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物流协调发展分析

时间:2022-10-15 05:48:43

食品工业物流协调发展分析

1食品工业物流供给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专业化的食品物流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新鲜食品的诉求,也对食品供求市场起到了调节的作用。食品在经由加工、流通、销售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实现了增值。在流通环节,由于处理不当或设备落后很容易引起食品变质、损耗,甚至引发食品安全事故。专业化的食品冷链物流为食品安全生产和流通提供了保障。食品冷链物流系统主要包含流通载体、贮藏冷库及配套监控装备等,如图3所示,我国冷藏保温车从1981年开始持续增加。截止到2011年,全国共拥有公路冷藏保温车4.5万辆,铁路冷藏保温车6100辆左右,冷藏保温车主要用来运送水果、蔬菜及肉类等食品,其中公路冷藏保温车运量只占运输总量的20%;铁路冷藏保温车占铁路货车总量0.95%,其运输量不到运输总量的1%。与发达国家95%的冷链流通率相比,我国水果、蔬菜、肉类等农产品仅5%~20%进入冷链流通,产后损失率为发达国家的10~20倍。根据物流协会冷链委的统计,2013年我国公用冷库容积为7127.27万m3,人均冷库量约为5年前美国的22%,人均只占0.01m3。如图2224所示,我国东、西部冷库容量差别显著,冷库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工业发达地区,位于第一阶梯的东部11个省市拥有全国2/3的冷库容量,而农产品资源丰富的西部只占用全国冷库容量的1/5。与发达国家比,我国冷库容量不足,冷藏容量仅仅为冷藏需求的20%~30%,冷链水平偏低。从以上分析来看,我国食品工业物流仍处于供小于求的发展阶段,食品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专业运载工具和贮存设施严重不足,冷链资源分布不均,造成食品流通损耗大,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滞后的食品工业物流难以适应当前食品工业的发展。

2影响我国食品工业物流协调性的因素

食品物流需求是食品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衍生需求,它受政策环境、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要素影响,全面认识影响食品工业物流协调性的影响因素,对于预测未来物流需求与制定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加以分析。

2.1政策因素

政策性因素对食品工业物流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要着眼全局,制定规范的产业政策,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致力于培育食品工业需要的物流企业;要引导和规范物流市场秩序,鼓励食品行业大力发展社会化物流。我国食品物流行业缺乏适宜的监管体系,物流资源分散,协调沟通不足。政府部门应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与法律法规。在制定规则和标准的同时,要兼顾国情与国际发展趋势,探索符合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标准化体系。

2.2经济因素

食品物流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互为促进,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高速增长,必然要向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必然要释放出更多的物流;反之,物流活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当经济的发展滞后于物流的发展,就会造成物流资源的浪费;当物流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时,就会降低社会产品的流通效率,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决定着物流的结构和规模,要发展与经济相适应的食品物流产业。

2.3技术因素

食品专业化物流比常规物流对技术依赖更高,系统更复杂。我国有超过90%的第三方食品物流企业由于技术落后而无法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流通效率,也同时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层次。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已普及了冷藏链技术,在生鲜、易腐食品流通过程中全部实行冷藏保温运输,推广温度监控和品质检测技术,而我国冷藏冷冻技术尚未成熟,缺乏一体化的温度控制系统,服务的范围大多以运输和储存为主,无法提供适应市场的多功能、综合全程的食品物流服务,落后的技术和薄弱基础设施制约了我国食品物流甚至食品工业的发展。

2.4消费偏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食品消费趋于多元化。当新的消费趋势形成时,企业就会调动资源来满足这种新的需求,以期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然而,新消费观的形成具有不确定性,这就要求食品物流企业在管理上要有足够的柔性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普通消费者对价格仍然敏感,食品专业化物流带来的运输成本转嫁在食品上就难以获得普通消费者的青睐;公众对食品冷链物流认知淡漠,没有充分意识到食品冷链物流对食品安全的重要程度。但是,消费偏好的转变将影响着食品工业物流的运作模式、服务方式等等。

3结语

在我国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食品物流需求巨大,但由于我国食品工业物流起步较晚,基础薄弱,食品工业物流仍处于供小于求的发展阶段,专业运载工具和贮存设施严重不足,冷链资源分布不均,造成食品流通损耗大,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滞后的食品工业物流难以适应当前食品工业的发展。

作者:汪章槐 章家清 单位:江南大学

上一篇:政治经济的价格反应 下一篇:食品监管中的渎职犯罪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