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时间:2022-10-15 04:32:04

浅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39-01

1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落实素质教育,就须提高自身素质。

1.1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形成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观念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进一步加强学科知识素养,拓宽文理知识基础,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更要注重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及时地更新自己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起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观念。

1.2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尝试

教育与教研虽然是两项工作,但是它们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作为政治课教师,只要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就一定能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中,以及从当今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了问题就要想办法去解决,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尝试。

2 精心备课,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思想政治课教学,备课必须“全方位”,包括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备特点等,不机械套用参考书,问题都要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到,才能在授课中收到实效。为了切实备好课、上好课,教师应作到精心:精心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精心设计预习题、精心设计课堂结构、精心设计作业题练习题、精心设计教学手段,合理使用教具,开发教学课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做到教学直观形象、精心设计教学艺术,对课堂语言、手势及师生活动都要周密考虑、巧妙设计,使教学生动、逼真,引人入胜,将教育性、教养性和发展性目标分解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3 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是政治课中一种可操作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如在讲授“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可作如下比喻,以启迪学生思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好比八宝粥,糯米是主成份,但还有红枣和莲子等其他重要成分,只有把各种成分组合起来,才能形成真正的八宝粥,这里的糯米就相当于公有制经济,红枣、莲子等则相当于非公有制经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开阔了思维。又如,在讲授“纸币的发行量”时笔者提出了问题:假如我作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就会多印钞票,使企业有钱购买生产资料,人们有钱购买消费资料,这样能行吗?这一情景的创设,使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这样就能有效地启迪学生思维,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4 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贯彻教学原则

4.1精讲精练原则

课堂教学既然要立足于素质教育,就必须讲求效益,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以惟有将“精讲精练”的原则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才能收到实效。那种“填鸭式”满堂灌已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精讲精练,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借助教师有意识的点拨、暗示,可让学生有更丰厚的收获,可“让学生能跳起来摘果实,让跳起来的学生都摘到果实”。同时,精讲精练,既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地接受理性的东西,有可以避免重复无益的课业负担,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4.2主体性原则

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应体现对学生的引导、开导、辅导和指导上;主体作用体现在给学生思维、提问、动手及探索的时间或机会上。如,在讲授“银行的分类及职能”时,笔者设计了一次“比比谁的本领大——银行系统职能竞选大赛”的活动,全班同学踊跃参加,分别扮演不同的银行,各自陈述自己的性质和职能。在活动中,有的学生竟用起了“快板”和流行歌曲中的“说唱”。一堂课下来,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开拓了思维,提高了能力。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4.3民主性原则

政治课教师应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情感相互交融,教与学相互呼应,学生的思路不断开拓,思维不断发展,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

4.4活动性原则

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等活动学到知识,培养才能。

4.5因材施教原则

肯定了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行分类指导,分层次教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更主要的是,在授课中化繁为简,浅入深出,给学生提供阶梯,给学生多说、多做的机会,发现学生的知识缺陷,随时解决,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充分肯定,激发其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5 创造性培养成为当今至关重要的教学任务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将是国民创造力的激烈竞争,谁拥有了创造性人才,谁就会独占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谁就能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权力,谁就能赢得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胜利。今天,我们的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新,需要新的方法,新的发明和新的思想。因此,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大力开展创新性教育,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但我们的教育一直比较重视对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集体意识的宣传和培养,忽视了个体意志品质和独立自主精神在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学生的个性。我们在课堂上,最重要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探索未知。

总之,课堂教学必须摒弃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教学观,而应以学生的智能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为主要目的,才能使学校教育从根本上提高育人的总体效益。只要真正把素质教育目标落实到每门课堂每一节课,就能够使学生的德、智、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为我国21世纪的素质教育贡献力量。

上一篇:试析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分组合作教学 下一篇:浮力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