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伦理思想初探

时间:2022-10-16 12:36:56

孔子伦理思想初探

摘 要 儒家的原始经典著作――《论语》,是了解孔子伦理思想最直接的材料。孔子伦理道德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具有鲜明的特点。本文着重从处世为人、个人修养以及政治伦理三方面浅析孔子伦理思想中的要义。

关键词 论语 仁 伦理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1.067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后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由此可知,《论语》一书并没有严格的编纂体系,但其内涵却将孔子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人们所普遍认同的。

若将《论语》浓缩为一个字,唯有“仁”这个字可以称配的起。在《论语》一书中,“仁”字一共出现有一百零五次之多,分别对何谓“仁”、如何做到“仁”以及“仁”的思想原则等一系列问题进行阐述。“仁”贯穿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始终,是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标志,也是孔子所倡导的道德伦理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处理生活中不同的人际交往、利益关系等的基本准则和基础,其他一切道德规范和要求无一不由之而展开。所以,把握“仁”的思想,是了解孔子伦理思想的开始,也是读懂《论语》的关键。

那么,“仁”到底是什么呢?何谓“仁”?“仁”,字面拆解看,从人从二,单独的一个“人”不能称为“仁”,“仁”是发生在两个人甚至更多的人之间的一种行为规范。书中孔子对于“仁”的解释有很多种说法,“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阳货》),“仁”在这里是指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五种品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颜渊》)在回答司马牛时,“仁”又具有慎言的特质。此外,孔子还说“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等等。对于同样的一个问题,孔子在不同的时期、对不同的弟子,给出的答案都不一致,甚至于对同一个弟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回答都不完全相同,可见“仁”的含义之深。尽管孔子对于“仁”的回答有很多种解释,但他并没有给“仁”下一个普遍的、统一的、清晰的定义,更多时候像是在做不同的解释而已。

那么,孔子的“仁”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有子口中的这个“本”不正是对孔子“仁”思想来源的回应吗?孔子认为,血缘亲情是人感情中最为真切的,“孝”、“弟”便是其最真实的表现,也是最符合道德行为规范要求的,更是孔子所谓的“仁之本”。有了这种血缘亲情,并一步步向外推及他人,由此及彼,便可有爱人之心,成就为“仁”,做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

概括为一句话,“仁”是孔子伦理思想中道德规范以及要求的总纲领,是其他一切道德品质的核心,内容包含有“义”、“礼”、“智”、“信”、“孝”、“悌”、“忠”、“恕”、“恭”、“宽”、“敏”、“惠”、“刚”、“毅”、“讷”等。“仁”可以覆盖一切善的品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同时,也是实现个人修养的目标。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为人处世、个人修养、政治伦理。

首先,“仁”是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这个“人和人”除了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外,也包括与他人之间的联系往来。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很多侍H的例子,这些例子无非是讲一个字――“孝”。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可就一个“孝”字,原则上讲起来很容易,实际中做起来却很难。如何做到“孝”?“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为父母的病痛而担忧,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更要去了解父母,“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里仁》)谨记父母的年纪大小,并铭记于心,更要“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在庆祝父母寿辰的同时也要为他们年事已高而忧惧。孔子告诉我们对待父母要像臣子进谏一般,委婉地规劝,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做到“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不管何时,都要做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不能让父母担心孩子,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关怀,也是孝的一种形式。但父母总会有老去离开我们的一天,要做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学而》),子承父志,这样也就可以称得上是“孝”了。然而对于那些跟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他人,孔子也提出一些相处原则规范。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这并不是对老师不尊重,而是孔子重“仁”的一种表现。此外孔子也讲“有教无类”(《卫灵公》),在他看来,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激发人的仁爱之心,所以对待求仁之人,要做到“未尝无悔”。孔子告诫我们交友时要有自己的原则与选择,“道不同,不相为谋”,“同道”便是交友的第一原则,否则将难以相处,“道”者,就是要对“仁”有共同的向往。孔子甚至提出“里仁为美”的主张,居住在仁德之地,和仁者做邻居,这是才明智的选择。交友的另一原则就是不比自己差的人交往,“毋友不如己者”,这里的“不如己”的标准是对仁的觉悟程度;此外,交友时要避免“失人”、“失言”错误的发生,孔子说,“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此外,社会中形形的人那么多,怎样才能做到“识人”不差呢?“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对人要亲自考察,不要轻信旁人之言,即便是所谓的“群众之言”,也要达到“必察焉”的程度,“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路》),这样综合考察,才能算是对一个人有所了解。

