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旅游对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时间:2022-10-15 12:23:04

创意旅游对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摘 要: 长株潭城市群被批准为“两型社会”建设的“试验田”,为湖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而转变旅游业发展模式、提升旅游产品层次是长株潭城市群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创意旅游的理论分析了创意旅游对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业发展的启示,阐述了创意旅游在长株潭地区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创意旅游 旅游业发展

创意旅游这一概念由学者格雷•理查德和克里斯宾•雷蒙德于2000年首次共同提出,他们在旅游及休闲教育协会的一次学术交流活动的讨论中提出了这一概念,对创意旅游的定义如下:创意旅游是指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学习旅游目的地国家或社区的某种文化或技巧的一种旅游产品;创意旅游者通过参加互动性工作室,开发自身的创意潜能,拉近与当地居民的距离,进一步体验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氛围[1]。创意旅游的发展存在三种形式,即“创意展示”、“创意空间”、“创意旅游”[2]。“创意展示”是以艺术、表演和节庆等活动为载体,以现场表演的形式来吸引游客的关注,使游客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一定的满足,但是游客没有参与或设计活动的权利,所以游客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位置;“创意空间”是以艺术、建筑和设计为载体,使游客处于一个氛围浓厚的环境,使游客产生多感官的互动的审美体验,游客的思维不受局限,但是在接受的形式方面同样存在被动性;“创意旅游”是以消费者的活动为载体,使游客能主动参与技能学习和民俗体验,从而获得身心各方面的收获,留下难忘的旅游回忆。可以说“创意展示”是创意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创意空间”是中级阶段,“创意旅游”是最高阶段。

一、创意旅游是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

长株潭城市群包括长沙、株洲、湘潭3个地级市等及所辖区域,地理位置处于湖南省东北部,是湖南省的心脏地带,也是中国中部腹地,城市群的3个主要组成城市在沿湘江流域呈“品”字形分布,3个城市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到50千米。接近的地域空间、共同的文化背景、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是形成城市群旅游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

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意味着长株潭城市群得到国家政策的驱动,将成为中部崛起的经济增长极,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枢纽。同年湖南省政府编制完成《湖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在该规划中提出了湖南省将科学铸造三大旅游区板块,其中第一个板块就是长株潭城市群旅游区,并将它定位为旅游目的地进行开发建设,要将长株潭地区发展成湖南省乃至整个中部地区旅游经济建设的增长极。这为长株潭城市群的旅游业带来了契机,使当地的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单一的观光旅游还不足以形成对上述目标的有力支撑,在创意经济主导城市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意旅游不失为提升长株潭城市群旅游品质的有效途径。

1.发展创意旅游可以改善长株潭城市群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从表1对长株潭三市旅游基本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株洲、湘潭两市在接待游客人次数和创造旅游收入方面增长速度虽快,但是与长沙市的旅游发展水平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数据来源:长株潭三市2005―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株洲地区在旅游资源方面是劣于长沙和湘潭地区的,以工业文明为主线的旅游产品尚未得以有效发展,吸引游客的竞争优势不足。创意旅游可以为株洲的旅游业发展另辟蹊径。创意旅游的含义是游客游览并不以欣赏自然风光为目的,而是游客的自由创作活动为主体,形式包括工业制作体验、绘画、摄影及其他艺术创造活动等。株洲可以为工业制作和其他艺术创作提供自身具备的环境、设备和工业文明,故创意旅游可以使原本不具备有形资源竞争优势的株洲形成自己独特的吸引力。而湘潭的旅游资源是比较丰富的,素有“聚湘成潭,伟人故里,湿地水乡,乐活之源”的美誉。但是当前也面临着旅游产品进入成熟期、有人气无效益的困境,增加创意旅游的项目的体验,如湘潭农耕文化的体验,可以使游客重新体验湘潭旅游的感觉,使成熟的产品重新焕发生机。

2.发展创意旅游有助于解决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产品单一的问题。

尽管长株潭地区旅游资源众多,但是旅游产品类型并不丰富。多年来长株潭地区形成了传统的“红色之旅”类型的观光旅游,观光旅游产品占该地区旅游市场的主要份额,然而随着旅游主体多极化的发展,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必将成为趋势,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将限制区域旅游的纵深发展。虽然近年来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有所发展,但相比较其他发展成熟的旅游区域,长株潭地区的旅游产品开发仍显不足,如何开发有新鲜感的、有创意的、不易复制的创意旅游将成为改善产品单一问题的新路径。为将观光旅游和创意旅游相结合,使产品更有吸引力,可以在以往旅游展示的基础上增强与游客的互动,以往是单方面向游客展示艺术作品或者民俗表演,现在可以建立艺术作品设计专区或民俗表演学习场所,使单一的观光区变成观光区+体验区+创意区。

