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告别“政策市”

时间:2022-10-16 12:39:03

股市告别“政策市”

十年“政策市”终成为过去的记忆,中国股市正全速进入市场化时代

中国股市十几年来的风雨历程无

不与政策,尤其是行政手段调

控休戚相关,于是就有了政策是“纲”,股市即是“政策市”的说法。

然而,当今年上证综指站在4000点之上,“泡沫论”、“全民炒股论”等争议又甚嚣尘上时,行政性的调控手段却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更为温和、更易被市场预期的市场化调控手段――央行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现在市场成熟了,政府也成熟了,应该打破幻想,尊重市场规律。”在央行5月19日宣布上调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及扩大人民币汇兑区间等三大措施后,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如此表示。

一位证券公司高层表示,樊纲的上述表态,可以表明监管层近期用行政手段调控股市的可能性大大减小。

市场化调控彰显决策能力提升

当上证综指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从1000点到4000点的跨越,中国股市就已不再是奇迹,更多是隐忧。当年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仍刻骨铭心,中国是不是在步其后尘,这是一个问题。

自2007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提出“中国股市在形成泡沫”的观点以来,有关“股市泡沫”的大讨论就始终未曾停止过。一些学者甚至提出,当前“全民炒股”十分危险,应该以行政手段调控股市。

对于“全民炒股”的言论,监管层并未表示出过多的担忧。日前,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当前“全民炒股”的观点可能并不像媒体所说的那么严重,虽然股市开户数已达到9000多万,但其中的活跃交易者可能只有3000多万人,这一数据“可能并不很严重”,“证监会将加快新股发行节奏,吸引境外公司回归,以平衡股票市场供需关系。”

业内人士认为,尚福林的上述表态意味着,至少到目前为止,监管层仍坚持以市场手段调控股市。

对当年行政调控有着切肤之痛的投资者,无不关注着政策的一举一动,唯恐在随时可能出台的政策大棒打压下,数年前的轮回再度上演。

“政府正在从倚重行政调控和事后控制的方式,过渡到倚重事前控制和汇率、利率等市场化工具调控。”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这更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决策能力的提高,及对市场化调控措施的信心增强。”

樊纲认为,央行出台的三项政策,都是针对货币供给和流动性过剩等问题。对于当前证券市场的火暴,政府不会再出台相关政策去干扰市场,风险还是需要由市场本身去承担。

有证券公司高层表示,只要市场能够提前预期到央行的重大政策出台,就能避免震荡过激,才能更有利于经济平稳发展。

提前预警弱化市场震荡

5月19日,管理层的调控措施并不是突然出台,市场对此已经有所预期。

尽管是一记“组合拳”,但由于加息早已在预期之中,甚至调整幅度还小于预期,市场化的调控手段并未对股市造成过大的震荡。5月21日,上证综指跳空低开130点,但很快收复失地,最终以中阳线报收,两市成交量再次放大至3000亿元的天量。随后数日,上证综指站稳在4100点之上,央行“组合拳”的影响在投资者依旧高涨的热情中消弭于无形。

此次央行货币政策出台前,就已经陆续发出了很多警示信号。先是证监会的风险提示,接着,总理在2007年非洲开发银行集团理事会年会的开幕词中,阐述了准备进行宏观金融调控,最后,央行行长周小川再次发出了“我们会考虑除货币政策之外的工具,以使得宏观经济持续稳定,所以,并不排除任何的可能性来往前走一步,包括提高准备金率,提高利率甚至其他的工具”的警示。

“央行此次货币政策的调控,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平安证券宏观研究员孙方红博士评论道。

此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已经在公开场合警告,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之下,应当重视货币环境对股市的影响。提高利率不仅仅会影响企业业绩,还影响投资者的资金成本和贴现率。

孙方红表示,今年货币流动性持续扩大,流动性过度增加,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大。央行不得不继续提高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倒逼汇率政策调整,加大汇率波动幅度,这都在意料之中。正如央行所指出的那样,“此次调整旨在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合理增长,保持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展示了调控的艺术性。

意料之外的是,央行一反以前各项政策单独调整、逐步出台的做法,将三项相互关联的货币调控政策同时公布。

一石二鸟

既调控经济又调控股市

目前,持“泡沫论”者认为,中国股市经过大幅上涨,已经透支了未来的成长性,偏高的市盈率导致市场泡沫越吹越大,一旦泡沫破裂,将危及金融安全。因此,此次央行出台组合货币政策也有给股市降温之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陈道富认为,对于是否要将股票市场作为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对象,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实践中,都存在不同声音。一个普遍意见是,如果资产市场的波动是在没有扭曲的情况下产生的,即使再大的波动,央行也不应干预,否则需要适当关注。但鉴于调控资本市场需要较大的货币政策力度,以及时机判断的困难,出于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过度紧缩的担忧,各国央行对此都相对谨慎。

“没有必要用货币政策调控股票市场,但有必要纠正目前过于宽松的货币状态,为股市长期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陈道富表示。

高善文也认为,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是否应该立足于控制资产价格,能否控制资产价格都是大有疑问的。面对资产价格的上升,更加合理的对策也许是:风险教育,增加资产和股票的供应,以及逐步放开居民对境外股票等资产的投资限制。

中信证券研究部总经理徐刚认为,现在中国股市的风险确实比较高,而经济过热是一种现实,如果不对经济过热采取必要的手段,等到泡沫达到一个不可遏制的阶段再出手,会迅速导致泡沫的崩溃。这种崩溃反过来会影响到经济增长。很多新兴市场的政府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经济局面,不未雨绸缪,而且缺乏相应经验,最终导致泡沫破灭,引发经济衰退。

