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主,我快乐

时间:2022-10-15 10:53:47

我自主,我快乐

亲近自然,拥抱山水已成为越来越多现代都市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自助旅行成了人们的普遍钟爱。他们的身影出现于小溪、峻岭、清泉、茂林、绿池、青柳间,目览神留,徜佯在山水波光之间;逍遥自适,动情于鹤鸣虫吟声中。他们的游览范围已不局限于御苑庙堂,而是扩展到野外人迹罕至的自然山水,似乎在那险峻的山水环境中,目击涧水长流、古木高耸,倾听高山空林里的虎啸鹤鸣,动心于山风凄紧、百籁俱静之中,更能引发他们的观赏兴味和“物得于我心”的感受,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国内五大徒步旅行线

1.万里长城

2.长江三峡

3.喀纳斯湖

4.排龙―林芝―墨脱

5.虎跳峡―白水台

徒步自助游

徒步旅行深受人们的喜爱,因为徒步旅行的乐趣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行走过程中的风景和“在路上”的感觉。美丽的小山村,带有浓厚乡村气息的房屋、居民,继续往上,便是绿地、森林、溪流和深不可测的峡谷风光。山间的景色随季节而变化,引人入胜,让旅行者着迷。

除了行走,别无他念,随心情和景致调整前进的步伐,将烦乱的工作和钢筋水泥城市里的喧嚣抛在脑后。

背着背包,踏上旅途,用脚丈量大地,用眼睛搜索天空。

选择徒步旅行的理由

温和的运动:能量消耗缓慢,大约32卡/分钟/千克(只是成人躺下休息时热量消耗的两倍)。

接近自然:在都市待得越久,走近自然的愿望就越强烈。

拥抱健康:行走可以帮助你逐步锻炼全身肌肉,是从事其他高强度活动前的有效过渡。

缓解压力:明媚的阳光可以使我们走出心理的阴霾,行走于青山绿水间,舒筋活络的同时,心情畅快。

增长见识:旅途中,你会碰到很多新东西,从没见过的植物、动物、建筑等,乐趣无穷。

磨炼意志:长期的城市生活造就了我们过多的惰性心理,但徒步没有回头路,况且都有一定的难度,你必须靠自己的体能和毅力来完成。

徒步旅行中的注意事项

比起其他形式的旅游,徒步旅游受自然界的影响最大,消耗的体力也最多,特别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最好是结伴而行,至少是三个人以上,途中可以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但人又最好不要太多,否则互相干扰,行动不便。行李带得少而轻,但一定要带一些常用药。

2.出发前就应对需要经过的地区各方面的情况、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当时的气候条件有所了解。

3.要掌握步行速度,一般是两头稍慢,中间稍快,开始行走要慢行,几天后再加快速度。

4.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营养的补充,不要长时间仅仅食用干粮,要尽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5.如果是进行长途徒步旅游,出发前最好进行几次适应性训练,逐渐加大运动量,以增强耐力。

骑车自助游

骑行旅行,阳光包裹着骑行人,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农舍牛羊始终伴随。这群逃离都市的行者,张开心肺尽情地深呼吸。有时候,他们默然前行,就想听风掠过耳际的沙沙声,享受原野里的那份寂静;有时候,他们又放开喉咙呐喊、唱歌,一切都无拘无束。

喜欢在路上的感觉,这是每一个骑车旅行人最质朴的表达。在空旷望不到头的路上自由自在地骑行,想停就停,想走就走。向着目标前进,不在乎旅行的终点,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欣赏风景的心情。这是一种完全融入大自然的旅行方式,最真实的自由感觉。

骑行的美,只有真正能够投入、能够融入的行者,才能真正地体会到。那是一种真情的美,也是一种野性的美、回归的美。

选择骑车旅行的理由

一是可以挑战自我,磨炼意志。几十公里、数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的路程,或平坦或崎岖,都是对自己体力、耐力和意志的考验。同时,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对于培养团队意识、互助精神也大有裨益,而这一点正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和能力。

二是骑车旅游灵活自如。车随人愿,行动自主。时间、路线全由自己支配和选择。与徒步旅游相比,更便于携带物品,免去肩背手提之苦。如果进入没有机动交通工具的地区,自行车灵活方便的优越性就更加突出。

三是可以健身与减压。骑车是很好的健身方式,骑车不仅能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减轻心脏负担,还能提高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大大增强人的心肺功能。

四是可以结交一群勇敢、自信和乐观的朋友。

骑车自助游需注意的事项

一是做好心理准备。确定旅行的目的和目标,树立坚定的信念,路再长也有终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定地骑下去,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二是做好出发前的准备。首先要收集、查阅、整理沿途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相关信息,包括地图,沿途的地理、历史、名胜古迹,气象资料等。再根据你或你的团队的体力状况、假期长短、旅行季节等因素制定出详细的旅行计划。

三是做好有关的物质准备。自行车性能和状态的好坏是旅游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出发前要对每个机件作认真的检查,并带气筒、常用的修理工具和易损坏部件的配件;车垫高矮要适中,车座不宜太硬或太小,最好加上一个3到5厘米厚的海绵坐垫;车把基本上应与车座高低相等,差距在3到5厘米以内为好;还应在自行车前后安装好挂包架,携带的物品体积不宜过大,不能太重,一般不超过本人体重。另外,在车胎内注入一些补漏剂。

