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视艺术创作的语言美

时间:2022-10-15 12:09:51

试论电视艺术创作的语言美

[摘要]电视是社会视像化的主流,它的艺术生命植根于时代的视听技术和影像文化。电视语言的表现离不开’思想与具体的形象、流动的情感的相互交融,只有用理性才能将电视语言的感性元素组成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的视听形象,形成悦目赏心的艺术作品,也只有这样的感性表现才具有恰到好处的美感。

[关键词]电视艺术;电视语言;美感

电视是社会视像化的主流。它的艺术生命植根于时代的视听技术和影像文化。通过视觉文化,世界被制作成为视觉产品进行传播、出售。影像艺术使人们的感官享受愈发明显,致使“娱乐”从电视艺术审美的社会功能转化为电视艺术创作的本体。电视艺术生命破茧而出,以其独特的语言美创造和传达生命的冲动与激情。用我们的审美情怀营造时代艺术的审美境界。

一、电视语言的概念

电视语言就是利用光电或数字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以声音、影像形式,作用于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多层次多因素的艺术信息。电视有三种基本语言:一是文字语言。二是画面语言,三是音乐语言。在电视艺术的语言创作中,它们共同承担着传播的功能,我们要在创造“最丰富最复杂最美的视觉形象世界”的同时,创造“最丰富最复杂最美的声音世界”。

电视语言的构成因素很多,比如摄影、美术、解说、音乐、音响、文学、戏剧、采访、主持、同期声、字幕以及特技、录音等技术手段。细分起来,还有灯光照明、服装化妆、播音技巧、切换剪辑、编辑合成等。这些不同的构成因素和表面手段在电视语言中的合作,不是简单的相加和拼凑,而是多声部分的合唱或重奏,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表现任务。它们的组合方式与配比,不是任意的无序的,而是艺术的巧妙的协调配合。每一种因素的出现与存在,都是以其他相关手段的出现和存在作为前提,作为基础。

二、电视艺术的语言美

电视语言的美从美学意义上来说属于艺术美的范畴。现实美是美感的基础,是艺术美的源泉,艺术美则是现实美的反映和表现,来源于现实中存在的美。应该说,任何优秀的艺术创作,原都是美的创造。并且是人类美的创造的高级形态。电视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视觉革命,极大地解放了我们的视听觉,创造了空前广阔的影像新世界,影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从静态消费到动态消费电视的生产和发展使生活和艺术的视像化特征更加明显,同时,生活的视像化特征也使电视承担了更多的社会功能和义务;从娱乐到“娱弄”,视像的过度呈现并没有促进电视艺术的良性发展,更没能提升大众的修养,陶冶出更好的情操,相反,患了“文化贫血症”的电视艺术的生态环境使得电视视听的艺术性更加边缘化,电视艺术在失去“语言美”之后,在科技和商品经济的扬尘中无奈地喘息和着。

三、生活中的“美”

在电视语言美的创作中,作为影像视听文化的电视艺术,在深层次上更需要审美化的直观具体性、逼真性与和谐性,体现出虚实相生的真实美、综合统一的和谐美、流畅独特的风格美和淋漓尽致、恰到好处的感性表现美。

首先,真实美是电视语言美创作的基本要求。真实性是电视艺术的生命,电视作品的创作既要立足于生活和历史,又不要拘泥于现实,运用电视语言和思维,对生活和现实进行艺术化的、典型化的创造;既要善于运用真人、真物、真情、真感和真境演绎真实,又要善于通过灯光照明、切换剪辑、音乐音响等元素的组合营造最逼真的人物和语言。

其次,和谐美是电视语言创作的主要标准。电视艺术是声画一体的时空复合艺术,各种图像声音必须融为一体,电视艺术才能具有协调一致的和谐性。电视语言主要通过声音叙述表现、画面描写再现。在视听兼备、有声有形的电视艺术中,画面赋予声音以形态、神韵。声音则回报画面以生命、现实感和生活气息,声音(语言)历时性地提供事件、人物和背景,画面(语言)则共时性地展示这一事件、人物和背景,当画和声有机协调,巧妙配合的时候就产生了完整艺术的效果,给观众一种立体感。

第三,风格美是电视语言美创作的源泉。电视艺术是群体性的创作,不同形式的电视艺术应该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美术品格。在对生活的选择与阐释中,镜像的运用隐含着意义,无论是事件的解说、场景的选择,还是镜头的运动都可以窥见编导、记者、摄像的审美情趣所在,电视语言在镜头中运用和变化暗示着具有个性风格的审美精神。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风格美是真实美和和谐美融合后的提升,是电视语言的特色,是具有创造性和超越性的美学表达。

第四,感性表现美是电视创作的本质。电视艺术是视像时代的时代艺术,它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性表现力,它的本质也就是生命的本质――显现和表达。感性形象的生成直接源于创作者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在人的审美经验的作用下,感官的升华为审美从而产生感性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电视语言的感性表现应该是适度的有控制的,超感性或感性过度的形态都是感性表现的极端,势必造成精神意向的痛感和感性审美的失调,导致盲目的模仿和偏执。

[参考文献]

[1]高鑫,电视艺术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陈龙,在媒介与大众之间:电视文化论[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1。

上一篇:“合作原则”在电影《非诚勿扰》会话中的性别... 下一篇:观《日本沉没》 赏日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