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运动员赛后的心里归因

时间:2022-08-23 08:06:53

浅析运动员赛后的心里归因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在学习和工作当中,人人都会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同时人们还会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对成就行为的归因。人们会把成败归结为不同的原因,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从而影响今后的行为,理论要点如下: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探讨,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他又把人的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维纳认为归因理论的基本原则就是理解是行为基本动因。一旦先前行为的结果是正确的,人们就可能会力图恢复原有的因果关系,而如果先前的结果是人们不希望的,人们就可能会改变结果的原因,以期结果向好的方向转化。所以维纳认为,对成败的归因在先行条件和成就行为之间起着关键的作用。归因行为作为前一行为的结果和后为行为的启动之间的结合点,成为两个行为周期之间的桥梁。由动机到行为再到行为结果是一个受众多因素影响的过程。在众多的因素中,有一个或数个被知觉认为产生结果的原因,这种归因引起期望水平和情绪体验的变化,进而影响后继行为;后继行为的结果又会再一次被归因,由此而形成循环。

一、青少年运动员赛后归因的作用

运动员在比赛后总会对胜负原因加以思考与评论,一般来说,青少年运动员年龄较小时,在他所处的局部的地区、运动层次、比赛级别上容易取得好成绩,加之经历和认识能力的局限,其注意的中心是自我,是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因此,对比赛中的行为即结果的成效多归因于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训练时间的延续、运动经历的增加及其认知能力发展提高,逐渐认识到他人、训练条件、比赛环境、机遇等对于自己比赛成效也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其内化的的注意随之向外发展,出现外控增多的现象。这是青少年学生心理趋于成熟的表现之一。美国学者弗雷斯的研究表明,胜利者把成功的原因往往归因于内在因素(内在稳定或不稳定)。如他们认为成功是由于个人和集体的努力,以及平时的严格训练,并认为情绪高昂与稳定也是制胜的原因。经常取胜的团队或个人,即使偶尔失败,也常把它归因于内部不稳定的因素,如自己刻苦训练不够和赛中拼搏不够、情绪控制不够好,而对手发挥特别好等。因此,他们认为失败是暂时的、容易改变的。因此,学生归因正确与否、归因倾向的好坏对其后继行为产生很大影响,对其心理发展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影响赛后归因的因素

1、赛后归因与成就动机的水平有关

成就动机高的学生,常把成功归因为能力和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为努力不足。因为对成功做出内部因素的旧因会强化、提高自信的动机,而对失败作出努力不足的归因,由于不会降低对成功的期望值,所以即使遭到失败,动机水平也不会降低。而成就动机水平低的人则不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常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低下(内部因素),因而在成功时得不到积极的强化。失败时,由于归因为不易改变的能力,所以对后继的成功期望值低,动机水平也相应降低。

2、归因与能力的自我评价有关

自己评价为具有很强能力的人就常常会把成功归因于能力,而在失败时,为了不降低能力上的自我形象,就会作出能力以外的归因,如天气不好,裁判不公等。因此,在遇到失败时,为了恢复能力上的形象,会很快作出努力。但是一旦成功,就不会再那么努力了。因为较低程度的努力赢得的成功比高度努力赢得的成功更能说明自己具有很强的能力。

三、加强归因训练的教育

归因的正确与否是认识水平的表现,自我成败归因更是自我意识水平的体现。比赛胜负之后归因,对青少年学生参加今后的比赛,在心理上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因此,教练员应注意防止学生因情绪激动而歪曲归因,帮助他们客观地和实事求是地进行胜负归因并提出改进方法,通过归因的训练和教育,向内控方向改变,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其更好的参加运动,提高成绩,适应生活,有研究表明,通过教练员的影响,学生自己认真不懈的努力,归因训练是有作用的。

1、设置明确具体的目标

设置明确、具体的目标可以帮助学生加强个人的责任感。内控型的学生有较高的自我定向和自我调节技能,他们更愿意为自己的成绩和今后的发展接受个人责任。外控型的学生则可以从这种目标设置训练中帮助他们更清楚地意识到设置目标—做出努力—达到目标的这种因果关系,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或部分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增强控制事物结果的现实感和自信心。

2、增加成功的体验

成功可以使人产生愉快的情感,这种情感还可以成为达到下一个目标的动力。因此,教练员有必要尽量创造机会,将学生按年龄、技能水平、体能水平分组进行训练和比赛,以使更多的青少年学生经常不断地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很能力而获得的成功。但是,成功和失败应该有一个适当的比例。因为,若经常体验到只是成功的经验,久而久之,就会失去新奇感,变得单调。相反,若长期多次遭到失败,则会助长失去自信的自卑感,然后再使其产生失败感,由于开始的成功建立了信心,所以,后来即使遭到了失败,也能产生挽回失败的愿望。相反,连续的失败则会使进取的动机削弱,从而形成习惯性无助感,甚至绝望感。

3、明确可控性的因素

在有些情况下,青少年学生不能有意识地注意到或清楚地认识到哪些因素是可控哪些因素是不可控的。因此,也就不能明智地计划自己的行为。教练员应该引导学生区分天气、场地、时间、裁判、观众、队友、饮食、睡眠、准备活动、注意指向、技术动作、战术应用、对手情况等各种因素的可控性,并通过认知指导使他们认知结构发生某些调整和变化,认识到比赛应做到:多想技术动作、战术应用、少想比赛结果;以我为主;专注于当前而不沉溺于过去和担心未来。

4、实事求是,共同归因

教练员在比赛后归因应避免以自己的主观好恶评价学生,不要带有个人的感彩,无论是自己喜欢的队员、还是自己不喜欢的队员,都要实事求是,自己勇于承担责任,通过集体总结、个别交谈等多种形式,以促进理解、缩短心里距离,强化团队的凝聚力,增进团体的和谐气氛。

上一篇:试论新时期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下一篇:浅谈赏识教育的非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