四是做好其他物质准备。服装(最好能购置专门设计的骑行服),油,防晒装备,防雨装备,骑行眼镜,小药箱,饮用水等。

经典路线

根据《骑车游中国》作者的推荐,骑车旅游路线分为四种:

休闲骑游线路(1―4天)

大连市、旅顺口区,北海―什刹海周边,明十三陵,云居寺―周口店―十渡,北京―清东陵,太原―平遥,西安,西安东线骑行,兰州,香巴拉,环骑大理洱海,南宁市―桂林市,西双版纳,南京,苏州市―同里古镇―周庄古镇―朱家角古镇―上海市,香港。

中等距离的骑游线路(5―10天)

1.大连市―沈阳市

2.景德镇―福州市

3.济南市―曲阜市

4.青岛市―蓬莱市

5.海南环岛东线、中线骑行

长距离的骑游线路(10天以上)

1.北京―漠河

2.北京―广州

3.北京―杭州

4.敦煌―兰州

5.兰州―洛阳

6.张家界―黄果树

7.重庆―上海

8.景洪―香格里拉

难度较大的骑游线路

1.青藏线

2.唐蕃古道

3.川藏线

4.乌鲁木齐―敦煌

5.日喀则地区拉孜县―阿里地区噶尔县狮泉河镇

6.阿里地区噶尔县狮泉河镇―喀什市

7.拉萨―珠穆朗玛大本营

驾车自助游

自驾游已经越来越成为都市生活的一种时尚,有人批评这种方式破坏了旅游的真正乐趣,也有人指责这种方式是对自然美景的叛逆。但在自驾游爱好者看来,自驾游更能彰显自己的生活品位和与众不同的爱好追求:因对汽车的共同爱好而聚到一起,在行驶的车轮上欣赏着车窗外因移动而产生的各种风景,在旅途中他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全然没有世俗成见与功名利禄的干扰。他们,是一群更懂得生活的游者。

选择自驾游的理由

1.充满个性色彩。不仅能尽情地观赏沿途的流光画影,在成为自驾“部落”一员后,还能感受到团队互爱互勉的感人精神。

2.具有成就感。自驾出游者出游的最大目的是体验过程,专注于凭自己的能力和车的极限解决所有困难。一旦顺利抵达目的地,就会很有成就感。

3.可以在打动自己的任何一个地方停留。行程中不经意的发现,都会给游客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4.可随时调整旅行线路。可穿越旅行团无法触及的地域,尤其是那些尚未开发和开放的地方,领略最淳朴的民风和未遭破坏的自然风光。

5.出游方式多,可亲近自然,挑战极限。自驾车旅行也有很多不同的玩法,探路游、深度游、极限游等。参与者可以针对相同的目的地,根据对目的地的熟悉程度、可支配时间和花费,来决定选择不同层次和深度的旅游方式。

自驾游注意事项

1.出游前

对爱车作“全身体检”。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行之前,应选择正规店对车辆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车况良好才能上路。

“法宝”傍身有备无患。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外出旅游,要带齐几件“法宝”以便应急:拖车绳、蓄电池连接线、三角停车警告牌、备用轮胎、千斤顶、快速补胎剂、钳子、钣子等。除此以外,简单的医药箱也是必备的。

制定“路书”心中有数。根据地图和熟悉出游路线的朋友所提供的情况,做到对路况、饮食、住宿、加油站等所在位置心中有数。

完善保险保平安。一般车主都买了保险,但这并不能确保万无一失,尤其是到外省的游客,出发前应到保险公司进行“保单批改”,将承保范围扩大到省外。另外,要记得带齐所有相关证件、票据,如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车船税单据等。

2.出游时

结伴而行杜绝疲劳驾驶。自驾游一般都需要长途驾车,而且到达的一般也是出行者比较陌生的地方,因此初次出游一定要结伴而行,不要单人独骑出发。

选择加油地点要慎重。出发前应选择加满油,沿途切不可随意选择油站,应尽量选择规模较大,加油车辆较多的油站。

停车要注意安全。旅途中为贪图方便随便在路边乱停车,容易导致汽车被盗或被扣。停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在有停车场的地方一定要把车停到停车场,如果在中途需要停车又没有停车场的,最好是留人在车上看管财物。

3.归来后

人困车乏“养”字当头。出游归来,为爱车作一次保养必不可少。当然,身体的健康更加重要。建议车主们有病医病,无病休息。

经典自驾线路

1.环游南疆:乌鲁木齐―和田―喀什―阿克苏―库车―吐鲁番

2.川滇驾车游览:重庆―娄山关―贵阳―柳州―桂林―北海―南宁―都匀―红枫湖―重庆

3.海南行:海口―三亚―通什―万宁―文昌―海口

4.甘南川西行:兰州―临夏―拉卜楞寺―郎木寺―若尔盖―九寨沟―黄龙―都江堰―成都―丹巴―海螺沟―成都

5.古镇游:上海―角直―同里―周庄―南浔―乌镇―西塘―上海

6.黄土地寻根之旅:北京―太原―平遥―壶口―西安―延安―太原―北京

7.辽东之滨:北京―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锦州―沈阳―鞍山―大连―塘沽―北京

8.中原五日游:郑州―开封―白马寺―龙门―郑州―少林寺―郑州―黄河―郑州

上一篇:世博服务,交行准备好了 下一篇:家庭节水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