毫无疑问,此次央行“组合拳”的运用可能减缓居民储蓄流入股市的速度,起到一定程度上的“降温”作用。

长城证券一位人士表示,自去年以来,股市分流储蓄资金和存款短期化的现象非常明显,从本次加息各档利率提升的幅度来看,长期存款利率的提高幅度远远高于短期,央行意在引导居民更多地进行定期存款。从贷款利率的调整来看,5年期以上的长期贷款利率的提升幅度小于中短期,体现了央行鼓励消费性贷款(按揭贷款等)和抑制投资性贷款,从而减缓居民储蓄加速流入股市,抑制流动性持续过剩的意图。

政策效果有限

“央行玩了一回象征主义,表示出强烈的决心之后,却轻轻地拍了一下。难怪缩起头来准备硬接一掌的市场感到如释重负,一溜烟地跑过了4000点大关。”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兼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认为,央行货币政策意在警示,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效果,雷声与雨点不成比例。

高善文表示,从对市场的影响来看,可以确定,目前环境下,加息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忽略,市场的基本趋势取决于贸易顺差和银行的信贷投放,利率政策无法左右这一趋势。

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本次加息幅度并未超过预期,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已经被市场认为是温和调节流动性的手段,加息与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味着利空释放。而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扩大意味着升值可能进一步加速,对股票市场实际上意味着利好。市场将沿着原有轨迹继续上行,利空释放意味着围绕4000 点的争夺即将结束。上市公司盈利的高速增长甚至继续超预期增长将持续推高市场,这是市场运行的主要趋势;宏观紧缩、资产供给压力、股指期货等因素可能导致市场波动,但不至于出现持续的大幅调整,这是市场运行的次要趋势。

该分析师认为,此次加息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对企业利润影响有限。加息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财务费用的上升,其中资产负债率较高、利润率水平相对较低的公司会受到更大的影响。整体而言,按照本次加息幅度计算,对全部A股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影响幅度大约在0.4%左右,影响并不显著。

与目前外贸顺差和居民储蓄余额继续快速增长的势头相比,本次加息及提高存贷款准备金率对于A 股市场长期流动性充裕的局面并无太大影响。尽管不排除央行继续调控的可能,但本轮A股长期牛市的基础,包括长期的流动性充裕、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股改和股权激励背景下上市公司业绩的持续高成长等,并不会因此受损,A股市场的长期前景依然看好。

行政调控给股市带来伤害

1996年的“十二道金牌”与《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让一些老投资者记忆犹新――经历过的惨痛损失令人终生难忘。

1996年5月份以后,中国股市在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背景下开始飙升,上海股市与深圳股市分别上涨到12月11日的1258点和4521点。面对渐如脱缰野马的股市,从10月开始,管理层接连十二个降温股市的政策信息,这就是所谓的“十二道金牌”。但“大牛市,赚大钱”的激情搅动着千万人的光荣与梦想,股市对政策调控毫不理会,依然昂首向上。

当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的证券市场》。同时,证监会还宣布“随后两年的股票发行额度为150亿元”。在政策的打击下,三天之内,大盘急跌25%。这一惨景,让众多投资者记忆终生。

经历此次惨痛经历之后,投资者便对政策调控尤其是行政手段的威力记忆深刻。每当股市到达一个高点之时,调控政策何时出台,将以何种方式出台便成为最大的悬念。但此次,市场化的调控手段温和出台,似乎在预示着股市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负利率”促使存款搬家进入股市

央行的《2007年第一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综述》显示,城镇居民对物价上涨反应较为强烈,低收入阶层对物价上涨更为敏感;未来物价预期高位徘徊;认为“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提款购买股票或基金最合算”的居民占比达30.3%,比2006年四季度提高11.7 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虽然,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由3月份的3.3%回落至3%,但扣除物价涨幅后的一年期存款实际利率仍然为负。负实际利率助推居民储蓄加速流入股市,导致股市泡沫化风险持续上升。

股市新开户数不断创出新高,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居民储蓄的环比减少和同比减少,居民定期存款同比减少,活期存款同比增多,狭义货币增速上升快于广义货币增速。4月份,居民户人民币存款减少1674 亿元,同比多减2280 亿元。

飘红的股市考验市场监管

文/本刊记者 崔晓红

一路飘红的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究竟是“黄金十年”的开始,还是股民最后的狂欢?

在近日由腾讯网主办的“2007证券中国投资论坛”上,来自国资委、发改委、证监会等机构负责人以及著名经济学家200余人共聚一堂,探讨未来中国经济走势、证券市场政策动向及发展前景、投资者保护、交易产品创新等热点话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表示:当前属于结构性繁荣,既理性又非理性。在机制还不健全的同时又高度活跃的市场,监管的难度在加大。如何更好地推动各项创新活动的开展,这对资本市场科学决策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认为:今天股市的状态对我们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是一种考验。对于全民炒股,王忠民说,“未必是一件坏事,只要有效的监管、必要的措施到位,不一定就会产生多大的负面。如果不是违规操作,在承担了足够的风险状态下赚钱,赚再多的钱,我都不认为是暴利。对上市公司的业绩监管应该是监管的重点。”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强烈表示:资本利得税绝对不能征收,这对股民的伤害太大。他主张通过增加供给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趁机吸引大盘蓝筹股上市,海外H股回归,这样股市就大了。甚至可以发展其他债券市场,提供更多的投资。”

与会者普遍认为,应该从多方面来解决中国市场的问题。同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护这个市场,保护投资者,不能挫伤投资者的信心,不能打压股市,而应促使中国证券市场平稳发展。

上一篇:赢得非洲 赢在未来 下一篇:“大小非”减持后的国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