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低年级学生语文意识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22-10-15 10:18:18

对低年级学生语文意识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意识的培养和习惯的培养一样,愈早进行就愈容易形成,应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培养。另外,语文意识所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如朗读的标准意识,书写的规范意识等等,但最重要的是阅读时的品读、积累意识,表达时的运用、达情意识。

1、 在对比中体悟中培养学生的品读意识

阅读时的品读意识,是语文意识的核心。但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越来越强调感悟,主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味的读读悟悟,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在一种混混沌沌不可言传的感觉状态中,往往是学生读得热闹,说得热闹,学完课文后,除了了解了文章的内容以外,对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布局谋篇的科学等一些语文知识学生却往往没有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我以为,语文教学该精确的地方,还是应该精确的,完全寄希望于学生的感悟,收获一定是甚微的,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亲近语言,玩味、体悟,潜心品读,做到读中悟,悟中读。当然,每个学段的品读对象各有侧重,低段的阅读教学,应首先着眼于字词,继而是句,偶尔是段,在教学中,教师可从词句入手去培养学生的品读意识。

(1)、在对比中敏化

品味赏析一些妙词佳句的精妙之处,比较是最不可或缺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去推敲、咀嚼、品赏,在对比中学习语言,敏化语感,丰厚底蕴。

(2)、在比较中赏析

句子是人们用语言交换信息、交流思想的基本单位。作为语言的使用单位,无论是理解、表达、阅读、写作,它都是一个基本构件,在语文教学中占着重要位置,在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去赏析。

低段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在课堂上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文中极富形象与丰富情感的词句,并经常性地进行这种练习比较,培养学生“字字未宜忽”的品读意识,久而久之,这种有意关注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就会日渐敏锐,形成阅读的敏感,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就会细品慢嚼,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学生的言语就准确了、传神了、丰满了。

2、在圈圈划划中培养学生的积累意识。

语文学习就是从一个个生字、一个个新词、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自己的言语世界的。积累意识淡漠的学生,尽管书读得也不少,可记住的却不多,对于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大都不会去特别留意,事实上,正是这种不好的习惯,使他们失去了一次又一次丰富自己语感图式的机会,导致自己的语文能力总是上不去,可见积累意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及早开始进行培养。

当然,语言积累包括很多内容,有语言知识的积累,包括字、词、句、段、篇知识的逐步积累和丰富。有语感的积累,积累语言中所蕴含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有语言法则的积累,包括词法、句法、章法和修辞法则。还有规范语言的积累,如课文精彩片断的记忆、优秀诗文的诵背等。而低段语文教学则应重在吸纳积累大量的词句,为日后能正确妥贴地表达准备好砖砖瓦瓦。

(3)、重视生字新词的积累。

很多老师都比较注重对一些成语或文中用得较为精妙的语词的积累,而在引导学生自觉关注积累文中的生字新词这一方面,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于一些文中与表情达意并无多大关系的生词,老师往往会一带而过。使得一提起积累,学生便把目光锁定在一些四字词语或是成语上,其实,这样的积累习惯是不正确的。大家知道,词语是表达的“元件”,写作的基础,很多学生之所以不能正确表达,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词语掌握不足,没有足够数量的准确概念,要想正确表达自然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因此,在教学中,对那些看起来并不那么重要的生字新词,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多加关注。在初读环节,安排学生动笔圈圈自己第一次见到的生词,并通过相互交流帮助学生理解积累,以丰富学生的语词库。

(4)、重视引导学生赏析积累佳句

对于积累文本中的经典语句新课程给予了高度重视,在现行使用的教材中,就有许多“让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这样的练习,但一开始学生往往不知道该抄些什么,因此,就需要教师在初始阶段做好引领指导工作,培养正确的积累意识。

凡是一种意识的形成都是需要反复强化才能牢固的,因此,引导学生对文本生词的关注和佳句的欣赏应课课进行,时时进行,学生在课内经过一段时间有目的地培养训练之后,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也能圈圈生词,划划好词,同时安排一些“看谁的小眼睛最亮”等诸如此类的生词好句交流活动,并能及时反馈交流,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时就会有很强地积累生词好句的意识,就能极其敏锐地捕捉到文中的生词佳句,语汇丰富不会再是班内少数尖子生的专利。

语文意识虽说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心理倾向,但它并不是凭空形成,在初始阶段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积极引领。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也应该有强烈的语文意识,利用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为使其最终逐渐内化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

上一篇:运动错解案例分析 下一篇:直击平抛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