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实施策略

时间:2022-10-15 07:39:43

创新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实施策略

【摘 要】本文提出在传统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采用创新教学对高中物理课程知识组织方式进行重组,对知识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组织,实现高中物理课程知识点前后关联和系统分类,为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支持。

【关键词】创新教学 高中物理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0-0023-01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更重要的是能产生出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成果。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很多高中物理教师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鉴于此,笔者做了以下几点探索。

一 利用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所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下落。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二 利用创新教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传统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重视设计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以相应的创新思维的熏陶,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手段提出种种假设或猜想,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假设或猜想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重视在教学中再现前人是如何创造、发明的,让学生在前人走过的轨迹上,经历失败和成功的磨砺,体会创造成功的喜悦。

三 利用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指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探求答案的思维形式,是一种推测、想象和创造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它有多端、灵活、精致、新颖的特点,有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三个维度。教师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中的创造因素,适时地诱导学生求异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有很大的作用。教学时,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学会根据现象或事实进行科学推理的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加深其对研究方法的领悟,提高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创造能力。

四 利用创新教学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从周围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常有:查阅资料、实验操作、走访专家、社会调查、问题讨论、现场观察等。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几乎所有的课题研究,第一步是搜集信息资料。有的从图书馆获取资料,有的从网上获取信息,有的采访专家,有的编写问卷调查表,有的通过实验获取数据。第二步是处理信息资料,或做出统计,或制成图表。第三步就是加工信息资料。因此,研究性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和加工信息资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五 利用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当前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着只重视简单的操作练习,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从器材、方法到表格设计都是按照规定好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很少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有些学生在实验中只是依葫芦画瓢,根本不能领会实验的原理和思想,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如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进行一些创新设计。如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让学生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基础教育的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尽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尽力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创新,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廖伯琴、张大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陶昌宏.高中物理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上一篇:萧山方言中三音节形容词的重叠现象 下一篇:对生态林管护人员管理的一些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