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童心未泯的大师

时间:2022-10-15 08:59:45

智慧人生童心未泯的大师

儿童天真可爱、纯洁无瑕。能拥有童心,是许多人的梦想。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童心就会消减,童趣就会随之消失。文学大师是个“例外”,他们始终童心未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许多故事至今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据鲁迅长孙周令飞回忆,鲁迅是个幽默有趣、童心未泯的人。在厦门大学教书的时候,鲁迅对母亲深怀思念。不料,却有头猪当着他的面啃相思树叶。鲁迅一时气极,就和那头猪展开了一场搏斗。鲁迅50多岁定居上海的时候,曾经一路转着圈踏着华尔兹的舞步入座吃饭,逗引得满桌人哈哈大笑。夏日的深夜,鲁迅喜欢开着窗子伏案写作。有时候,看到有人溜到自己楼下的墙角来尿尿,他就会用橡皮筋和纸团做成弹弓,弹在那人的屁股上。鲁迅非常欣赏儿童的心灵之美,他的作品传递着童真、善良与美好。在《社戏》、《故乡》等作品中,鲁迅以阳光的笔触,描写了几近单纯的儿童心理和性格,歌颂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活泼好动和充满活力。

钱钟书在淘气上堪称“达标”。钱钟书和杨绛同在牛津留学时,有一次午睡他先醒来,看到杨绛还睡着,就饱蘸浓墨给杨绛画了个大花脸。待到洗净墨痕,杨绛脸皮像纸一样快洗破了。钱钟书很疼爱他的女儿,而且经常与她闹着玩。有一个夏天,他的女儿在床上睡着了,露出白白的小肚皮,憨态可掬。钱钟书便拿起毛笔,在她的肚皮上画了一个小人。画完,看了看,自己觉得很满意。钱钟书献给女儿的“爱心”是在女儿的被窝里“埋地雷”,埋得一层深入一层,把大大小小的各种玩具、镜子、刷子,甚至砚台或大把的毛笔都埋进去,等女儿惊叫,他就得意大乐。女儿临睡前必定小心搜查一遍,把被里的东西一一取出。钱钟书恨不得把扫帚、畚箕都塞入女儿被窝,博取一遭意外的胜利。这种玩意儿天天玩也没多大意思,可是钟书百玩不厌。半夜里,他家的猫和别的猫打架,不管多冷的天,只要听见猫叫闹,他准从热被窝里出来,拿了特备的一根长竹竿,赶出去帮自己的猫打架。总之,他是一个典型的长不大的“老顽童”。

作为著名的儿童作家,冰心一生与儿童为伍,和儿童休戚相关。她经常深入幼儿园、小学校,询问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了解他们的要求和愿望。正因为冰心童心未泯,所以她爱花、爱草、爱树木,爱大自然中的一切小生命,尤其喜爱猫。冰心爱猫,在整个文艺界都是出了名的。据说,她家的那只波斯猫个大体壮,一身亮丽的白毛蓬松如云,轻柔如丝,动作轻捷灵敏,常常做出一些调皮的动作。但是,每当它在冰心面前撒娇时,却显得分外地温驯和,往往逗得冰心像孩子般大笑。冰心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中,写到了在颐和园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对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冰心最后说:“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和活力,读后令人感到十分兴奋和激动。

汪曾祺的作品富有人情味,他本人也特别富有童趣。汪曾祺写过一篇散文《多年父子成兄弟》。他说,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汪曾祺的两个女儿不但不怕他,而且把他当做自己的伙伴,动不动与他嬉戏打闹。两个女儿小时候总喜欢在爸爸脑袋上梳小辫,她们在汪曾祺的头上乱揪一通,手上也没个准,疼得他直咧嘴。她们还不停地喝斥着:“别乱动!”不一会儿,女儿拉着满头扎着红色、绿色绸带的爸爸去照镜子,问他:“好看吗?”汪曾祺总是充满慈爱地夸奖:“真漂亮!我们妞儿就是能干!”闹够了,两个女儿把兴趣转移到别处了,汪曾祺想拆掉头上的花布,便认真地征询:“可以拆掉吗?”小女儿坚决不同意,说:“不行!好不容易梳的!”于是,汪曾祺便顶着一头的花花绿绿,若无其事地写他的小说。

童心未泯,是大师共同的特点,也许正是因为他们拥有一颗不老的童心,所以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纯真,洋溢着激情,富有生命力,让人百读不厌。阅读大师的童心与童趣,让人回味无穷。

(光贤摘自《通辽日报》)

上一篇:健康保健家庭小药箱也要“大扫除” 下一篇:重口味的养生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