孔子还十分重视个人修养的问题。书中有记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里仁》)修身的方法之一就是向榜样学习,这些“贤”与“不贤”者都是榜样,都可以成为照亮自身的一面镜子,帮助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这个榜样也并非遥不可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以,要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也并非难事。修身的另一方法便是改正过错,“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能够改正的过错,就不能称之为“过”了。做到了这些,更重要的便是坚持,子曰:“亡而为有……难乎有恒矣!”(《述而》)恒心的培养也是修身所需的道德品质之一,甚至一个人的意志有时还可和一个帝王或者是政权来抗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此外,个人的修养也离不开知识的学习和吸取。学习时为了什么呢?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孔子有云:“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简简单单的七个字,不单单表明了“闻道”的重要性,也指出,学习知识,就是为了感悟知识后面的“道”。天有天道,人有人道。所谓“人道”,就是“仁”,学习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为了领悟“仁”。在这里,学习不但成为个人品质修养提升的一部分,也成为个人求仁的途径之一。但孔子也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这里的“古”、“今”是以孔子所处的年代为坐标而言,但放置于现在也未尝不可,文字所要表达的意思并没有因为时间的不同而相异。告诉我们学习为的本就是提高自我,提升自身的修养,而并不是在人前装模作样,装饰自身而已。

将“仁”实践于社会,便为“仁政”。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也就是要“以德治国”、“以礼治国”,而反对“以力治国”、“以刑治国”。

书中指出,为政者若可以“为政以德”,以德治国,进而达到“仁”的境界,成为民众的楷模、表率,那么就会像北极星一样,“众星拱之”;如何实行这个这个“德治”呢?首先是要“正名”,孔子J为一个国家的政治混乱始于名分的混乱,俗语有云,“名正言顺”。孔子在回答子路如何治理国家时也指出,“名不正,则言不顺”,“正名”就是要将人们各自的社会角色确定起来,明确各自的职责,不然,一个国家是难以正常运转起来的,便会出现“虽有栗,吾得而食诸?”的场景。所以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他将君臣父子的关系摆放到治国之本位,并首先提到“君君”二字,除了是对“齐景公问政”的回应外,也表明孔子本人对于社会稳定,恢复“周礼”的迫切希望。其次便是要做到“以信立国”,孔子在在谈到治国之道时指出,“敬事而信”(《学而》),治国以信,是“德治”的基础,“信”而“慎言”,更是孔子所认为君子应具有的美德。“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一个人没有诚信,不知道怎么可以呢!孔子有这样的感慨,并举车与r、的关系为例,足以见得诚信的重要性,普通的平凡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作为一国之君的帝王呢?“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子路》),这都是在强调“以教兴国”的重要性,对民众百姓加以训练教导,便能够派他们去打仗,否则的话便是抛弃他们,“教民”也是“仁者爱人”的一种表现。然而执政者要教化民众,自己就要先做起楷模,以身作则,“政者,正也”(《颜渊》)、“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子路》);为政者若不能够以身作则,“如正人何?”便会直接导致国家政令的闭塞不通,出现“虽令不从”的局面。这些是对于君王统治的政治要求,对于臣子而言,如何做到“忠”,这一点也是孔子十分重视和强调的。孔子回答鲁定公“一言而可以兴邦”的疑惑时表明,仁者治理国家,首先遇到的便是君与臣的关系问题,一国之兴,在于君主的明智,而一国之亡,总是不可避免地受到群臣中没有人敢讲真话这一影响。“勿欺也,而犯之”(《宪问》),当行;“忠焉,能勿诲乎?”(《宪问》)忠于他,能不给他教诲吗?当做。

参考文献

[1] 论语.张燕婴译注.中华书局,2006.9.

[2] 陈少峰编著.中国伦理学名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

[3] 钱宁重编.新论语.三联书店,2012.6.

上一篇:基于语料库的语言服务平台建设 下一篇:让肿瘤饿死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