二、创意旅游在长株潭地区的发展现状

从“十万人同唱浏阳河”的气壮山河到“中国红色之旅――百万青少年湘潭韶山行”的激情澎湃,从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的热闹非凡到炎帝陵高规格祭祖仪式的庄重宁静,长株潭地区给游客带来了一场场难忘的、盛大的主题活动,这些活动使该地区的旅游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也表明当地的旅游业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创意展示”迈近了一步。但是从形式和内容上可以看出长株潭城市群的创意旅游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游客在这些活动中处于被动的位置,仅仅是信息接受的个体,无法获得更多的个体体验,从而无法留下深刻印象。另外这些活动毕竟有时限性且容易复制,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长株潭地区发展创意旅游的对策分析

1.在地区特色文化和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创意旅游。

长株潭地区在地区特色文化和资源的基础上可以发展创意旅游的领域有:长沙地区以娱乐文化为主进行开发,以创建中国最佳娱乐旅游城市为契机,整合现有资源,对演艺中心,“超女”、“快男”等各种选秀活动,电广传媒等方面进行体验和展示;湘潭地区以革命教育基地为主,以伟人故居、革命旧址和红色革命纪念馆为依托,开发红色旅游,建立革命文化旅游产品;株洲地区以工业研发设计产业为主,建立系统化的旅游商品的研发、设计、创意、小制作构架。进一步开发旅游商品创意产业,如湘绣、石雕、红瓷、烟花爆竹、小工艺品制作等文化和创意元素。长株潭地区也可发展农耕文化产业,利用袁隆平的影响力,以省级农业示范点为依托,开发农耕旅游,建设农耕文化旅游产品。

2.创新“创意展示”的内容,提升创意旅游的层次。

在创意旅游的三种形式中,“创意展示”层面的复制现象比较普遍,长株潭地区举办的活动数量众多,但是除了几个重要的活动,如金鹰电视艺术节、湖南省旅游节以外,大部分活动即使在省内的知名度也都是比较小的,当然也没有产生比较大的吸引力。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活动的原创性、文化内涵和互动性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展示或演出与游客之间的界面是比较清晰的,相互融合性比较差,所以当雷同的活动举办越来越多时,吸引力自然就越来越小了。“创意展示”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做到提升文化内涵、创新艺术形式、增加互动项目。比如2010年长沙举办的橘洲音乐节,进行了沙雕艺术展示,采用了户外演出的方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3.引进和培养专业的创意旅游人才。

加强与发达地区旅游创意产业机构的交流,引进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旅游创意人才,让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互相撞击,产生持久的创意灵感和理念。同时,加强本土旅游创意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在当地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进行学科建设,开设相关课程,聘请业内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和教学,培养发展创意旅游的研发和管理人才,另一方面注意在职业教育中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旅游创意产业的技能型人才。

4.系统规划城市群创意旅游的开发与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创意旅游的立足点在于整合当地的自然文化资源、经济和社会资源,构建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引导旅游消费,发展旅游经济。这就要求政府事先做好综合规划和具体项目的策划,形成由地方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相关企业和中介机构组成的规划体系,推动当地以市场为基础的知识和人才资源的生产与流动、推动技术扩散和产业群活动,一方面可以广泛征求创意,举办创意旅游的创意大赛等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将合理的创意推广开来,使创意成果商业化、产业化。

参考文献:

[1]周钧,冯学刚.创意旅游及其特征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3):394-397.

[2]高静,刘春济.论创意旅游――兼谈上海都市旅游的提升战略[J].旅游科学,2010,24,(3):12-19.

[3]侯爽.“创意旅游”对辽宁旅游产业发展的启示[J].辽宁经济,2010,(12):55.

[4]徐莎.“长株潭”区域旅游一体化的SWOT分析及策略思考[J].特区经济,2010,(04):201-202.

[5]邓梅.注重文化内涵发展旅游创意产业[J].中国集体经济,2009,(03):130-131.

[6]罗中华,洪京.打造长株潭城市群旅游圈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9,(03):74-75.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从生态保护看体育旅游的发展 下一篇:仡佬族祭祀文化的心理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