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时间:2022-10-15 01:37:07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初读感知,通读全文

1、以读通为标准

先让学生自己默读。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让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正确理解词义;自己尝试疑难文句的断句,慢慢领悟其含义。达到于句知晓其义,读之顺畅。选择基础较差的同学朗读,充分暴露朗读环节的缺漏,以便及时纠正。

2、以速读作为检测方式

检测内容主要为字音(生字、异读)和句读(节奏、停顿),由慢而快,渐次提速,声音由低到高,以了解所读语段或语篇的概略,即“写的大概是什么”为目标,速读是整体感知的最佳显示,因其核心就是领悟能力――即诵读者对文本理解的整体穿透程度,大凡诵读不畅,则声低气轻,含糊结巴,因此速读不失为是直觉敏感与完整性的简捷的测定方式之一。

二、教师引领,规范诵读

1、字音读。一篇文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试读一遍,或全班齐读,或个别朗读,从试读中发现他们读字读音中出现的问题,然后一一板书纠正,并由老师再范读一遍全文。

2、句读准。不破读,不粘读。句读知与不知,直接影响着词义句意的理解。只有读清了句读,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词句结构和语言意义;反过来也才能读得更准确、更清楚。朗读时,要做到“四不”:即不误一字,不多一字,不漏一字,不破一句。如:其一/犬坐于前;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情感准。诵读是对文章作品的思想感情“原汁原味”地声韵表达,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论语文教育》)。要注意重音,讲究抑扬顿挫。如重读: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如:何若而不平?(反问)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感叹)

4、整体准。把握文本的照应转承。对文言文的一些语言规律,如音韵的铿锵、语调的抑扬、语言的含蓄、句式的整散等认真琢磨、感知、体察,并在吟诵中加以体现。

三、研读探究,质疑解疑

研读是指在初读感知基础上深度诵读文章,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词句的意义,而不只是默记页下注释,简单地串通成句。研读讲究边读边思,边思边批,在批点评注中来发现、理解或记忆。如这样的句子: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问:句中的“腰”字应怎样解释?一学生回答:应释为“腰佩”的意思。教师进而追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学生回答:从语感上发现两个句子有对称的关系,在这里“腰”和“戴”都应作为动词来理解。通过研读学生就能结合句子的结构特点来理解词语,从对应的词语中获得启发,从而提高了对文言文语言敏锐的感知力。

四、品读赏析,含英咀华

品读是指领悟性、参悟性的诵读、体验与欣赏。虽然其形式类同于初读感知、研读探究,但是它决非是对初读和研读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种升腾性的质变。如果说研读重在文本的言内之旨,那么品读就在于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品读不拘泥形式,如散文描述法,配图激趣法,配乐法等,创设情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引导学生进入意境之中。诵读者读之有神,品之有味,声情并茂地读出语势,入情入境,“以身体之,以心验之”,这种感应性共鸣的出现正是诵读的升华。如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笔者和学生在古筝清越激扬的弦音中,一遍又一遍地吟诵课文,一遍又一遍地体悟作者空灵的写景笔触所渲染的问月问竹柏的孤单清寂的意境。空旷苍凉中如闻其浩长声息,穿越时空中如见其孤独的身影与月影融为一体。直读得不知是己之文,还是人之文。这样的品读感之于外,受之于心,发之于声,因而自然而然印入心灵,即便难以理解诗文的词义主旨――有相当的诗文是背诵之后随着阅历的增长而逐渐加深理解的――也会在美感的涌动之中记诵下来。

上一篇:浅谈个性化朗读的作用 下一篇: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