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银行”模式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可行性探讨

时间:2022-10-15 08:05:05

“时间银行”模式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可行性探讨

摘 要:提供公共服务是国家、政府最基本、最常见的职能之一,也是政府之所以为政府的原因。本文以帕累托最优原则为基点,指出我国现阶段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两者间的偏差,提出了以“时间银行”模式来达到一种帕累托改进,最终建立和完善覆盖率高、效率高、公平性高、人民满意度高及契合农民需求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关键词:时间银行;帕累托最优;公共服务;社会保障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种利益群体偏好的变化,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的需求也进入了一个更加多元、异质和动态的时期。然而,公共服务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却与我国刚性的政府供给机制构成了一定的不和谐,政府供给能力总量不足且供给结构失衡。

帕累托最优对于公共服务的供求关系的帕累托改进最大的启示就在于:公共服务的供给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公民的需求偏好。而这一方面要求公民有意愿去表达自己的需求偏好,同时公民需要有畅通的渠道可以表达自己的需求偏好;另一方面要求政府有动机去提供这些公共服务,并且政府要有足够的财力可以去供给。“时间银行”模式恰好符合这两个要求:一方面,公民通过参加“时间银行”表达自己的需求偏好;另一方面,相比直接提供公共服务,建立“时间银行”体系的投入要少得多,而且一旦建成,只需要付出维护费用,投入产出比极高。

“时间银行”虽是进口名词,但相应的做法在我国也曾经出现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社区工作者关注到“时间银行”这一互助模式。该模式从社区参与的角度,改善原有社区居民原子化状态,通过有偿志愿服务为主的网络组织模式,既节约了社会成本和家庭压力,又提高了社区居民各自的生活质量。虽然“时间银行”模式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在具体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它也为提升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减轻我国的公共服务压力提供了一条解决路径。

二、“时间银行”模式在中国公共服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保障每个人都能够有尊严的生存下去,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政府通过何种制度安排来达成这个目标,这个义务都是无法回避的。我国社会保障人口规模巨大、社会保障需求量趋势显著、国家经济实力比较薄弱的现实,决定了建立基于劳动互换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最现实的选择,它能够以比较经济的成本取得相对较高的社会效益,广泛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来弥补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服务方面的不足,从而有效提高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

而“时间银行”模式的本质是劳动成果的延期支付,符合社会交换的要求。因此,在中国公共服务中应用“时间银行”模式,具有其可行性:

1.符合我国国情

社会迫切需求,国家又财力有限,不可能建立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因此,建立基于“时间银行”模式的公共服务模式符合国情,可以广泛推行于我国各个地区,惠及各种经济状况和家庭结构状况的所有有需求的人。

2.符合市场经济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奉献与回报激励机制有存在的必要性,权利与义务、奉献与回报应该是匹配的。基于“时间银行”模式的公共服务在志愿的基础上强调回馈机制,符合了人们在追求崇高道德理想的同时又有实现自己利益的现实需求。人们在做好事的同时,其行为和效果受到社会认可与鼓励,同时在遇到难处希望得到社会援助时从制度上得以保证,从而达成个体间心理与道德上的公允与平衡。

3.志愿者有闲暇和服务热情

坚持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要有时间,二要有热情。志愿者大多为老年志愿者和军人与学生,这些人群不乏空余时间,并且有较高的服务热情,他们参与活动是基于互助的需要以及社会责任的动机,而非纯粹对利益关系的考虑和计算。

4.国内外已有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启示

“时间银行”模式目前已经成为国外社会为老服务的主流模式,大可推广到公共服务的整个社会保障领域。从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西方国家社会养老保障的发展历程看,单纯的社会机构养老也并不是最佳选择,以中国为代表的三代同堂模式正成为一种解决老年问题的范式。为此,许多国家政府都把居家养老服务当成现代社会解决养老问题的主流模式。

从国内发展来看,时间银行这几年陆续在天津、马鞍山、湖南、扬州、无锡、杭州、宁波、广州等地先后推行,取得了很多经验,为下一步的建设提供了实践和理论基础。

三、结论

从帕累托提出的改进原则及最优原则可以得出结论:虽然每个消费者负担不同的税收价格,但他们享有等量的公共产品,从而公共产品供给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是所有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公共产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这里的公共产品可以用公共服务来替代,但是,这一最优条件是有假设前提的,而且公共服务的提供并不是完全有市场提供的,政府作为提供的主体,同时作为一个自利人,不可能完全掌握消费者的需求信息。

具体到我国公共服务领域,部分群众需求得不到满足,同时满足的部分又因各种主客观原因不能发挥极致,目前政府能做到的只能是转换思维,通过与其他非正式组织及个人的“合作共治”来达到一种帕累托改进,进而最终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因此,虽然“时间银行”模式在我国仍然处于初步阶段,但将其推广到公共服务领域仍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虽然说良好的制度选择并不必然带来最优的分工组织结构以及最优的资源配置,但是它至少意味着,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帕累托改进是可以通过制度改进得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高月兰.对“帕累托最优”的伦理诘问[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5,(8)

[2][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4]王智慧,刘芳.论帕累托最优概念的相对性与局部性[J].天府新论,2005,(9)

[5]马贵侠.论“时间银行”模式在居家养老中的应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6]王琳.循环互助的新模式――时间银行[J].法制与社会,2011

作者简介:

宋文俊(1992.4~),女,江苏省常州市,学历: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上一篇:论新时期如何促进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 下一篇:浅议民办高校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