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有效课堂的反思

时间:2022-10-15 10:05:11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有效课堂的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1-0127-01

摘要:在有效教学实践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就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对思想品德课程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等方面进行反思。从小事做起,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 思想品德 教学反思

自2010年以来,我省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扎实展开新课程有效教学实验研究。广大中小学教师,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取得了很多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实验研究、经验与成果。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有效教学实践中,我与学生一起成长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感受颇深。与此同时,我觉得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惑,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一、关于教师的培训学习和教研活动的体会

“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得是‘有效老师’”。也就是说教师要拥有有效教学的思维、理念,要掌握许多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这就需要有一个不断学习和教学实践的过程。“有效教师”是发展、成长起来的, 而不是短时间能“造”出来的。我参加了许多培训学习和教研活动,但总觉得效果不太好。一方面是自己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以为教学任务繁重,学习和教研的时间有限;受应试教育思想、习惯思维、传统而简单的教学模式等禁锢和影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很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灵活展现出来:以校内外的教研活动少及实践有效教学的氛围不够活跃而推卸己任。另一方面,培训学习的内容多而不精;考察的方式单一,如:书面作业、制作课件鞥,而不是落实到教师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来。因此,我决心用更多的时间自己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多与同行交流,多借鉴优秀、成功的教学经验,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有效教学,勇于承担教改的责任,力争当一名“有效教师”。

二、关于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进一步思考和认识

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学校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课程,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具有很大的德育功能。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能发挥它的首要地位作用(德育功能),能否实现“三维”目标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从“彭宇案”到“小悦悦”事件,我们看到了一些人,道德在滑坡,本能的良知在丧失,正义和法律遭冷漠;从当期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的情况看,我们知道,除了复杂的社会、家庭因素外,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特别是心理学、道德与法律教育,至少存在着一些做得不够的地方。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能不扪心自问吗?

“实现课程目标,评价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是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否实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如何。”思想品德课程综合性相当大,决定了其课程目标内容丰富、导向多样,但其主任务是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最终目标是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好公民奠定基础。在分类目标知识的学习、传播,能力的培养、锻炼,情感的体会、发展及价值观的引领、生成,三者是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互相作用和转化。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最重要的,是三维目标中的主导目标。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个主导目标呢?“在课堂上,教师传达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有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达到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通过自主学习,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观点及其相对应的基本材料、事实的基础上,重点对课文中的活动探究和实际生活中的有关这方面的真实情境(如重大时事政治、热点问题等)展开对话讨论、分析应用、反馈评价等,来完成三维目标的实现。同时我们知道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课内课外相接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由此可见,思想品德有效课堂要延伸、拓展到课外,回归生活,“知行合一”,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发展才“有效”,三维目标才最终实现。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内容上可以按主题模块方式进行;组织形成式可按全班、自愿、分组、分点等方式行动;方法有:劳动、宣传、搜集、访谈、调查、建议、倡议等等。

三、关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初中思想品德是以学生逐渐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的课程。其内容、性质、特点和功能,决定了教学过程中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设与学习内容相融合的真实学习情境,还知识的本来面目,是抽象的只是具体化、感性化,让学生身临其境中学会知识、获得能力,学会在感受、体验中认识世界,丰富人生经历”。要面向丰富多彩、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恰当地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做会有以下几点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拓展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和更新知识内容;提高理解、分析和辨别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逐渐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联系生活实际,首先要联系学生个体实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个性差异(心里、性格、身体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智差”、“能差”、“势差”的学生给予关爱和帮助,创造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使之有信心地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其次,要联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学校的历史文化淀积、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文明户等等,一定要恰当地、经常地运用到教学中来,才能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才能使课堂更加有效。再次,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这一点尤其重要。由于不同版本的思想品德教科书相对稳定,造成教材中的资料、数据、事实、人物事例等相对陈旧,“过时”。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取得进步;同时,我们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历史时期,信息化、价值观多元化、各种新的社会矛盾出现,某些方面改革阻力依然很大等等。这对于思想品德教学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以上几点,是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相信,只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努力实践、相互交流,共同总结,一起反思,就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起来,就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能成为一名“有效老师”。

参考文献:

[1]《做有效老师,实施有效的教学》吴益,2011.6.

[2]《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宋秋前,2012.11.

[3]《心理学与有效教学(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沟通》张梅玲,2009.12.

[4]《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2012.9.

[5]《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吕宪军、王延玲,2010.11.

上一篇:让学生主动参与英语教学活动的尝试 下一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探析