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创造力

时间:2022-10-15 12:36:03

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创造力

摘要: 教育心理学上创造性思维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灵活性、广阔性、求异性等的思维,且它是创造性人才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素质。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实施创新教育,开发创造力是人类推进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作为教学主导作用的教师,要充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开发;学生;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85-01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21世纪将是一个教育创新的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将成为时代的主题,而教师则必须承担起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历史重任。因此,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创新能力。体育教学的宗旨是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独立探索,启发和培养多向思维的意识和习惯,同时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探究,形成结论,了解规律。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坚信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其发展只有类型和层次上的差异,对每位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培养,必须坚持个性化的教育;坚信在人的创造素质的发展中,教育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自己的创新素质。那么,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具体开发学生创造力呢?

1.优化准备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现阶段我国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基本上仍旧沿用旧模式。教师在前面领着学生们做一些老套的、一成不变的上下肢活动,课堂教学形式死板,教师机械地教,学生机械地学,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一节体育课的开始部分,通过做一些上下肢活动,使身体机能逐渐达到工作状态。准备活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体育课的质量,因此,如何突破常规利用现有手段搞好准备活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成为上好一节体育课的首要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不同教材,创设不同的情景,并配上适当的音乐,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己创编准备活动。如二年级的立定跳远教学,在准备活动中需要做纵跳练习。开课时,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过小兔子,小蚱蜢,小袋鼠吗?"学生们齐声回答:"看过。""那谁知道它们是怎样跳的?"我接着问到。"我知道,我知道。"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答到并模仿起来。看到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我顺势又提议到:"那么,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伴着欢快的音乐一起模仿这几种小动物的跳法。尽量按节拍做,两拍跳一下,看谁做的像。"随着音乐的响起,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模仿起来,伴着欢快的音乐自由自在地做着各种跳法。十秒钟后我停止了音乐又提议说:"下面听老师的提示做模仿,看谁做得最快、最像。"学生迅速安静下来,瞪大眼睛盯着我,注意我的提示。于是我间断的说:"小兔子,小蚱蜢,小袋鼠。"学生随着我的提示做出反应。学生们在欢快的音乐中练习纵跳,即调动起了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想象力,为教材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2.挖掘教材内容,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上体育课,不但要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锻炼身体陶冶情操,为终身教育服务,而且还要在其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去充分挖掘教材,驾驭教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来引导学生去创造想象,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某种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开动大脑展开想象与创造,创造性地做出一些未曾做过的动作。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心理特征,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力,如激励诱导法。在上新课时把器械摆放好后,我首先用激励的语言让学生们尝试各种动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再通过诱导的方式过渡到主教材上来,使学生在自主、愉快中主动学习。实践中我还时常采用回忆与想象相结合的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想象创造力,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过的动作和创造新的动作。如在四年级跳箱教学中,在上课之前先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让学生观看关于跳箱教材的教学片,然后再进行教学。在学生掌握了助跑踏跳支撑之后,我向学生们提议:以小队为单位回忆教学片上的动作和以前学过的动作,如前滚翻,后滚翻,跪跳起,在此基础上融入今天学习的助跑踏跳动作,创编一组新的组合动作。然后我们再看教学片找出不足,作为课后练习的重点。学生们在我的提议下,积极练习,大胆创编。有的学生创编了纵箱前滚翻的动作;有的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创编了侧手翻接横箱跳上成跪撑向前跳下的组合动作。这些创编动作融入了同学们的想象与创造,达到了身体训练与思维训练的双重作用。

3.创新教学方法,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3.1情境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或创设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加深学生的感情体验,扩大知识视野。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等手段,激励学生的情感,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2发现教学法。其突出特点是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较快地掌握所学的技术动作、方法和原理以及相关的知识。例如,在跳远教学中,可向学生提问:"原地起跳的远,还是助跑起跳跳得远?"学生经过练习和体验,便知道助跑比原地起跳跳得远。教师接着提问:"你觉得助跑的快慢与跳的远度有关吗?"学生经过体验比较就得出结论:跑的越快,跳得越远。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概括出跳远的助跑方法和要领。通过发现教学法,可以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想想创造法。教师尽可能多组织学生参观体育比赛,观看体育录像,体育技术影片、电视等,以增加感性知识,扩大知识领域,积累表现储备,以利于学生再造想象得以正确和充分地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充分的想象,进而进行积极创造。可以引导学生创编活动性游戏,武术套路、小器材制作、体操技巧联合动作等。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旧的框框和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积极,这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有利于未来从事创造活动。

3.4开放教学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对于学生来说,"会学"比"学会"更重要,教会学生锻炼比带学生锻炼更重要。因此,在教学组织中,不要集中过多,统得过死,应该提倡"形散神不散",当学生的思维活动越出教师所设计的轨道时,教师要给予准确恰当的评价,多鼓励,少批评,允许学生创造性的理解练习动作,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多地作为一个实际的参与者;也可以让学生来评价老师,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教师要发扬民主,帮助、引导学生学习锻炼方法和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发学生创造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充分利用每一个教材和先进的现代教育手段,精心设计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情境,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生理特征,让学生启发想象,从而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安娟.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考试.2009年11期

[2]孙晓云.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体育博览.2011年13期

上一篇:试述如何提高高中生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 下一篇:论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