们是课堂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因此,要构建有效互动的思想政治课堂,也需要学生做出相应的努力。具体要求学生做到:

第一,完善自己的个性,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安排。对外向型的学生来说,要克制住自己内心的激动,遵守课堂纪律,积极服从老师安排。第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经验。学生要积极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积累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为思想政治课上与老师、同学以及教学因素互动做足准备。

有效互动的思想政治课堂是真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体现课堂活力和生命力的课堂,而这种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学生教学媒介的相互配合。

参考文献:

[1]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30.

[2]崔允.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6),46.

作者简介:郑永利(1991―),女,四川内江,现为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在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方向:思政治教育学科教育教学研究。

上一篇:颜丙燕:女汉子的温情家事 下一篇:关于话题作文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