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中与病患沟通的技巧探究

时间:2022-10-15 02:43:19

临床护理中与病患沟通的技巧探究

摘要:医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情况的不断更新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病患进行沟通已成为临床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在临床护理中与病患进行更有效更融洽的沟通。

关键词:临床护理;病患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136-01

现代的医学发展很快,但是医患之间信任反而逐渐减少,这不仅不利于患者康复,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护士与患者的沟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显得非常有必要。良好的沟通可以让患者积极接受护士的护理,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很有帮助,甚至能让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临床护理中与病患沟通的重要性

1、患者的需求

现代的护理要求除了专业的护理知识和经验,更注重的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这是拉近护患之间距离的有效途径。护士每天都要与患者接触,而且护士在患者面前代表的是医院,只有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逐渐消除社会上对医生和医院的偏见,改善医患关系[1]。如果护士能设身处地地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患者的焦虑和担忧,并通过与患者交谈、介绍医院情况为患者排除紧张的心理,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这将对患者的康复非常有益处。医院不仅仅是治疗患者的身体疾病,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这就需要护士在配合好医生治疗的基础上,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适时适当的给予心理疏导。心理疏导的最主要方式就是与患者进行沟通,沟通能促进护患之间的感情,无形中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同时也可宣传健康常识。

2、护理工作的基础

沟通中往往会涉及到许多护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护士要与患者沟通并获得患者信任,就必须在患者面前展现出专业的护理水平。从这个角度说,沟通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只有理论知识扎实,并且实践经验丰富的护士才能在与患者沟通中做到驾轻就熟。护士在与患者的沟通中其实也是把所学知识传授给患者,这要求护士本身必须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和高水平的护理技巧。护士的责任是护理好患者的机体疾病,同时也要兼顾患者的心理需求。入院患者的心理一般比较脆弱,如果护士能在工作中对患者多一份关心,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可以减少患者的不安,同时可以提升医院的形象。比如护士对病情危急的患者要根据医生诊断结果有针对性的与患者沟通,否则就难以达到沟通的真正目的。

二、临床护理中与病患沟通的技巧

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人,而且护士是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护理,因此护士的一言一行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有重要的影响。护士与患者的沟通除了语言之外,还包括眼神、环境等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时时刻刻存在于患者的周围。护士不仅要掌握与患者的语言沟通技巧,还要给患者营造一个轻松的养病环境。

1、语言沟通

护士的工作需要患者的配合,因此先要让患者从内心接受护士的护理,温柔的语气、甜美的微笑以及对患者合适的称呼都可以消除患者的戒备心理。同时医院对患者而言是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作为医院的工作人员要在患者入院后及时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的各种规定和格局布置[2]。

(1)护士与患者交谈时,要照顾患者自身的情绪,特别要注意患者急躁、消极的情绪,通过分析病情帮助稳定患者情绪,同时也要照顾其他在场患者的情绪。还要注意的是,患者对医学知识不精通,护士在交谈中不能掉书袋,要把病因病理和医生的治疗方法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便患者了解自身情况。

(2)交谈中的倾听未尝不是一种沟通手段。患者难免有些不好的情绪,比如对治疗的担忧、对病情恢复的焦虑,作为与患者接触最多的护士在这时候可以当一个倾听者。倾听中,护士要耐心仔细地听患者诉说,并适时给予回应,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或者就患者的担忧说出自己的看法。患者如果在诉说中感到护理人员的不耐烦,就会打断他的说话思路,患者的负面情绪也就无法发泄出来。多数患者的这些情绪都是由于思虑过多造成的,通过诉说和别人适当的劝说可以得到缓解,从而从心理上接受生病这个事实,并配合医生的诊治。

2、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是通过护理过程中的肢体动作、眼神交流、面部表情来传达信息的,它虽不似语言那般直接,却时时刻刻存在病患的周围[3]。要想让患者完全相信医生,就必须从护理的小细节方面做起,比如热情主动地为患者换洗床单,按时打针送药,搀扶行动不便的患者等。非语言沟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亲切的笑容:微笑是最温柔的语言,护士与病人接触时面带笑容会让患者更愿意接受护士的安排,病房里病人难免有些愁容,护士的微笑就如同春风般,会给患者带来清新的空气。

(2)触摸:治疗过程的痛苦可能会让一些比较脆弱的病人难以承受,甚至哭泣,护士这时候不是急于安慰,而是陪在旁边,给患者以轻柔的抚摸。这样患者可以感受到护士的关心,又不至于尴尬。另外,在治疗过程中,护士有时候也需要对患者的隐私部位进行检查或者抽取样本,护士在检查中要有保护患者的隐私意识,同时检查动作最好要迅速、准确,以减少患者的排斥心理。

(3)合适的空间效应:护士与患者的接触不是一定要近距离接触,过近的距离反而让病人不舒服甚至反感,因此护士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与病人合适的距离。比如给病人做检查时可以选择较近的距离,这样才能准确知道病人的身体状况,而在平时交谈中则可以保持一定的距离。

(4)眼神:眼神的交流可以传递出细微的情感,传递许多用语和手势无法准确表示的信息。护士一个坚定的眼神可以增强患者的信心,一个柔和的眼神可以让患者感到关怀,语言加上眼神的交流才能让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更有效。

(5)仪表:患者能从护士的仪表、行为举止和语言态度看出医院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水平,如果医院护理人员仪表整洁、护理技巧娴熟,态度热情,病人也会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护士的工作;反之,就会影响病人对医院和医生的信任。

(6)环境因素: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沟通也与环境因素有关,医院如果环境条件不好,且对病人的隐私保护不周,患者自然不愿意多与护士进行交谈。缺乏交流就会导致医生对病人的身体情况掌握不全,医生也就无法为患者制定适合于患者自身的治疗计划。

三、结论

由此可见,护士与患者的沟通在治疗过程中确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士的本职工作是护理病患,只有切实了解患者的需求和身体状况,才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同时,沟通能减少误会,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纪红,赵文慧.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19):125-126.

[2] 方保珠.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淮海医药,2013(02):271-272.

[3] 张鸿,王婷.浅谈临床内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沟通技巧[J].内蒙古中医药,2013(08):157-158.

上一篇: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措施 下一篇: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