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是如何布置作业的

时间:2022-10-15 08:29:16

初中语文教师是如何布置作业的

摘要:家庭作业作为衡量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指标,不仅与学生密切相关,更离不开教师的设计与指导。长期以来,作业被边缘化,一直不被教师们重视。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初中教师是如何布置作业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师;家庭作业;布置

一、 研究初中语文教师布置作业的必要性

家庭作业作为联接课内与课外的纽带。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取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对于教师而言,家庭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的载体,通过反馈家庭作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存在的问题,这是教师调整后续教学的基本依据。

二、初中语文教师布置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1.语文教师布置作业目的不明确

关于语文教师布置作业目的的认识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布置作业的目的就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考试而作业,大部分教师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做的。很多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为了方便都是“拿来主义”,没有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精心的设计,根据已有的资料和教科书按照课时的需要依次往后做,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要,更没有考虑到学生与作业之间的联系。因此语文教师布置作业充满了盲目性,布置作业的目的不明确。

2.语文作业来源、形式内容单一;语文教师缺乏创新意识

学生常见的语文作业都是一抄(抄生字,生词)、二答(答课后问题)、三背(背指定篇目)、四做(做教辅用书)。即使是答课后问题,背指定篇目,语文教师也往往让学生以写的形式来检查,这样片面突出写的能力,忽视了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发展。

3.语文教师布置作业数量不合理,学科之间缺乏沟通

大部分语文教师对待作业都是重“量”轻“质”,语文教师并没有根据实际授课情况与学生的需求去安排作业量,而是大搞题海战术,努力做到面面俱到。事实上,同样的作业量,对于好学生来说也就是十几分钟,而对于知识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来说,需要花上一个多小时甚至更多才能完成,导致这一部分学生对作业失去积极性,从而对语文作业应付,抄袭。

三、初中语文教师布置作业的策略

(一)明确作业目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布置家庭作业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要明确作业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巩固和强化技能,更重要是在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把课堂知识迁移到课外去,到实际生活中,到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另一方敏,学生课堂的有效性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应该充分保证课堂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把提高教学质量依赖于学生的家庭作业,把课堂的遗留问题放到家庭作业中去,认为只有学生死记硬背,机械练习就一定能达到熟能生巧。

(二)挖掘作业资源,丰富作业形式与内容

传统的作业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作业资源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资源都可以归类为作业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积累更多的教学资源,留心观察身边的教育现象,并且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开发出更多的作业资源;作业资源的丰富多彩与作业的形式内容是密不可分的,只有资源丰富了,学生的作业形式也就丰富了。作业的资源具有实践性,生活化,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这些作业资源中,把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等综合起来,学生在作业中,积极探索,乐于探究,直接提高了自主性和自信心。

(三)把握好难度,注意作业分层设计

作业的难度常常因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能力发展水平而变化,传统的机械抄写,重复练习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对作业产生厌倦,无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要教师布置一定难度的作业,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兴趣,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好胜心强,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是学生“动起来”。作业进行设计,进行研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教师应该努力让每一个层次学生都可以体验到成功地喜悦,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做到因材施教。

(四)适当控制作业量,加强学科之间的协调与沟通

很多教师认为,只有让学生做越多的作业,学生才会很好的掌握,已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们认为只有布置更多的作业,学生才会考到理想的分数。其实未然,单纯的做重复性练习,只会形成恶性循环,学生对作业失去兴趣,而且这些没有单一的作业内容占据学生的课外时间,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对作业产生厌倦感。学生做作业知识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为了作业而作业,作业也失去了意义。

(五)重视作业批改的多元化,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重视作业批改的多元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批改主体的多元化,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主体性。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是教师的专有特权,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思维定式,认为只有教师批改的作业才能反馈正确的信息,才能提高教学质量。2.批改符号多元化,清楚反馈批改信息。教师批改作业的认真程度与学生的做作业认真程度成正比,如果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对错,不关心学生做作业的认真程度,以“√”“×”来衡量学生的作业,就会挫伤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用多种批改符号清楚地反馈学生的作业,注重学生的每一次进步。

参考文献:

[1]教师过量布置家庭作业的弊端及其制约设想[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05:71-73.

[2]姚利民.有效的家庭作业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06:47-52.

[3]刘世稳.关于中小学家庭作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02:1-4.

[4]郑明江.浅论构建“素质型”家庭作业新体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02:7-8.

[5]蔡文艺,周秋凤.基于课程标准的家庭作业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29:50-52.

[6]熊川武.论中学教师“零作业批改”[J]. 中国教育学刊,2007(5).

[7]宋秋前.有效作业的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54-57.

上一篇:浅谈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下一篇:我的音乐生活我的音乐老师,教我读懂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