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R&D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10-15 10:51:55

中国R&D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摘要]科技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R&D活动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因此,本文通过建立panel data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R&D投入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且各区域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有较大差异,并得出R&D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R&D经费投入[1]。

[关键词]R&D投入;经济增长;面板模型

[DOI]10.13939/ki.zgsc.2015.12.173

1引言

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较为稳定,但我国长期以来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资源推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于一个人均资源缺乏的大国来说,这种增长方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所以通过提高科技水平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健康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而一国的研究与发展(R&D)活动是科技发展的基础。

现有的文献大多在时间维度上没有构成大样本,研究得出的长期均衡关系结论不够准确,并且个别学者采用名义数据研究,没有考虑价格波动的影响。因此本文着重研究区域间R&D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比较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2实证分析过程

2.1数据选取与处理

本文选取2000―2011年我国31个省的数据,用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经济增长,记为GDP(亿元);用R&D经费支出和R&D人员全时当量代表R&D投入水平,记为RDJ(亿元)和RDR(千人年)。为了消除价格波动及异方差的影响,对GDP和R&D经费支出进行价格平减;并分别取自然对数,记为LnGDP、LnRDJ和LnRDR。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2模型的设定

本文通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设定模型(见表1):

各区域模型的F 检验相应的P值均小于 0.05,则可原假设混合效应模型,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个体随机效应模型的形式相同,因此,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基本形式为:

yit=αi+β'Xit+uit

其中αi是随机变量,uit为误差项,Xit为回归变量列向量,β为回归系数列向量。

2.3模型的估计结果

采用已设定的模型进行回归估计:

2.3.1各区域R&D经费支出与经济增长模型回归估计结果(见表2)

各区域模型拟合优度良好,且系数均能通过T检验,表明东中西部的R&D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影响。东部地区R&D经费支出的弹性系数为0.638,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弹性为0.652,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弹性为0.7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东部地区虽然在R&D投入强度上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但R&D投入强度的高增长并未有效地推动经济增长;中部地区R&D投入强度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R&D经费投入的推动作用;而西部地区R&D投入则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发展。

2.3.2各区域R&D人员投入与经济增长模型回归估计结果(见表3)

全国及中、东部的模型拟合优度良好,西部相对一般,但各区域变量系数均能通过T检验,表明东中西部的R&D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影响。东部地区R&D人员投入的弹性为0.865,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的弹性系数最高,超出了全国平均水平,表明R&D人员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西部地区的弹性为0.791,它无论是在R&D人员投入的绝对量上还是在对推动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上,都低于东、中部地区。

3结论和建议

对比分析我国R&D投入两大要素: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投入,R&D人员投入的产出弹性大于R&D经费投入的产出弹性,表明我国各区域R&D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高于R&D经费投入的作用。因此,各地区不仅要不断加大R&D经费投入力度,同时更应注重提升R&D人员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加大R&D人员的引进力度,提高R&D人员的技术素质。一方面,要从政策上吸引高技术人才,不断培养高质量的R&D人员;另一方面要创建和完善各种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部门及R&D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使我国R&D投入更好地推动经济增长,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其自身的资源优势,优化R&D科技资源的配置,从根本上解决东部地区R&D投入的产出效率偏低的问题;中部地区应抓住中部崛起的机遇,在继续优化R&D人员质量的同时,加大R&D经费投入的力度,提高R&D经费投入的产出效率,促进中部地区科技水平的提升;西部大部分地区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资源环境不足导致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流失,因此,西部地区应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特点逐步加大R&D投入强度,着重培养高质量的R&D人才,不断加强区域内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同时政府应从政策上对创新型企业给予更多的支持,并积极引进高技术人才,逐步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维国,谢兰云.我国区域R&D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11):108-115.

[2]卢方元,靳丹丹.我国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3):146-157.

[3]齐秀辉,张铁男,武志勇.中国经济增长与财政科技拨款、R&D经费支出的协整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1(4):118-120.

[4]齐秀辉,张铁男,武志勇.中国 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变动特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23):102-105.

上一篇:国际石油工程合同争议的解决研究 下一篇:外移人力资本回流对国际贸易、产业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