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学习提高的有效性

时间:2022-10-15 02:02:28

浅谈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学习提高的有效性

【摘 要】一直以来,作业的功能被定位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直接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时总要贪多求全,生怕有遗漏,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事实上,能力的高低与机械的记忆书写没有多大关系,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那种机械的书写作业已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一些学生经常完不成作业,其实是那些单

以往的语文作业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学生的作业多机械抄记,重复套用,严重的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发展性理论以及新课程的实施,都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在作业的布置上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鉴于这种现状,我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文作业的设计做了以下尝试:

一、作业设计要体现趣味性,让学生喜欢做语文作业。

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实行一刀切,这是不符合学生个体的成长规律的。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能促进学生成长的。作业的布置应凸显因材施教,突出层次性;内容丰富,突出开放性;注重形式,突出多样性;评价合理,突出多元性。小学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是课堂的延伸,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有助于学生技能、智力、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作业难度要分层。

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做较难的,能力稍微弱些的可以选择简单的。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较强,有些学生会知难而进,还有一些学生会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跳一跳,尝试“摘树上的果实”。这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作业,作业要有层次、有梯度、难易有别。对于读书笔记这类作业,低年级应以摘抄为主,中年级要以概述为主,高年级以谈感受为主。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学习相同的知识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如果设计作业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结果往往是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语文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我在作业的设计中,撇弃了过去那种强制、命令式的作业布置方式,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多梯级作业,充分给学生留出自主选择的空间,让优秀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能承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三、内容丰富,突出开放性

1、课后延伸性作业。学习了课文,理解了相关内容,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延伸性的阅读有关资料、做一些探究,依然是语文作业的内容之一。学了《飞向月球》后,请学生去查找我国最新研制的宇宙飞船,了解最新航空技术,说说这种技术的先进之处及强大的威力。感兴趣的同学还可找找国外的最新航空动向,并与国内的作比较。让学生在这样的探究性寻找中真切感悟到航空技术的先进与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实力。只有祖国实力强大了,才不会所受到外来力量的侵犯。这样的作业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问题的提出,解决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答案,但学生在探究,在思考,这就是我们所要的。

2、练笔性作业。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坚持每周写一篇周记。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周记的内容,要写所见、所思、所感,写读书心得、仿写、续写课文、编故事等等。老师还须作好指导和定期讲评,发现好文章及时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或推荐给各种刊物,,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让他们在练笔中获得乐趣,没有乐趣,是谈不上收获的。学了《师恩难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写一写我回到故乡碰到老师会和老师说些什么?通过这种反映学生生活的小练笔,学生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而不感到枯燥无味。

3、考察探究类作业。它可以是深入社会进行参观访谈,走近大自然进行考查探究,写出科技小论文或考察报告,尝试写简单的新闻报道等。这类作业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还能培育其探究精神,提升综合素质。此外因为这类作业一般需要多人一起完成,所以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

四、评价合理,突出多元性

开放性语文作业的评价是多元的,教师要把评价权交给学生,交给家长,让他们都参与进来。评价时要尽可能地发现学生作业过程中的可取因素,从能力、情感等角度给予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要坚持正面鼓励的原则。

1.评价方式的多元。要打破单一的分数、等级评价方式,形式要活泼多样。如短语评价、图标符号评价、动作评价、表情评价、语言评价等。还可以通过展示、汇报、交流等方式来检查、评估作业。

2.评价层面的多元。我们要注意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综合评价。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从不同的角度去鼓励学生。

3.评价承担者的多元。开放性的语文作业评价要改变教师“一言堂”的评价局面。实施评价时,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可以请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总之,“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布置课余作业,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创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设计有效的语文作业。让语文作业成为学生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丰富生活的向导,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真正减轻了孩子的课业负担,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质,为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增添活力,增加魅力。

上一篇:如何在中学音乐课中实施愉快教学 下一篇:怎样培养初中生对初中语文课堂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