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的混凝土泵车转台结构研究与应用

时间:2022-10-15 12:39:51

基于有限元的混凝土泵车转台结构研究与应用

摘 要: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三维实体模型,详细分析了混凝土泵车转台结构。通过有限元计算结果,得到各因素对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并对转台结构进行优化,对转台结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转台 结构 因素 优化

中图分类号:TU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010-04

混凝土泵车转台是由高强度钢板焊接而成的结构件。作为臂架的基座,转台上部用臂架连接套与臂架铰接,下部用高强度螺栓与回转支承相连。转台工作时主要承受臂架载荷,同时可随臂架一起在水平面内旋转。因此转台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工况繁多,如果转台结构设计不合理,不仅会出现开裂等故障,还会导致与回转支承连接的螺栓故障。

通过有限元分析,该文对目前主流生产的单立板结构转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找出了影响转台结构应力分布的规律,同时对某车型转台进行了改进优化以降低重量,满足企业生产需要。

1 转台结构各因素有限元分析

1.1 有限元计算模型

由于混凝土泵车工作时工况繁多,如果分析所有泵车运行工况,不仅不经济,而且也没有必要。因此本文只取转台工作最恶劣工况,即臂架全部水平展开状态,考虑臂架振动系数1.3。根据力学知识及分析经验,整个分析模型中固定转塔、回转支承取简易模型,臂架载荷用远程质量载荷代替,螺栓用虚拟螺栓连接。转台为焊接件,考虑到焊材与母材力学性能相近且焊透,故焊缝均不特别建模,整个分析采用实体高阶单元进行。

1.2 载荷及边界条件

为了保证结果的可比较性,在所有分析中确定:臂架载荷保证一致,10×14=140t・m;螺栓大小一致,M27螺栓;螺栓预紧力矩一致,1000N・m;转台与臂架、回转支承接口尺寸保持一致;单元网格尺寸保持一致(图1)。

1.3 分析工况说明

为了深入研究转台各因素对结构应力分布的影响,需要较详细的讨论各相关因素。本文分析中保持转台各接口尺寸不变,依次改变表1中各参数。

2 转台各工况应力结果

工况一、改变前、后仰角(α)结果分析

由于目前转台有偏心与不偏心结构,为了探讨偏心结构对转台应力的影响,本文首先按表1中各角度进行了分析,得到5种不同角度下转台应力及螺栓轴心力最大值,见表2。

转台拉、压应力分布示意图见下图3(后同)。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此5种不同角度中,转台后封板焊缝上最大拉应力以垂直(90°)为好(应力分布云图见图4),而后仰(大偏心)结构为最差,且随仰角(偏心量)增大,受力也随之更恶劣,但螺栓力以前倾结构为最好。为了避免转台后封板处开裂,因此在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将转台设计为此类大偏心结构。本文后续分析中采用90 °结构进行。

由于整个转台是以底板为基座焊接而成的盒状结构,且回转支承安装对转台底板也有一定的刚度要求,因此本文工况二探讨了底板不同厚度对起结构受力的影响。分析按照表1中5种不同厚度进行,得到各应力最大值见表3。

由分析结果可见:当底板厚度(δ)增大时,转台各应力整体随底板厚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即理论上转台底板越厚越好。但底板厚度增加,转台重量随之增加,不利于制造成本控制,因此底板厚度可根据实际需要取一合适值即可,故本文后续分析中采用30 mm底板结构(应力分布云图见图5),此外还可以只对底板部分区域进行加厚。

工况三、改立板厚度(t1)结果分析

因混凝土泵车臂架通过轴套与转台立板铰接,臂架的倾覆力矩等载荷通过立板传递至底板上,因此本工况研究了不同立板厚度下转台结构的应力分布。分析按照表1中5种不同厚度进行,得到各应力最大值见表4。

由分析结果可以发现:随着此结构转台立板厚度(t1)的增加,转台各应力大体上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油缸座附近的压应力下降较明显,但对于改善后封板焊缝上的拉应力效果却不是很明显,因此本文后续分析采用15mm厚立板(应力云图见图6)进行。此结果表明:通过增厚立板来改善转台拉应力是不可取的,但可在油缸座局部增厚来降低压应力。

工况四、改后封板厚度(t2)结果分析

目前转台后封板主流结构为大圆弧,从左、右两边向前延伸以改善转台后部拉应力。在此,本文研究了不同板厚情况下转台结构的应力分布。分析按照表1中5种不同板厚进行,得到转台各最大应力值见表5。

计算发现当后封板厚度增加时,转台拉应力及螺栓轴心力随之改善,但压应力有可能反而增大,这是因为后封板厚度增加到一定时,转台后部刚性相对增强,前部刚性相对减弱所致。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板厚由6 mm增厚到15 mm,增加150%,而拉应力只改善29%,故后封板增加到一定程度即可,否则导致重量、成本增加太多。因此本文后续分析采用8 mm厚后封板(应力云图见图7)进行工况五、改左、右封板高度(h1)结果分析作为转台的辅助结构,左、右封板主要用来支撑立板,避免立板侧向刚度不足。但有时候如果此类封板布置过高,当臂架收拢后有可能会发生干涉现象,因此本文研究了不同封板高度下转台结构的受力状态。分析按照表1中5种不同高度进行,得到转台各最大应力值见表6。

通过对比发现:当转台左、右封板高度由300 mm增加至500 mm时,转台各最大应力、螺栓最大轴心力等等变化很小。可见转台左、右封板结构的主要作用并不是用于改善转台的应力,而是用来提高转台的刚度。因此本文后续分析采用350 mm高度左、右封板(应力云图见图8)进行工况六、改左、右封板厚度(t3)结果分析由工况5的分析结果可知左、右封板结构主要用于改善转台刚度,故出于可靠性考虑一般情况下还是要保留此结构,同时为了减重需要,板厚需要控制的在一定厚度。因此本工况主要探讨了一下不同厚度下转台应力分布情况。分析按照表1中的5种情况进行,得到转台各最大应力值如表7。

对不同厚度下的结果分析可见:随转台左、右封板厚度增加,转台结构应力改善非常小,即同工况5结果类似。如此,可以取较薄板结构(如6 mm厚板,应力云图见图9)以降低转台重量。

4 转台分析结果应用

利用前面分析得到的结果,该文就某款具体车型转台进行了结构优化。具体优化参数见表8,结构图见图10。

根据表8及图10对该转台进行结构优化后,两种方案都可以减重约130 kg左右。更改前、后转台应力对比见图11。

通过应力对比发现该转台减重130 kg以后,转台最大拉应力及螺栓力反而均得到改善,油缸座附近压应力也可以得到改善,说明效果还是非常理想。

5 结语

利用有限元分析手段,对目前主流生产的单立板结构转台进行详细分析,可以节省实际试验资源与时间,通过对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后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改善转台受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厚转台底板,但需要考虑生产成本。

(2)后封板厚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转台应力。

(3)转台立板厚度增加,对拉应力改善效果不大。

(4)转台左、右封板高度和厚度增加,对转台应力改善不大,但可改善刚度。

(5)仰角及后封板厚度对螺栓轴心力影响较大。仰角越小,后封板越厚,则螺栓受力越好。

参考文献

[1] 唐方台,何玉东.37m混凝土泵车泵送承力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探讨[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3(8).

[2] 张艳伟,佟力,孙国正.基于ANSYS的混凝土泵车臂架结构分析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4(4).

[3] 江爱林.接触非线性在转台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三一研究与创新,2010(8).

上一篇:基于新媒体语境高职生的信息裂变与信息素养教... 下一篇:中考体育考试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